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范例5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范例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范例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1【摘要】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大学阶段的青少年们对职业生涯的认识还处在处于探索期和建立期,对职业生涯决策认知还不成熟,培养其科学合理的决策技能对缓解就业结构矛盾和提升就业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因,将团体辅导这一概念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主观能动性,以期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18-01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探索、选择和从事某个职业是摆在眼前的人生任务。在职业生涯决策的过程中,需要有规划的选择以及有科学合理目标的决策。一、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因素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過程,是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选择,这也意味着决策亦是预测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决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职业生涯决策时刻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路径。1.内在因素。从个人天性的角度来看,与生俱来的特性演化为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具有差异的外型、智商、性格等特性塑造了多样化的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2]。从每个人自小经历的体悟和经验积累的角度来看,这些或来自遗传或产生自内在心理特征的个体独特性,其职业决策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2.外在因素。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成长环境和教育的差异等外在因素时刻影响着职业生涯决策的选择。首先,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及职业认知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偏好和取向。其次,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造成个人认知世界的差异,在精神层面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如何做出选择进行引导。最后,当代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的变更,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方向的要素。总而言之,家庭、教育、社会、历史等外在的力量都会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决策。二、团体辅导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案设计团体辅导,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3]。本研究将团体辅导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方案设计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亲密接触。通过“自我介绍”、“大风吹”等热身活动促使成员彼此认识、熟悉、接纳,建立团体。第二单元:生涯面对面。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我喜欢的生活方式”等活动,由引导者介绍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充分引导成员们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特质,启发其对生涯的探索。第三单元:工作的世界。通过“工作世界调查”、“人生价值清单”等引导成员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以体验不同类型职业的工作模式,学习职业决策的技术,解决职业决策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疑难。第四单元:生涯规划。通过“职业人物访谈”、“时间饼图”帮助成员探索各自感兴趣的职业,以前人的经验为积淀、以自身特性作为基础来发展自身的职业规划,并制定具备一定可行性的职业目标规划。第五单元:迎接未来。通过“生涯幻游”回顾过往,总结收获。让成员们做到真正正确的自我评估,并准确地决策和规划好职业生涯并给予坚定职业决策的信心与恒心。三、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意义职业生涯决策是个体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职业目标的确立,大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与增进应当成为高校生涯教育和辅导的核心。1.澄清生涯决策发展路径。出于对未知事物的不解和害怕,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决策中往往会产生缺乏自信、焦虑消极的情绪[4]。团体辅导在减缓学生消极悲观情绪时,借助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为主的决策辅助工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认识自我、了解目标职业;另一方面提高个体的自我职业效能感,明确自我目标和所需,达到澄清生涯决策发展路径的效果。2.增强自我认同感。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关键时期,在未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个人价值观模糊或与他人价值观冲突的情形,导致自我认同感产生混乱,对自我认知产生怀疑[5]。团体辅导使大学生充分探索自身潜能,以自信、乐观、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因此,职业生涯教育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自我认同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优势并懂得运用,让学生愿意在职业和生活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价值观,以便在职业决策时能准确探索自我来明确自身特性,做好自我肯定,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3.积极应对生涯决策挑战。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无可避免地会伴随着未知的风险。通过团体辅导五个单元,逐步深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主观了解自身的需求和不足,积极应对内外部所可能产生的风险,懂得系统化完善生涯决策历程。与此同时,理性的解决方式并不能规避感性角度的问题,情感依然会影响决策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喜欢的生活方式”和“生涯幻游”等方式在预演未来的情况下,从感性角度出发,让学生们学会理清自己理想的生活形态和情感脉络,促进职业目标更加精准和针对性,更有利于积极应对职业决策的挑战。四、结论团体辅导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教育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对学生积极启发、正面诱导,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学会澄清生涯决策发展路径、增强自我认同感,敢于积极应对职业生涯决策挑战、直面困难。这对于减少大学生就业迷茫,提高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参考文献[1]金树人.高等教育出版社[M].生涯咨询与辅导,2016,72.[2]王秀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06-108.[3]彭立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4]吴才智,封静,时蕾.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6):935-938.[5]刘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心理辅导探究[J].现代交际,201612:176-178.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2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进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在认识作用的情况下,从社会各方面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正面宣传以及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的毕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大力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塑造学生个体人格和调控学生品德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各高等院校迅速展开,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必须注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钩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群体自我发展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群体自我管理上的制度不规范、自我教育上的主动性不够、自我服务上的能力不足等。如一些大学生社团还没有建立较为严格或科学的群体规范和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去严格执行。二是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一些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及变化情况不了解或了解不及时、不全面,一些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素质上的不适应。为此要从各方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前提和基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前进行知识能力准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避免出现因目标不明确、所学专业限制、动手能力低下等导致就业难同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典型示范、相关素质培养鼓励大学生自身创业.开辟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新思路和新途径。2.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部分大学生在道德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反映在就业过程中,更改学业成绩、获奖证书造假、随意毁约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随意跳槽,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损失。这些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公众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现象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爱岗敬业,为他人做出表率。3.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三、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大学生就业是关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重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家庭要发挥好基础教育作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很重大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念和就业选择。作为家长,应该首先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要帮助子女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契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就业目标,教育子女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其次,学校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拓宽到高校的每一位就业工作者、班主任、专业任课教师身上。鼓励这些主体利用不同渠道向学生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分析整体就业形势及专业就业形势,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再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要宣传自愿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创业典型。要弘扬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创造不平凡人物的典型事迹。要营造整个社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互助合作、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2.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主要是指通过群体的教育、管理等活动去正面影响群体成员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容易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因而群体的正面作用的发挥很充分。同时重视大学生群体的负面作用,就是要重视发现并尽量克服这种负面作用,而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正面作用的效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度。3.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群体发展和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因为理论认识不清或不到位,有的是因为理论上的认识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对实践的指导等,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脱节。优化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逐步改变这一脱节现象,一方面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理论,并不断地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大学生群体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实践。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用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实践。超级秘书网在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引导下,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出发,重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的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会不断的进步。参考文献:[1]黄朗,黄含.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河南社会科学,2009,(1).[2]李洪雄,朱廷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本文标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75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