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品解析:湖南省株洲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株洲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Fe-56Zn-65一、选择题(本小題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高粱酿酒C.积雪融化D.矿石粉碎【答案】B【解析】【详解】A、花香四溢过程中是分子运动,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高粱酿酒是将高粱中的糖类发酵为乙醇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积雪融化过程中是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只是矿石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B。2.存放药品时,某化学实验员不小心将药品标签撕去了一部分(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该药品一定不是()A.碱B.盐C.氧化物D.酸【答案】D【解析】【详解】A、碱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组成,残缺为金属符号,因此可能是碱,选项A不符合题意;B、盐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残缺为金属符号,因此可能是盐,选项B不符合题意;C、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残缺为金属符号,因此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D、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图片上,已经有金属阳离子了,所以不可能是酸,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熄灭酒精灯C.加入块状固体D.闻气体气味【答案】A【解析】【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操作错误;故选:A。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OB.FeC.CaD.Na【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主要含有金属元素钙元素,所以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C。5.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取得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B.张青莲精准测量铟的相对原子质量C.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学说D.屠呦呦乙醚冷萃提高了青蒿素的提取率【答案】C【解析】【详解】只有C项道尔顿是英国人,故其“原子论”不属于中华民族取得的重大化学成就,故选:C。6.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下列措施或行为合理的是()A.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C.废弃塑料制品直接露天焚烧D.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答案】A【解析】【详解】A、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更加自然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正确。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会造成水体、土壤等污染,故错误;C、废弃塑料制品直接露天焚烧会污染空气,故错误;D、工业废水不能直接灌溉农田,故错误;故选A。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氢氧化钙【答案】B【解析】【详解】A、铜由铜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1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混合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A、只有氯化氢分子,是纯净物;B、只有氯分子,属于纯净物;C、只有氢分子,属于纯净物;D、有氯分子、氢分子、氯化氢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D。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32FeO+3CO2Fe+3CO高温B.4222CH+2OCO+2HO点燃C.222Na2HO=2NaOHHD.2323NaCOCaCl=CaCO2NaCl【答案】C【解析】【详解】置换反应的定义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只有C项符合。10.常温下,一些饮料或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柠檬汁橙子汁西瓜汁鸡蛋清pH2.2~2.43.6~4.35.3~6.1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喝柠檬汁B.西瓜汁和鸡蛋清显碱性C.西瓜汁比柠檬汁酸性强D.柠檬汁和橙子汁显酸性【答案】D【解析】【分析】酸性溶液的pH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详解】A、柠檬汁pH范围是2.2~2.4,pH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尽量少喝柠檬汁,否则会加重病情,故错误。B、西瓜汁pH范围是5.3~6.1,pH7,显酸性,鸡蛋清pH范围是7.6~8.0,pH﹥7,显碱性,故错误。C、西瓜汁pH范围是5.3~6.1,柠檬汁pH范围是2.2~2.4,均小于7,且柠檬汁的pH小于西瓜汁,则柠檬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故错误。D、柠檬汁pH范围是2.2~2.4,橙子汁pH范围是3.6~4.3,均小于7,则柠檬汁和橙子汁显酸性,故正确。故选D。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B.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因其质脆而不能作车船体材料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答案】C【解析】【详解】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A正确。B、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C、玻璃钢与玻璃不同,玻璃钢的拉伸强度可超过碳素钢,耐腐蚀能力强,称为玻纤维増强塑料能作车船体材料,C错。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D正确。故选:C12.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铷的元素符号为RbB.铷的中子数为37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铷的元素符号为Rb,说法正确;B、铷的质子数为37,中子数为85-37=48,说法错误;C、铷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故选:A。13.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稀盐酸和镁条B.稀盐酸和铜丝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答案】B【解析】【详解】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和铜丝不能反应,因为铜为氢后金属,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1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洗涤剂使油污乳化,可去除餐具油污B.利用干冰“升华”提升舞台效果C.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体污染D.利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答案】D【解析】【详解】A、洗涤剂使油污乳化,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去除餐具油污,说法正确;B、利用干冰“升华”提升舞台效果,干冰生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凝结成“雾”,说法正确;C、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体污染,说法正确;D、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不能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说法错误;故选:D。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氟元素(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氟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适量补碘C.维生素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夜盲症D.米饭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氨基酸【答案】B【解析】【详解】A.氟元素(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氟会引起龋齿,故错误;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适量补碘,故正确;C.维生素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错误;D.米饭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故选B。16.“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即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下列反应符合此理念的是()A.硫与氧气反应:22S+OSO点燃B.实验室制氢气:2442ZnHSOZnSOHC.氢气还原氧化铜:22H+CuOCu+HOD.煅烧石灰石:32CaCOCaO+CO点燃【答案】A【解析】【分析】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只有化合反应符合。【详解】A、22S+OSO点燃属于化合反应,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氢气:2442ZnHSOZnSOH,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氢气还原氧化铜:22H+CuOCu+HO,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煅烧石灰石:32CaCOCaO+CO点燃,反应条件是煅烧,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17.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A.KNO3、KClB.CaCO3、CaCl2C.CuSO4、Na2SO4D.NH4NO3、CaO【答案】A【解析】【详解】A、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溶于水,且溶于水后都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用水鉴别,选项A符合题意;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能溶于水,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为无色溶液,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选项C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液水吸热,氧化钙溶于水放热,通过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能进行鉴别,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答案】C【解析】【详解】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A错。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错。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正确。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D错。故选:C。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B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酸碱性验证肥皂水呈碱性C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D分别在放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少量的氧气也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A不符合题意;B、pH试纸可以用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由于肥皂的原料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肥皂水呈碱性,利用pH试纸可以测得肥皂水的酸碱性,选项B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消耗了碳酸钠,得到是氯化钠,选项C不符合题意;D、铜和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都排在氢之后,加入盐酸都不发生反应,无法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PQRW反应前的质量(g)521418反应后的质量(g)20x413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
本文标题:精品解析:湖南省株洲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75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