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篇一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全国各地都有不少革命文物。如何发挥好其独特而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广大的青少年和党员干部?文物本无嘴,如何开口言?要“写好”革命文物,让隐含其中的革命故事活起来。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革命文物进行认真考察、查证、研究,编写好相关“教材”,写清楚、写准确、写生动历史事实,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只有考察清楚、查证准确、研究完整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深入浅出地写清楚、写准确、写透彻其历史意义,人们也才能更好地从中得到启示、悟出真谛,从而照应现实,实现以史为鉴。在编写过程中既要守正,即站稳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要创新,即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结合当地特点、当时实际,用科学的、生动的、时代的语言将年代久远的革命故事写好、写活。尤其,要增强其对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的可读性和针对性。文物本无腿,如何迈步行?要“讲好”革命文物,让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飞起来。写好只是第一步,传播好是第二步。要让众多的革命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的心中。一要充分运用革命文物的实地实物实景,用“事实胜于雄辩”的方式“现身说法”“润物无声”。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手段、方式、途径、载体,让其乘着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快更远。从“两微一端”到qq、app,从h5到短视频,革命文物也要抢滩登陆新媒体。三要创新形式,用生动形象、鲜活有趣的方式让受众喜闻乐见。让其插上隐形的翅膀飞得更低更深更近。对待革命文物应是庄严肃穆的,但老一辈革命者却是向往着“可爱的中国”的。用今天之“可爱的中国”与他们对话,他们一定会开心的。文物本无生,如何抬身价?要“用好”革命文物,让饱含其中的教育功能溢出来。全国各地的革命文物,种类繁多,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比较散落,管理使用现状参差不一。年久失修自然损坏的有之,在各种政治运动中人为损坏的有之,管理不善、随意丢弃的有之,闭门锁柜、拒不见客的有之。一要切实加强实体革命文物的抢救、保护、管理;二要不断加强文旅融合发展,让文化与旅游、与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相得益彰;三要不断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转化。四是文物主管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创新工作方式,变“屯积居奇”“守株待兔”为“送货下乡”“送货上门”,让更多文物不再只是“镇馆之宝”,而是“重出江湖”“大杀四方”,实现革命文物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饱含其中的教育功能溢出来。比如,要向广大青少年开放更多场地场馆、实物藏品,向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更多数字化参观、数据查询服务等。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篇二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据国家文物局消息,我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北京、上海等20个省(区、市)相继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革命文物史实研究和价值挖掘得以提升,保护管理状况显著改善。“十三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共实施26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保护项目,2021年已批复近200项。历史因文物而永存,文物因历史而生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志士用汗水、泪水,甚至鲜血谱写着救国救民的壮丽篇章,革命文物也随着他们的足迹遍散祖国大地。从红船到石库门;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到东北抗联遗址;从林觉民的《与妻书》到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从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到大渡河泸定桥……一处处旧址铭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件件文物渗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最直观、最真实的历史见证,是红色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语境表达,是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用好革命文物“红色教材”,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汇聚起亿万人民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之力。革命文物虽无言,“红色教材”要有声。革命文物距今时代久远,很多文物,尤其是文字材料、日常用具等,不为现代人熟知,因此,充分发挥文物的综合价值,必须要让文物“活起来”,发出时代的声音。可通过科技手段,利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设备,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革命文物“数字化管理”平台及VR、AR体验产品,让文物更有生动性,更具生命力。可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或革命人物纪念活动,整合文物资源,实现文物互联互通,利用革命文物展览、革命事件体验等形式,开展革命主题教育,感受革命精神,继承红色基因。可通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促进文物产品开发、红色文化消费,在发挥革命文物经济价值的同时,提升革命文物的教育影响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踏上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我们一定要统筹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等各项工作,充分认识革命文物在见证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在革命文物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篇三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之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频频打卡“红色地标”,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传奇”。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足迹,通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地标”、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深刻读懂一个百年大党历尽艰辛、缔造东方奇迹的“密码”。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了“真理的味道”。指着陈列柜中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总书记说,“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就是写这本书。”心怀真理,共产党人开启了救亡图存的征程。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此次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置身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这些“红色地标”,清晰回答着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在没有路的地方,百年间一步步蹚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从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再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烈士纪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英魂长眠之地,祭奠英灵之时,习近平总书记追思英雄、致敬英雄的场景感动人心。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一个个历史的地标,标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九死不悔、以牺牲和奉献挺立起的精神丰碑。2020年秋天,站在红军女战士剪被子送村民的雕像前面,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他深情地说:“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些“红色地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问题不曾改变的坚定回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鲜红的党旗上,“人民”的底色历经风雨始终光彩如初。
本文标题:关于革命文物的有关论述和指示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38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