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特点:(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三)会计目标★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2、会计目标的体现:(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关注点:(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对象★1、涵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包括:(1)筹资活动。由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提供资金;向银行等机构(债权人)借入资金。(2)投资活动。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3)经营活动。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4)分配活动。主要包括依法缴纳所得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3、经济业务:(1)外部经济业务是指单位或组织与外部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交易行为。例如,从供应商购入原材料、对外销售产品等。(2)内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发生的经济活动。例如,生产领用原材料、支付工资等。(二)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1、涵义: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2、分类:一是表达企业某一时日静态财务状况的要素(1)(2)(3);二是表达企业某一期间内动态经营成果的要素(4)(5)(6)。(1)资产★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构成:①流动资产。涵义: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以及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产。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金(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所形成的债权。预付账款: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包括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以及周转材料)②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项目。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注: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2)负债★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构成:①流动负债。涵义: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予以清偿的负债。短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账款: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股利: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付利息:企业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和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企业根据合同进行延期付款商品交易而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所形成的债务。预收账款:经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供应方从购货方处预先收取一部分货款而形成的负债)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②非流动负债。涵义: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长期债券。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超过一年期]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或净资产)★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特征:①企业通常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②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应计入当期利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的资产来源。★构成:实收资本:由投资者投入资本而形成的法定资本金额,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被称为股本。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的投资(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称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累积资金。未分配利润:企业各期净利润分配后的剩余部分的累计数。注: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是转增资本;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转增资本。(4)收入★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内容:①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租赁公司出租资产实现的收入)。②按照企业日常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注:因无法支付的的应收账款实现的利得应记入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增加,因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5)费用★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内容:①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②营业税金及附加;③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注:费用的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因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6)利润★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构成:由营业利润(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外收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构成。★3、简单应用: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确定财务报告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三)会计等式会计等式的重要性: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涵义: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基本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1)涵义: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要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都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是会计主体。(2)会计主体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投资者本人和其他单位或组织的经营活动。☆(3)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①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②确定了会计的独立性。☆(4)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一般来说,作为法律主体,其经济上必然是独立的,因而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律主体。2、持续经营★(1)涵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2)持续经营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3、会计分期★(1)涵义: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2)会计分期假设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①会计期间的确定,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所涵盖的时间跨度;②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时间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注: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然结果,是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4、货币计量★涵义:是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注:只有选择货币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货币计量明确了会计的计量尺度,但其前提假设必须是:币值不变。(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涵义:是指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在质量上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2、内容:(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注:可靠性的两项基本品质要素:可验证性;充分披露。(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注:相关性的信息应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两项重要的品质要素。(3)可理解性(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从两方面来理解可比性:第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第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经济业务。(7)谨慎性(稳健性)。要求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可以不再按照某一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如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注:验证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退货或返修时的要求。(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5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