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祝同学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张燕13906129959zy9959@jstu.edu.cn你认为会计是什么?会计=算术。法律:《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法规部门规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体系《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魔术?会计=艺术!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第四章复式记账第五章借贷记账的应用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九章财务报表第十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会计的方法第一章绪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什么是会计?会计会计的方法?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本章学习目的:本章学习重点: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4、会计的核算基础;5、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章学习难点: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产活动一发生,就产生了会计行为。因此,生产活动的发生,仅仅是会计产生的一个前提生产活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会计劳动耗费劳动成果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实践提供的剩余产品2、文字、数字和计量单位的发明——物质保证——基本手段我国古代“结绳记事”和“刻木记数”“计数”——最简单、最原始的会计所以,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所处年代: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刻石记事、垒石计数和结绳记事等。但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与机构。1、会计萌芽时期会计萌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原始计量与记录时期三、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所处年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会计。◆标志: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等。如:在我国的周王朝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专门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会计思想。★早期会计被称簿记——Bookkeeping。会计萌芽时期古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至15世纪2、古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前◆所处年代:15世纪--20世纪30年代。◆标志: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计量单位的演变等。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是对单式记账法(簿记)的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古代会计会计萌芽时期近代会计15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3、近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前“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巴其阿勒◆所处年代:20世纪30年代至今。◆标志:古代会计近代会计15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会计萌芽时期现代会计20世纪30年代至今4、现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前公元前11世纪至15世纪(2)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3)审计基本理论的创立(4)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应用(1)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四、我国古代会计的发展“四柱清册记账法”:“四柱”指“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基本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明初朝廷中设立了“大宰”,“司会”等专门官职,对王朝的财富收支,进行“月计岁会”——“官厅会计”“会计”一词最早出现西周宋朝“四柱结算法”“龙门账”:全部账目分为“进”(收入)、“缴”(支出)、“存”(资产)、“该”(负债)四大类。基本公式:进-缴=存-该计算盈亏数额,并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如果完全吻合,称之为“合龙门”。明末清初“天地合账”:将一切账项分为“来账”和“去账”,在账簿上记录,账簿采用垂直书写,直行分两格,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称为“天地合”清代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会计发展的重大贡献,展示了中式记账发展的历史轨迹。五、国外会计的发展4000年以前,巴比伦——在金属或瓦片作商业交易记录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法老——已设有专职的“录事”,管理宫廷的赋税收入和各项军饷等。在印度太古的共同体中——农业上已有了“记账员”。在基督教会中设专职官员,管理税赋收入和各项开支,并设专门的账簿进行记录和执行编制报表制度12-13世纪,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出现了最早的借贷复式簿记法——“威尼斯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威尼斯簿记法”——标志着借贷记账法的形成,亦即近代会计的诞生。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会计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近代会计逐渐发展为现代会计。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本质问题的理论研究两种观点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这种观点最早起源于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这种观点在西方管理理论学派中早已存在。我国最早提出会计管理活动论的主要是杨纪琬和阎达伍两位教授。他们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本教材倾向于选择“会计管理活动论”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原始定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现代会计的定义:包括四层含义:1、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的主体是某一特定的单位3、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基本形式,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征(四个)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既包括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即事后核算也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所谓全面性,是指对属于会计主体的全部经济活动内容都应予以记录。所谓连续性,是指各种经济业务应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登记。所谓系统性,是指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当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进行系统地加工、整理、汇总,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类会计信息。4、会计核算过程具体体现为记账、算账和报账三个阶段记账:是指把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账簿上予以记载;算账:是指在记账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该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以及损益情况;报账:是指在记账和算账基础上,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等方式将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出。(三)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二)会计的监督职能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范为准绳,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职能。1、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密切联系,相辅相成2、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核算职能的保证。(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职能的连续性)(四)会计的基本职能的外延目前,国内会计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六职能”论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会计职能基本职能其他职能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时间、空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赖以存在的一些前提条件,如会计为谁核算?会计核算的范围有多大?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能否持续下去?会计应什么时候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用什么手段计量?等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1、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即只记本主体的账。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2、界定会计主体的意义(1)区分特定主体与该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单位与个人)(2)区分该主体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本单位与外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一)会计主体假设3、会计主体的表现形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或部门独立的企业(股份公司、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等)企业的组成部门(车间、销售部门)分公司(分理处)非法律主体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4、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两者不是同一概念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法人):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假设的基础(二)持续经营假设1、持续经营的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如企业债务的清偿持续经营设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1)按照公认的原则或制度的要求对其经营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和列报;2、持续经营假设要求(2)会计要素的计价不考虑清算的要求。(三)会计分期假设1、会计分期的定义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是在持续经营前提基础上进行的。2、我国会计期间的划分3、会计分期的意义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会计年度:以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日历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1)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2)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中期: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月度(3)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区别(四)货币计量假设1、货币计量的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即:会计记录的数据以及根据这些数据整理、汇总、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都可以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1)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指用于日常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涵义: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其购买力是固定不变的。3、币值稳定假设--货币计量的补充假设内容:假设币值是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或前后波动能够被抵销。(币值不变假设并不否定货币的升值、贬值,但从较长时期看,它们的作用可以互相抵消)要求: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的依据。当然,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四项假设的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5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