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3篇
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小学音乐说课稿1我将本课设计为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借助实物游戏、线条游戏、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欣赏、即兴绘画表演等手段,将艺术领域里的绘画和音乐等进行自然的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美妙多变的线条》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以“人际关系与生活”为主要取向的课程,“点线色你我他”是单元的主题。本单元共四课,均以“人”为媒介,以学生熟悉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线条的运动变化以及线条对人类情感的表现。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便陪伴着儿童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这种用线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东西一旦被引上正规化的道路,将完成用线造型的环节。用线造型的训练在儿童美术实践中被了解、掌握、运用,能帮助儿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儿童的潜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发展中,儿童的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因此,美术课不要过多的讲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教学要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节课,我准备运用大量的美术游戏、音乐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线条的节奏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优秀的个性化的儿童美术作品。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A、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B、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C、培养学生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A、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感受听觉的“线”,激发记忆与发现的兴趣;B、在比较中体验线条的美感;C、在创作中训练线的表现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B、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人际交往;C、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提高审美能力。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体会线条表现出的情感。2难点:学会用不同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4、课型:造型、表现。5、课时安排:一课时。通过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二、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准备采取以下教法:1“启发引导法”。根据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演示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与实物、多媒体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语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说明讲授的内容,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获得最佳效果。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总之本节课的全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说学法。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在艺术领域中既有视觉的“线”又有听觉的“线”,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节课,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准备的大量实例、音乐等课件演示和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形象地认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听觉的“线”,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学会人际交往。三、说教学程序。《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一)创设情境观察线条形态。1、意图:观察线条的形态,激发学习兴趣。2、过程:1游戏导入根据教育学原理: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发展过程,使肉眼感知不到或短时看不见的现象或事实出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学生喜欢做游戏,可以从这一点切入主题,唤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教学开始部分,“绕线”游戏导入: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态。再欣赏课件1“运动的线条”,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表演者手中的彩线有哪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画在纸上。2引出课题:线条。(二)走进生活感知线条节奏。1、探究活动一:寻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1意图:感知线的节奏,认识到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过程:让学生们想一想不管我们画什么笔尖落到纸上画出来的都是什么呢?(演示)生:“线”。师:“对了,是各种各样的线,我们先一起来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线”?学生充分发言后演示课件2“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学生欣赏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线,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这些线是不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它们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发言后选出代表将不同节奏的线画到黑板上,教师讲解这些线条的疏密不同、粗细不同、起伏不同正体现了线条不同的节奏。2、探究活动二:听音乐画线。1意图:感受听觉的线,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2过程:由线条的“节奏”自然过渡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出示课件3“听音乐画线”,播放两段音乐,请同学们在纸上将两种节奏画出来,并邀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选用一种教师准备的材料将听到的不同节奏表现出来。这一环节学生们在愉快、兴奋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与音乐的艺术魅力中了。(三)合作比较探讨线条美感。探究活动三:我们的发现最多。1意图:在“比较”中感受线的丰富多变,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人际交往。2过程:将五种“比较内容”分别装入不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分小组选择、探讨各种线的不同美感,体会线的丰富多变和美妙,然后各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板书:曲线、直线、粗细线,有疏有密变化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感觉词语)A、直线与曲线的比较。B、曲线与折线的比较。C、粗线与细线的比较。D、线的疏与密的比较。E、长线与短线的比较。(四)探究发现体悟线条魅力探究活动四: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1意图: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达的情感。2过程:出示课件4“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让学生欣赏一些线描画,提醒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A、他主要运用什么线来表现的?B、猜测一下画者在画这幅画时心情怎样?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得出结论:线条反映了画者不同的心情:有平静的、烦躁的、激动的、愉悦的等等。教师请出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一种情绪,其他同学来猜猜他们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学生们在这一环节积极投入到绘画游戏中,体会了线条的魅力。(五)自主创作抒发内心情感。探究活动五:听音乐画体会。1意图: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对乐曲的体会。2过程:播放课件5“乐曲:春天在哪里”,先欣赏并分析这段音乐的节奏怎么样?表达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边欣赏音乐边画一幅画表现出来。提出作业要求。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六)欣赏评价提升审美能力。1意图:欣赏、评价学生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指导学生相互欣赏其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促进审美能力提高。小学音乐说课稿2教学内容:《卢沟谣》教材分析:《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清点人数二、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生:……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三、教学过程:1.作品简介:《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3.旋律练习⑴音阶练习123454321(用“啊”唱)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附点音符的掌握)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4.歌词练习⑴歌词朗诵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小学音乐说课稿3《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第6号考生: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3情
本文标题: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1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