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4篇
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4篇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百年。近期,一大波有关庆祝建党百年的电影、电视剧、戏剧及纪录片等纷纷上映。人们通过观看这些剧作,不仅能够很好地学习党史,还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有更加坚定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三一刀客网友收集分享的“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一近期,电视剧《大决战》在央视一台热播。这部剧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经过,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同时也展现了敌我双方在战略部署、人员调动、军事配合等方面的不同。这部剧的剧情非常吸引观众,战争表现得也非常悲壮与残酷,它将我方将领誓死守卫阵地、不怕牺牲与流血、军民团结共克敌人的革命斗争精神进行了彰显,同时也将敌方贪生怕死、固步自封、与百姓为敌、溃不成军的形象和心理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我们就能够清楚地得知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在这部电视剧中,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就是“塔山保卫战”一战。一个小小的塔山,解放军为了全局而誓死守护,哪怕只剩一名官兵,我们也不能把阵地丢掉,这是一种豪迈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从最高将领到普通一兵都深深地拥有。正是因为有着这种精神的支撑,我们才能屡战屡胜。我们才能在面对敌人的强大武力攻击和威胁下,饱有持续的战斗力。这就是一种生死守护阵地的精神。这也是坚决服从领导、服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一种表现。相反的,再看国民党一方,他们不听从指挥,只固守个人的利益得失。部队之间没有密切的配合,而是互相拆台、指责。这也是军事战争中的大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共产党知道要深深的依靠人民的力量。因为我们之所以能够胜利,不仅仅要依靠能打仗的军队,更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一股无形的、也是能够决定胜利的力量。老百姓的无私付出和他们的掩护救济、提供物资等帮助都是我们人民军队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在辽沈战役中群众对于解放军的无偿帮助,还是在渡江战役中群众协助护送部队顺利过江,这些都显示出了群众的力量是不能小觑的,因为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大后方。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支持,才会留下“小推车,推出人民的胜利”这种佳话。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中,还有一个突出的事件让我深受感动。那就是朱瑞司令和一些高级指挥官亲临战争一线考察、指挥战斗的场景。我们都知道,战争一线是非常危险的,而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员们他们敢于走到战争的最前方,他们观察敌情、大胆部署、考察我方战略部署的实施情况、亲自检验布防保障情况,可以说这不仅是对战士的生命高度负责,还对战争的细节进行充分掌握。朱瑞司令在亲临一线时,就对炮兵的打炮方式、准点等进行了指导与要求,他精益求精的战术部署也是我们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而反观国民党方面,他们的指挥官只会在后方进行要求和部署,而绝不会到前方观察和提醒。他们部队之间的内耗严重,都是在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决定是否出兵,而绝不会从大局和全面来考虑。所以,尽管敌人在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胜我们一筹,但是在真正对决来临时,他们往往就会是失败的一方。还有一点就是,我方在一次战役结束后,都能进行很好地总结,也会及时的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让他们继续保持高昂的战斗意识和气势,这也是我们能够继续乘胜追击取得胜利的原因。《大决战》这部电视剧还在播放中,如果您对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有兴趣,我推荐您观看这部剧。剧中的领袖高瞻远瞩、战略部署能力极强,而我方官兵们敢打敢冲、不畏强敌的精神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精神和意志也会激励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了国家的复兴伟业而不断奋斗。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二蒋介石到最后也没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败了。这段时间天天追剧《大决战》,有时候感动得热泪盈眶,比如吴雄关、丁大胜……有时候热血沸腾,有时候大快人心……以前上学的时候有说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据说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武器装备实际上是变相的送给解放军,通过电视剧的表现一点不假,连美国政府都对国民党军队的表现非常不满(美国援助蒋介石当然是出于利益需要),但后期都是爱理不理的,比如宋美龄第二次访美跟抗战时期所受的礼遇就完全不同。蒋介石当然也看到国民党已经不得民心,确不想去改变,当然他可能也已经无法改变,因为那时候的国民政府已经病入膏肓。在军事上,美国国务卿也是是二战时期的名将马歇尔对蒋介石的评价是最烂的军事指挥家,这一点通过电视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用的人不用,不该用的重用,该放手不放手,关键时候横插一脚,葬送自己的军队又全怪罪将领……有时候看着电视剧也觉得蒋介石挺可怜的,当然还有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代表。共产党确实了不起,打仗都可以不用关心后勤保障,因为得民心,群众会自发的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把能用的东西无偿提供给自己的军队(比如拆门板),运送粮弹等等,国军就没有这些待遇了。所谓得民心着得天下,共产党因为得民心所以,用百年时间带着我们走向复兴!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三这个炎热的夏天,从六月份的某个夜晚开始,直到一个月后的今晚,我都在热烈地追剧,每夜都守在电视机旁,满怀期待地盼望《大决战》的每一集。今晚,《大决战》完美收官了,简直就是不吐不快!在观看的最初,我就被人物的扮相深深吸引!真是太像了!众多重要历史人物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林彪、蒋介石、傅作义、杜聿明的扮相都超级形似甚至神似!足以见得制作团队的用心良苦!更为重要的是,我特别想在在此部电视剧中找到我心中的答案,为什么差距如此悬殊的两支部队的生死对决中,以弱胜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是足够强大的,蒋拥有800万军队,军官大部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军队也是美式装置,大炮、飞机、坦克……两相对照,共产党只有127万,且尽是钻山林的泥腿子,是上不了台面的小米加步枪……一个政党的坍塌往往不是源于外部的攻击而是起于内部的涣散与腐败,这部剧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国名党内部的官员们党派林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军统、中统、保密局轮番上阵,每遇到战争就有人争吵不休,有军官生怕自己的部队参与战争而削弱自己的力量而退缩,没有统一的信仰,没有为民着想的理念……孔子曾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两千多年的孔子就深刻阐述了道理:令一个政党得以生存的就是信仰,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信仰就是为民服务!以人民至上!从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的军人,都有着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真是让人感动甚至震撼!以弱胜强,最终强大无敌!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军一共歼灭国民党军804万,加上收编的土匪军100多万,共军一共歼灭国军1000万。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在南方的一角里伏案久立,眼角的泪水闪烁……从此,新中国开启了新的征程……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四建党百年献礼剧《大决战》,自2021年6月25日在央视热播以来,迄今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剧集也已经接近尾声了。网络上对于此剧的热议,从开播以来便经久不息,许多观众认为:该剧道出了我党我军对决蒋军取胜的关键是,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军战略战术已经达到甚至远超对方,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已经是压倒性的,大势所趋。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是有些片面,笔者认为,从《大决战》中可以看出,人心的聚散,才是敌我双方决战胜负的根本因素。一、我军之胜: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抗日战争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最后得以取得胜利,全国上下一片欢呼,久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渴望获得长久的和平,再也不要战争了。为了争取和平,对外展示我党我军护航和平的决心和意志,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来到了蒋家王朝临时陪都重庆,与老蒋进行了谈判。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毫无和平谈判的诚意,只有借着和平的幌子包藏祸心,蓄意发动内战,以战争的方式消灭其独裁统治的障碍,所以这次重庆谈判注定难以实现全国和平的事实,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全国人民渴望长久和平的希望在反动派发动的内战炮火中破灭了。我党我军顺应民心,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反动派发动的攻击予以坚决反击,在发动广大人民、依靠广大人民参战的基础上,发起一场全民战争,让反动派陷入全民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者最终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失去了之前拥有的一切优势,为失败所裹挟。剧中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个解放军战士要去拼死冲锋,被他的排长(或连长)拦下了,说:“你俩哥哥都牺牲了,你不能再冒险了,留下来。”可是,小战士大义凛然地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解放受苦受难的乡亲们,只要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死怕个啥!”于是,他挣脱别人的阻拦,视死如归地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不幸倒在了胜利的曙光中。当他的老爹欲哭无泪地看着他的墓碑时,他活下来的战友们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义无反顾地将三个儿子都送上了战场,而且都牺牲了。老爹欲哭无泪,心中岂能没有悲痛?只是,他明白,只要全国人民获得解放,受奴役受压迫的贫苦人民得以翻身做主人,再也没有地主官僚的欺辱,孩子们的血就没白流,死的就值得!我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赢得了民心,贫苦人民纷纷拿出自家的一切支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竭尽全力支持我军。所以,时任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人心的聚合,就为战争的决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蒋军之败,也就在所难免了。二、蒋军之败:勾心斗角,人心散尽反动派最初在战力上是占据优势的:美式装备、德式装备,大量美国的援助,军队数量也远超我军。那最后为何惨败呢?剧中给出的答案是八个字:勾心斗角,人心散尽。当黄维兵团被围,胡琏找他们的蒋“总统”要援兵时,老蒋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到了,便将十万火急的胡琏晾到一边,去见美国大使了。老蒋操心的还是美国军事援助的事儿,其他的先放置一旁。剧中,民国副“总统”李宗仁对白崇禧评论当时蒋军上层的领导人和将领时说出了频频战败的原因是:他们贪生怕死,只想升官发财。将领们只顾自保,无法协同作战,他们操心的不是战场的胜负,更不是所谓“党国”的大局大势,而是自身的利益。只要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就坚决不干,哪怕老蒋亲自出面催促也不行,催促的最后结果只能是他们之间推诿扯皮,还有拖延、拖延、再拖延。在出战取胜方面,他们或许没有多大的能耐,但是找借口敷衍搪塞却是一个比一个强、一个比一个会找、一个比一个会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蒋军这边,军政要人的贪腐之严重,即使是能人陈诚,哪怕是蒋经国出面,想力挽狂澜也压根办不到。犹如一只大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已腐烂不堪,俨然病入膏肓了,想起死回生,只能是痴人说梦罢了。辽沈战役时,老蒋亲自打电话让卫立煌出战,支援锦州范汉杰,卫立煌却不出战。派杜聿明去沈阳,催促卫立煌出战,卫立煌还是打哈哈。因为,卫立煌已经看清了形势,无论自己怎么热心出战,胜利也不会属于“党国”了。反动派的丧钟已经敲响,只是时间问题。自己出战,只会让更多的人死亡,于事无补。所以,当我军即将解放沈阳时,看清形势的卫立煌毫不犹豫地坐飞机跑路了。淮海战役时,老蒋亟需傅作义出兵南下,解救徐州,但是傅作义不想做蒋家王朝的殉葬品,找各种理由就是不出战,坐视战场形势愈发不利于蒋军。猪将军刘峙在徐州只知道吃喝玩乐,所谓的军事指挥权尽管握在手中,却不作为,还怕担责任,有事就将球推给自己的“学生”杜聿明,自己撇的是干干净净的。追剧至此,突然间发现:原来“总统”蒋某人是如此的可悲,自己的军队都不听自己调度了。蒋某人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阀,他的下面有更多的小军阀,小军阀们只会考虑自身的私利,心里、眼里根本没有什么“党国”的大局大事。只要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啥事也懒得管。国家军队,已经堕落演变为私人武装和割据势力,那么这战争还有什么胜利的希望?能打就打,实在不行了他们就起义、投诚。至于说是去给谁解围,将自己的军队往火坑里送,谁会干这样的傻事?所以,援军去解围反而被围,再派去援军,走走停停,虚报战果,唯恐与对方交战,结果又被围住了
本文标题: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53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