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大纲·2·基础会计教学基本要求(9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会计基本理论1.概论·3·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2.会计要素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3.账户和复式记账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5.会计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6.会计账簿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解会计账簿与凭证之间的关系。掌握对账的基本内容。7.成本计算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4·8.财产清查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9.财务会计报告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与编制要求。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审批和保管。10.会计核算程序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涵义和意义。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1.会计工作组织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了解设置会计机构的要求。掌握会计机构内部稽查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了解会计岗位的划分。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了解会计法的基本内容。了解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1.账户和复式记账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能编制基本业务会计分录。2.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工业企业核算的主要内容。掌握工业企业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掌握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掌握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3.会计凭证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方法。4.会计账簿了解账簿启用的规则。·5·掌握账簿登记的规则、登记依据。掌握错账更正方法。掌握结账的方法。掌握账簿记录试算平衡方法。5.成本计算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基本分配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掌握制造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6.财产清查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及存货的主要清查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7.财务会计报告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掌握简要利润表的基本编制方法。(三)会计核算程序1.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2.掌握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3.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选用模块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了解会计法规、财经制度。3.了解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和要求。实践教学模块(一)基础实训1.会计分录实训根据资料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以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2.会计凭证的实训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会计账簿实训会计账簿的启用。根据会计凭证及有关资料登记会计账簿。掌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6·账和总账的登记方法,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成本计算实训根据资料,运用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简单的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5.会计报表实训根据资料初步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二)综合实训根据资料分别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进一步练习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进而熟练掌握这两种会计核算程序。四、说明(一)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3年制)。2.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可对选用模块的内容做适当的选择。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建议序号课程内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实训机动1概论442会计要素663账户和复式记账862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41045会计凭证6426会计账簿8447成本计算6428财产清查4229财务会计报告84410会计核算程序1468·7·续表序号课程内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实训机动11会计工作组织44机动88总计9054288(二)教学建议1.本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2.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运用实务案例,让学生多做练习,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会计改革发展的动向,对国家颁布的新制度、新准则、新技术应适时引进到教学中来。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3.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比重。·8·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要求(7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2.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了解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理解信用形式;了解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3.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3.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4.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5.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9·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财政基础知识1.财政概述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基本特征。理解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2.财政收入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具体内容;理解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了解我国国债的主要形式和特征,掌握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理解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掌握我国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支出的重点和范围。4.政府预决算了解政府预算的概念、特点;理解政府预算的组成及内容;掌握现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了解政府决算的概念。(二)金融基础知识1.金融概述了解金融的概念、范围,掌握信用的几种基本形式及特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市场经济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掌握利率的作用。了解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理解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2.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解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掌握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了解货币流通形式。理解货币需求与供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现状;掌握货币流通规律。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特征,理解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金融业务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理解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了解保险的概念、种类,理解保险的特征及保险的职能,掌握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及保险合同的内容。4.金融市场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了解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掌握主要金融工具的具体内容,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理解资本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5.国际金融·10·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内容,掌握汇率的基本知识。(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财政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式;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选用模块(一)财政基础知识1.财政概述了解财政发展的过程。2.财政收入了解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3.财政支出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及支出形式。4.政府预算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的基本知识。(二)金融基础知识1.金融概述了解信用的特征、职能;了解利率的分类。2.货币流通了解货币的一般职能。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了解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3.金融业务了解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及主要业务,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设置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了解保险理赔的具体程序。4.金融市场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及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了解债券价格、股票价格的基本常识;理解外汇市场的主要内容。5.国际金融了解外汇种类及我国的外汇管理;理解国际信用的主要内容。实践教学模块(一)财政基础知识1.运用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财政的职能及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等基本理论,分析财政与我们个人、家庭、企业、单位、社会的密切联系。·11·2.运用财政收支政策的变化及收支重点、范围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些变化对个人、家庭、企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3.运用所学的国债基本常识,分析国债对个人、家庭、企业、单位的影响;分析国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金融基础知识1.运用所学的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存、贷款利息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并进行存、贷款业务的基本操作。2.运用所学金融知识,进行选择险种,签订保险合同,计算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保险索赔等基本业务的操作。3.初步分析国家金融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个人、家庭、企业、单位财政状况的影响。4.运用所学的财政、金融知识,进行债券、股票的基本交易操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联系现实经济生活,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效果。初步分析这些财政政策、货币政
本文标题: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