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对会计集中核算形式的思考
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年7月9日-10日355对会计集中核算形式的思考张晨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沈阳110141)【摘要】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核算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定位不明确,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费开支标准不统一,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资产的管理职能弱化,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少,业务量多,以及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工作影响题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形式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业务流程;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行使核算中心各项职能,改变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的现象;要重视财务管理的第一要素,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明确会计责任主体财政监督对象;建立高效迅捷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融合。【关键词】集中核算形式思考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保持的预算编制权、资金审批权和财务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号,实行“统一开户、集中核算、分户管理”的核算形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所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核算中心形式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核算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不少单位负责人认为本单位没有账户及会计人员,没有必要再履行会计工作职责,;核算中心则认为集中核算工作只是在为单位代理记账,无法保证相应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由此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晰,各自的财务权限界定不明确。(二)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有核算、监督、预测、分析、决策等,而会计核算中心只强调会计核算和监督,弱化了会计的其他职能。而会计监督工作也存在盲点,在大厅柜台式的工作模式下,核算人员脱离了各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一个核算人员又同时负责多个单位帐务,整天忙于报帐、整理和装订凭证、打印凭证和报表等会计业务,难以全面掌握每个单位业务具体情况,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也存在一定难度。(三)经费开支标准不统一。实行集中核算后,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单位请求支付而核算中心关系需重新确立,工作运转程序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和进行磨合,因此,核算中心统一规范性与各单位核算特点的差异性矛盾将长期存在。而核算中心的一个会计要负责5-10个单拒绝支付的情况,事权与财权出现错位,由于现行的经费支出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困难。各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四)单位对资产的管理职能弱化。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在费用支出方面,对会计控制监督的范围有限,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脱节,资金与实物相割裂。如固定资产的管理,虽然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核算中心只管购买记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年7月9日-10日356录,而是否充足利用或闲置、是否得到预期收益、是否存在价值减损等信息无法得到。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造成资产都管都不管的状态,这样会形成大量帐外资产,使资产流失与浪费现象会更加严重,而造成帐卡不符、帐帐不符和帐实不符。(五)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少,业务量多,关系层次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新型的工作位的财务核算,核算中心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不良的反应必然在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表现出来。(六)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报帐会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工作。一些单位领导认为现在单位没帐了,只要把报销单据拿到核算中心就算完成任务了,许多单位的报帐会计或是无会计从业经验,或是兼职。由此,造成了单位之间会计信息质量好坏不一,受理报销的凭证存在缺手续,不符报销规定,粘贴不规范,报销不及时等诸多问题,起不到财务核算第一程序的作用,核算中心也难以通过报帐会计掌握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七)实践中的会计集中核算,使审计工作也出现新的问题。由于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增加了“中间人”—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可能就一些会计责任问题出现真空,使得资料提供、具体问询、责任认定难度加大。而核算中心的会计往往扮演双重角色,因现行审计准则局限,许多具体现实问题再所难免,如由谁对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做出承诺,审计程序如何进行等。另外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对各单位的具体工作和开支项目不不细致、不全面,特别是对专项经费、往来款项等单位属性较强的核算,致使在帐务处理上与实际出现偏差,这将人为的增加审计的工作难度。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形式的几点设想(一)加强核算中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财会业务流程,建立完善制度,提高核算水平。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核算中心会计工作运转程序,从原始凭证的收集,记帐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报表的编报,到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进行逐一要求,在科目设置和使用上,严格按预算规定的科目设置。建立健全核算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要设立健全的有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做到以规距事。(二)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和形式。预算编制要规范科学,预算执行才能规范科学。按照统一性和完整性原则,编制部门预算,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完善部门预算的内容和形式,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逐步加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缩小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将预算编制和审批时间提前,做到年度前编制,年初确定批复,使当年批准的部门预算能够作为用款计划的申请依据,预算经审批具有刚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真正成为执行部门和应用部门的“硬约束”。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建立的部门预算报表管理软件、单位基础数据、财务分析数据、项目审核数据库系统,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执行支持,以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管理和实践运作,真正实现财务监督由事后监督扩展到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部门预算编制的关键是支出定额的科学核定,应当按照效率、准确、量力而行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公共支出的定额。定额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规模相适应,保证在一定的财力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支出水平,要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即有统一的标准又有可以量化的区别,对于不同单位采取与其事权相适应的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年7月9日-10日357标准,兼顾需求与可能,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支出数额大的项目开支标准,在事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不可行性研究,制订的经费开支标准应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达到合理运用财权以实现事权的完整性和效率性。(三)全面行使核算中心各项职能,改变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的现象。核算中心的职能模式是与财政支出改革的发展相适应,从现在运行的情况上看,核算中心的职能并非单一的核算职能,他同时有监督支付的职能和约束预算执行的作用。因此,适当的调整明确核算的职能是有必要的,现行集中核算中心主要职能应向预算执行约束、支付的直接监督、承担国库委托的单一账户、对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核算管理等综合职能方向上转变。如果将会计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预算执行、控制和信息反馈起重要作用,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掌握各部门的用款进度,会计核算中心更强调对预算执行,杜绝超预算用款,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四)要重视财务管理的第一要素,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而前提是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首先,严格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并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其次,报帐会计要熟悉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地区的有关规定等,要熟悉本单位职能、预算和收支情况,要看懂凭证、帐本和财务报表等;第三,报帐会计要据实登记会计台账,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在领导审批前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的进行审核及说明,向核算中心报账时说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情况。同样,要加强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的各方面的职业培训,包括财政财务法规、公共财政理论、业务技能、电算化网络的操作和运用、职业道德、知识理念更新等,加快核算中心会计人员角色转换过程,即由过去的单位会计分管性质到核算中心的集中性质的转变,站在管理和监督的角度以及执行预算管理的高度去履行职责,以公正、公开、公平和历史的角度处理每一笔财会业务,达到合理、合法、合规的昀高境界。对单位的报帐会计及核算中心会计都要建立严格的任用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以及回避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五)完善内外监控制度,建立网络管理系统,确保财政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集中管理后,财政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即单位经办人、验收人、审批人与核算中心核算会计、主管会计、资金会计双列并行三级管理制,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合法后,才能通知银行付款。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等管理制度。会计核算中心要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还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设立监督网络系统,以便对于违反管理制度和运行程序的行为做出预警和停止执行命令。另一方面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防止重钱轻物的现象,既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又要加强实物资产的管理,把管钱和管物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使用资产,在满足各部门业务需要的同时,又要防止重复购置、积压和损失浪费,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要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列到工作日程上来,为单位制定较为系统详细的资产目录,完善核算依据,减少帐外资产,加大国有资产的报废、报损、出售、转让等管理,尤其关注的环节是清产核资、资产合并重组、资产置换变现、资产出租出借和事业单位转制等。财政部门、会计中心和单位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严格资产清查制度,及时清理过期、报废资产,夯实国有资产基础。在资产档案、规章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上,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使用、监督、管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及考核标准,保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和安全,防止流失和浪费,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人、财、物台帐,核算中心会计与单位专管员按照有关规定序时登记,调整存量资产,以实现全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年7月9日-10日358面、及时掌握单位资产存量情况的目标,实现财务和资产的整合运作。建立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将资产和资金、价值和实物的管理结合起来,及时记录反映每个单位的资金运作、资产存量及变动情况,为资金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的配置、处置和调剂提供信息和依据,实现财政部门、核算中心和单位的共同监管和信息共享。(六)在法规上给核算中心一个合理定位和解释,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和财政监督对象。财政法规部门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法规文件,把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责、权利、义务,以及与
本文标题:对会计集中核算形式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