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重点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2、揭题。二、通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2、学生回答。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7、朗读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变化多、快)五、学习第3节1、学习第3节:⑴读第3节。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颜色)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⑷朗读练习。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一年级语文下册授课参考教案苏教版【第二篇】《元宵节》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0个。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能用生字组词并用部分词语造句。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的习俗,体会心情、友谊,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策略:1、学生刚读时可能有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学生查课文后生字表。2、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和生字,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课。1、问:你们知道哪一天是元宵节吗?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2、示课题,板书课题。3、读课题。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教师巡视。2、教师范读。3、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参考资料,少熬夜!4、同桌互读互评。5、小组比赛读。6、指名读,学生评议。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2、做猜字游戏。3、开火车读,并让学生组词、扩词。四、巩固练习1、学生自读课文,并练习背诵,教师巡视。2、指名背诵,集体评议。五、小结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2021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设计【第三篇】《悄悄话》教学要点:巩固生字词,逐节讲读课文,练习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二、讲读第1节。1、指名读第1节。2、小红花生长在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两朵野花呢?3、这两朵小红花漂亮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朵小红花很漂亮,课文说:可红啦、可亮拉、上面还有水。)4、多漂亮的多去掉行吗?为什么?5、谁能用多漂亮的多说一句话?6、练习朗读7、小结:这一节写山路边,开这两朵很漂亮的小红花。三、讲读第二节。1、指名读第2节。2、她们两人为什么要跑去窄小红花?(因为这两朵小红花很漂亮,摘来后可以插在老师的花瓶里送给老师,表示热爱老师的心意。)3、这一节课种的可可以换个词吗?(可以用千万、一定。)4、为什么把花插在老师的花瓶里却不告诉她呢?(他们觉得把话送给老师,表示自己对老师教育的感谢和尊敬,是应该的,不需要告诉老师。)5、导朗读第2节。6、小结:这一节写两位小朋友摘下小红花,插在老师的花瓶里,并互相说不告诉老师。四、讲读第三节。1、指名读第3节。2、听见吗为什么要重复说了两次?(怕对方没听清楚,所以重复说了两次,说明他们决心做了好事不让老师知道。)3、朗读第3节。参考资料,少熬夜!五、总结全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这片课文写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说悄悄话?3、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要引导学生懂得小朋友品德好学习有进步,是老师最喜欢的。防止学生产生只有向老师送东西才是爱老师的思想。)六、练习背诵。1、听课文录音2、自由读课文3、练习背诵。七、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篇】(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教时一、教学要求:1、正确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二、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参考资料,少熬夜!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展示6个象形字)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2、检查学习情况。3、指导讨论。“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教学生字1、指名读词语。2、全班读。3、字形教学。“舟、竹、石、川、燕”(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3)写字教学。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第二教时一、教学要求: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3、学习“笔、画、黑、什”。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词卡片。2、书空“舟、竹、泉”。3、用“川”组词。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学习儿歌出示儿歌。1、生自由读儿歌。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指名读,全班齐读。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三)理解儿歌意思1、学习第一句。(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出示图:你最喜欢图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诉老师?(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2、学习第二、三句。(1)谁想读第二、三句?(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4)小朋友们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游览过哪些大好河山?(5)是呀,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画我祖国好河山”。(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3、指导读好小儿歌。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四)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4、用“画、黑、蓝”扩词。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二)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2.引人新课:(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参考资料,少熬夜!(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二、识读字、词、儿歌(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二)识读字、词。1.自读生字。(示生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要求:词儿连读。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4.全班查读字、词。(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三)识读儿歌。l、自读儿歌。(示儿歌)要求:读准,读通顺。2.指名读儿歌。3.听录音读儿歌。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5.齐读儿歌。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3.重点指导“燕”字。(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3)生描红。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5.自学笔顺图。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7.书写所学生字。[说明]参考资料,少熬夜!《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
本文标题: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