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1000字]关于《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
1/13[1000字]关于《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1000字]关于《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之江新语》读后感1000字【第一篇】从3月29日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本世纪初,习近平曾在浙江工作。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232短论,文风朴实,思想性强,针对性强。这些短论后来结集出版,成书《之江新语》。今天,很多同志们手边都有这本书。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之际,我们不妨再翻开《之江新语》。近期他在指挥部署抗疫斗争时的很多要求,以及这次浙江调研体现的关切,都可在《之江新语》中找到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深思。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2003年夏,浙江大旱,历史罕见。在那年8月写的1篇短论《抗旱要目中有人》中,习近平写到——抗旱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大旱面前,有关政府部门要高速运转,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尽快把物资、资金送到抗2/13旱一线,派上用场。2005年,浙江连续遭受台风侵袭。那年9月,习近平在《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中写到——能否有效进行社会动员,是对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我们在防台抗台斗争中演练出来、成熟起来并不断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对做好国防动员、处置公共危机,包括处理重大安全事故、疾病灾害、突发事件等,都有借鉴意义。在当前的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15年前,他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一文中写到——何其为领导干部?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2005年4月,习近平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中写到——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党员要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2020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2月23日,在那场分会场设到县团级单位的“17万人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到浙江湖州安吉县余村。9天后,他写下短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文中说——绿3/13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之江新语》中,有很多篇目跟“两山论”有关。2006年3月17日至27日,11天内,习近平连续发表4篇短论,算是一组系列评论——第1篇《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第2篇《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提出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第3篇《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他写到——在实践中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时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时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第4篇是《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他提出,“两种人”,一是城市居民,二是农民。要逐步消除农民与市民在实质上的差别和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而只是社会职业分工不同。今天,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已写进中央文件。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正“破土而出”。不畏艰难向前走在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次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冲击,3月29日,习近平在宁波考4/13察的第二站,去了一家模具企业,特地为中小企业加油鼓劲。而翻开《之江新语》,15年前,他曾在《不畏艰难向前走》中写到,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包括浙商在内的浙江人民从来不怕苦,从来不畏难,这是我们不断前进、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在重大复杂任务面前,怎么做好工作?2004年12月,习近平在短论《处理好三对时间关系》中写到——抓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要善作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的关系,这是昨天与今天的关系;二要再接再厉,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这是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三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是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再看此次抗疫斗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也不断强调要抓紧抓实抓细。这正是“第一对关系”。抗疫有了进展,他强调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要咬紧牙关,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这正是“第二对关系”。他还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正是“第三对关系”。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他说,矛盾处理是一个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基础性工作。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翻开《之江新语》,他曾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打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平台》等短论中,5/13论及此项工作——“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要建立健全基层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使得这第一道防线更坚实、更稳固。《之江新语》232篇,内涵极为丰富。对照眼前这场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斗争,不妨用习近平2003年7月17日写下的《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作这次跨越时空研读的收尾,也来共勉。他写到——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之江新语》读后感1000字【第二篇】《之江新语》是领导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232短论。这些短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做人、做事、为民的方方面面,思考深刻透彻,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在细细品读之后,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短论中除了谈及浙江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之外,更多的是讲述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提升服务本领?6/13如何增强为民意识?如何加强党性修养?为当下党员、干部砥砺坚实作风、夯实理论功底、锤炼过硬本领、践行为民使命提供了努力方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无论是在理论学习上,还是为民服务上,甚至是工作作风上,都应该当好“领头雁”,立好“风向标”。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领导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一文引用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对如何抓好理论学习指明方向,一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二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三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领悟真谛。领导还强调要向别人学习、向典型学习。同时他指出,学习要真正做到“求知善读”,而不能专注于死读书、读死书,切忌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强调“书呆子”现象要不得。对照领导有关学习重要性的要求,深感自己在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为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按照领导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到求知善读,知行合一。夯实为民服务的好本领。“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精通业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没有过硬的本领是行不通的。翻开《之江新语》,不难发现,所有短论都是在讲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更好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那么,对于一名组工干部来说,提升业务水平、夯实服务本领是一门“必修课”,必须要把业务知识化作“筋骨”、融7/13入“血脉”、刻入“骨髓”,磨练自身岗位硬功夫,自觉把服务水平提上去、把业务能力强起来、把政策运用活起来,争做业务上的“行家里手”,群众眼里的“得力干将”,让群众满意,让百姓信任。锻造求真务实的好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求真务实,就是要讲真话、办真事,出实招、奏实效。党员、干部要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擦亮公仆本色,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作态度,抓实做细每一项工作。在《之江新语》中,领导反复强调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对于一名组工干部来说更要这样,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用行动践行使命,自觉涵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端正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肯干,只要是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事,都要及时反馈,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之江新语》读后感1000字【第三篇】《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全书简短精练,又生动活泼;思想深刻,又富有新意。短短三五百字,谈为政,谈为官,谈为人,篇篇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有的放矢、直截了当。品读《之江新语》,其中有1篇《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说到:“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8/13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三个什么”的命题,深刻问出了党员干部既为党员、既为公仆,其应当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三问发人深思,令人警醒。问一问内心,入党究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因如此,入党不能是有些人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不能是有些人为了寻求向上爬的阶梯,不能是有些人为了面子好看、名声好听,而应当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入党誓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觉悟,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政甘于清贫,为民不遗余力,工作不存私心,办事不图回报,争取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入党初心。问一问大脑,当官究竟要做什么。古有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语言虽通俗浅显,却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人为官,目的几何?是围着百姓转还是百姓围着转;是总找百姓坐炕头、唠家常还是百姓进不去、自己不出来;是把百姓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还是把百姓挂在嘴上、把自己和家人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是大公无私、三过家门9/13而不入还是损公肥私、长坐深宫四十年?道理人人都懂,说起来都知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为官者,要端正为官动机,认清为官责任,履行为官义务,要明白权从哪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要认清“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要做自己职责应该做的事,做人民群众希望做的事,做职业道德要求做的事;真正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才是能官、好官,而不是庸官、贪官。问一问良知,身后究竟能留什么。习近平同志曾说:“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一个县,大则人口百余万,小则数十万,领导干部的职责不可谓不大,担子不可谓不重。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后留什么,是领导干部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有的干部,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把升官发财当作人生目标,把“乌纱帽”看成通向私欲天堂的敲门砖;有的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庸俗哲学,办事不公,滥用权力,挖空心思谋取私利;还有的干部觉得当官就是要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这样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可光宗耀祖,荫及子孙。所以,这些人不是盯着问题抓工作,而是瞄着位子捞私利;不是靠真抓实干求进步,而是靠歪门邪道
本文标题:[1000字]关于《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8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