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员“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罗马假日》中有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党员“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一4月10日,作为民革党员的第2201天,我第一次随市委会赴xx、xx踏上了“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的征程。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安排紧凑,既是一次令人终身难忘的学习,也是一次心灵的升华,也让人受益匪浅。这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提升之行。活动中,随考察学习团一起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和民革朱学范故居,让我对民革党史和新中国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宋庆龄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学生、战友、同志和夫人,宋庆龄一直坚信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在孙中山先生这颗时代巨星东方陨落后,她牢记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临终召唤,从悲痛中挺立起来,沉着坚毅地面对复杂、更加艰巨的斗争,全力以赴维护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帜和革命政策,成为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忠诚继承者和坚决捍卫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个名字与宋庆龄紧密相联,中国的革命步履艰难,而每一次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出现,都为中国革命注入新的力量,打开新的局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民革不仅发扬了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还恪守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励世名言。民革的许多先辈和长辈如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这一连串闪亮的名字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他们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次见证乡村发展的学习之行。安吉余村是浙北的一个小山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开石矿、办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但开山采矿造成了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河水被污染,山体被大面积破坏,满目疮痍。时任xx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余村人。“两山”理论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余村前行之路,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发展图卷徐徐展开。xx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小农村”城市格局,在推进城乡融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余村方案”为我们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经验,努力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百姓生活品质更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这是一次收获同行友谊的快乐之行。民革党员之间一直是和衷共济,同心同行。不过由于平时大家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各自忙碌,甚少有机会共同学习、深入交流。这次的学习考察,给我们党员之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通信息和共享资源的平台,加深认识、相互了解、交流工作、碰撞思想。就我个人而言,在这次活动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将是自己人生历练中收获的一笔巨大财富。党员“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二《罗马假日》中有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4月10日至4月14日,我有幸在民革xx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x的带领下,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民革党员们前往xx、xx参加“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短短五天的旅程,行程安排虽然紧凑,身心得到了放松,一路上领略了美丽的风景、收获了纯粹的友谊、开拓了视野和格局,因此我想用三个词语对这次美好的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自x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个人旅行还是团体考察,都因为疫情原因不断被搁置,一次次准备了很久的旅行攻略都因不断复杂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而阻隔,同时受三年疫情的冲击,财政资金不断吃紧,从上到下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规模的外出学习几乎难以开展。而此次民革市委会能够在人力财力物力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组织一行人远赴xx、xx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活动,其背后的付出无谓不艰难,是在不断请示、不断汇报、不断争取后才有的行程,这让我感动。5天行程涉及xx、xxxx、南湖、xx等多个城市的辗转和停留,从宋庆龄故居到朱学范故居,从南湖红船到安吉余村、莫干山,每一个考察学习点位的设置和对接准备;从飞机到大巴,从观光车到轮船,每一次出行的衔接和安排;从早餐到晚餐,从矿泉水到热饮,每一个细节的考虑和照顾,是整个考察学习筹备组经过无数次反复酝酿、无数次与承办机构反复沟通、无数次搜索攻略反复筹谋的结果,无一不体现出民革市委会的辛苦付出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这让我感动。5天行程中,有的党员因路途的不断颠簸导致水土不服身体不适,有的党员因长远步行深感吃力,有的党员因沉醉于路途的美景落于队伍之后等等,一路上小插曲时有发生。但是在有党员身体不适时,年长的党员会及时予以照顾,贴心的拿出备用药品,如同家长一般反复叮嘱用药;每到一个考察学习点位,总会看到在队伍的末尾有几个身影,在等候掉队的党员绝不落下一个;在途中、在车上、在餐桌,x主委时常教导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要仔细听认真看用心学,用最朴素的话语最真挚的感情引领年轻党员成长。民革组织有家的味道,民革党员如家人般的温暖,这些让我感动。在宋庆龄故居,上百年的西府海棠、两百年的老石榴桩景和五百年的凤凰国槐,无一没有见证这位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传奇女性的一生。宋庆龄生平展厅中求学立志、风雨同舟、继承遗志、团结抗战等12个板块、300多件文物串联起宋庆龄的一生,每一处都彰显着宋庆龄先生的博大胸怀和对祖国的热爱。在朱学范故居,一堵数字墙展示了朱学范的一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为中国邮电事业发展奉献的一生,参观这些红色基地,回顾先辈革命精神,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对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景和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也让我感慨,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历史都会永恒存在,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也在我们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在xxxx风景秀丽的南湖东岸,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的审议通过,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产生,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让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从这里向全中国燎原开来。原本是一艘运营在南湖上的中号画舫游船,却因一次革命会议让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一行,一路驶向井冈山、xx、西柏坡、xx,驶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正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所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感慨于这艘小小的红船,它承载了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行走在阳春四月里的安吉余村,绿水青山,风景如画,一块伫立于绿水湖心的石柱上,鲜红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格外耀眼,“两山”理论在这里诞生并走向世界,安吉也因此成为绿色发展的样板村。莫干山上,穿行白云山馆、莫干山会议会址、毛主席下塌处等,追寻红色足迹,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观景、读史、阅人,一路上重温革命先烈在为新中国成立和中华民族解放路上奋力拼搏的足迹,我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感慨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路上不断留下的血和汗。通过5天的考察学习,更加感慨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更加懂得了此刻幸福的来之不易,是数不尽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一代又一代的牺牲才得以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干部和民革党员,更应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一个能为民革组织增光添彩、为地方发展添砖加瓦的人。一是增强“知责于心”的内在自觉,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心。在x年民革中央举办的“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民革优良传统巡回讲座上,万鄂湘主席明确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民革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是民革的初心,也是民革的传统”,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一员,要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入脑入心入行,不断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跟党走,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二是锤炼“担责于身”的过硬本领,把“充电提能”作为常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使命新时代新形势下对民革党员履职尽责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我们必须要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首要任务,要通过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才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好事干成事,才能够在建言资证上发出好的民革的声音。三是展现“履责于行”的实干姿态,把“拼搏奉献”写进青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要切实以“担当”为己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在本职工作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承担、努力作为,真正将每一件具体的工作有序推进并予以落实;在党务工作中要带头履职做示范,积极参与组织工作,服务于组织服务于党员,甘于奉献,愿我们都能以青春正盛的精神面貌,以不懈奋斗的进取之姿,用心用情写好青春答卷,为民革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本文标题:党员“观故居,知党史,学先进”主题考察学习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49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