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 混凝土施工方案【精编5篇】
混凝土施工方案【精编5篇】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工作项目停滞不前时。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方案是计划当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您们知道有哪些方案可以参考吗?三一刀客网友选取这篇文章意在为大家提供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您参考下载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混凝土施工方案篇【第一篇】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施工技术间歇、天气等因素影响需要设置施工缝的常见构件主要有柱、墙、梁、板、基础等。混凝土柱或墙1)混凝土柱的最大弯矩位于柱的两端,其剪力和轴力沿柱高变化很小或基本无变化,所以施工缝设置在柱两端主要是方便施工,但目前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将施工缝设置在柱中段也不应视为质量问题。2)混凝土高柱或高墙往往因建筑功能或装饰方面需要,有的建筑物中独立柱或独立墙高度达到十几米以上,如柱或墙一次浇筑到顶面,既不现实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同时还会有模板支撑困难、振捣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只要模板支立、接槎处理符合规范要求,就完全可以在柱中段设置水平施工缝,这种施工缝对高柱或高墙受力没有不利影响。混凝土梁、板随着建筑物功能及装饰美观的需要,“高、大、新”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多年来因混凝土梁板两端的剪力或负弯矩最大,在框架梁两端靠柱一侧设施工缝,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同时由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施工操作等问题,使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浇筑,因此只要我们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就不应对施工缝设置作过多的限制。混凝土基础1)当筏板基础较长时,为克服基础沉降差异、温差和水泥干缩等影响,需间隔一定距离浇筑筏板,每段筏板之间还应设置“后浇带”填平补齐,这样在后浇带处就会出现两道垂直的施工缝,同时应对后浇带混凝土浇捣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保护。2)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施工缝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结构的抗渗防漏。有的施工单位为防止施工缝处成为渗水通路,采取基础底板同壁板或地下室外墙同底板一起浇筑的方法,结果事与愿违。一般是在箱型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同侧壁外墙相交处往上30~40cm设一道水平施工缝,缝内再设钢板或橡胶止水带。但是施工缝毕竟是个薄弱部位,能少设缝时尽量少设,同时施工缝的结构及构造处理措施必须周密。混凝土施工方案篇【第二篇】年产5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10综合楼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江苏登达建设集团大庆分公司2015年8月18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相关的设计文献二、质量要求屋面上部结构为40厚c20细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emailprotected]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层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留置分格缝,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保护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小于6m,每个分格板块以20-36㎡为宜,分割缝内应嵌密封材料,缝内嵌聚氯乙烯胶泥或建筑防水沥青油膏等密封材料。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三、工艺流程防水卷材翻边压条挂网抹面→处理清理基层→设置分格缝条→绑扎钢筋→设置灰饼→浇筑细石混凝土→二次压光→覆盖养护→取出分格缝条→清缝→嵌缝→铺贴板缝保护层→清扫→检查和修补→验收。四、施工工艺处理、清理基层基层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留置分格缝分格缝在隔离层干燥后、浇铺保护层前嵌好,其位置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其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条作成缝宽20mm,高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分隔条埋入部分应涂刷隔离剂。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绑扎钢筋网钢丝网在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在立墙转角处亦宜设置钢丝网。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网片应垫砂浆或塑料块,上部保护层厚度应为10-15mm。放置、绑扎钢筋网时,不得损坏保护层,并不得使钢被污染。浇筑细石混凝土屋面防水用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大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混凝土应分板块浇筑,浇筑前先刷素水泥浆一遍,再将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铺平,使其厚度一致,用振动器振实后,用电动磨光机反复滚压5-6遍至密实,表面泛浆,用木抹抹平压实。待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时进行。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在混凝土抹压最后一遍时,取出分格条,所留凹槽用1:~3的水泥砂浆填灌,缝口留15-20mm深作嵌缝用。养护混凝土浇筑12-24h后,及时用毛毡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d。每天浇水2次,至少连续养护7d后方准上人。(养护期间房间应封闭,禁止进入)五、成品保护为避免保护层受到损坏,细石混凝土养护初期不得上人,待强度达到以上,才允许在其上行走。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进行其他作业,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已施工的保护层上不得凿眼打洞或通过屋面运送重物。细石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对已做好女儿墙翻边彩钢、立管及层已经安装完毕的冰机设备保护。雨水口安放的临时堵头要保护好。六、注意事项细石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次序,宜采取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则逐格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灌时,倾倒高度不应大于1m,且宜分散倒于屋面上,避免集中。铺混凝土应注意严格控制钢筋网位置,将钢筋网提至上半部,使钢筋网与保护层的距离约为保护层厚的三分之二。混凝土压光应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起皮。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贴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嵌缝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帆布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屋面四周应设防护栏杆,以防高空坠落。雨天,刮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混凝土施工方案篇【第三篇】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极其普遍的建筑施工材料,也是组成建筑物主体的主要组成部门。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因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施工情形和温度对其质量的影响又较大。温度是除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之外影响混凝土水化浸染速度的最首要的身分,而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浸染是最终抉择混凝土强度的首要身分之一。此外,混凝土工程在交通、水电、民用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影响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又很多,在冬季主要是由于气候较低,受到冻害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甚至还能出现返工的现象。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够保证施工得到良好的效果。二、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问题综述冬季进行施工,混凝土施工受到四周情形及温度的影响是不成避免的,这就要求施工的相关人员必须运用更为复杂的施工工序和手艺,尽量避免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冬季施工出现的大量质量问题都是不易发现的,并且具有隐藏性和滞后性,一旦发现需要进行实时的修补。大体上来说,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松散:这种混凝土在为黄色的冰晶状体,骨料之寄粘滞浸染弱,抵御外部的浸染能力较弱;2.混凝土裂痕:发生该裂痕主要原因有很多种,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扩大,能够造成混凝土箍筋的目的产生大量的裂痕。此外,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加上早期的混凝土强度低,从而会引起混凝土分歧水平裂痕的发生;3.混凝土水分转移:当混凝土受到温度差、压力差及湿度差等多重浸染力的浸染时,就会造成其中的水分由边缘向中心转移,最终造成内部空位的发生;4.混凝土概况起灰:因为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离析及泌水现象,最后就导致了砂浆和骨料分手。三、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一般工作原理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在养护硬化期间遭受冻害,主要针对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及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损失,提出防止措施。众所周知,混凝土在负温作用下,会引起混凝土的冻害。因此,水的形态变化又成为了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混凝土化冻后仍然需要继续进行养护,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对于那些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一)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只有在正温养护条件下,才能持续不断的增长,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混凝土的强度也加快增长。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会开始结冰,此时的水化作用开始减慢,强度增长也随之相应较慢。水变成冰后,结冰所产生的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冰凌融化后,又在混凝土的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二)混凝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在早期遭受到冻害后,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尤其是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混凝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是指新浇注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某一初始强度值,随后遭到冻结,当恢复正常温度养护后,混凝土强度会保持持续的增长状态,这一受冻前的初始强化值叫做混凝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三)冻害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受到冻害之后,强度停止增长,解冻后的混凝土强度仍然能继续增长。当混凝土遭受到冻害后,内部就会产生大量的微裂纹,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四、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重点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二是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三是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还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水泥的品种及价格、减水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等一系列条件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蓄热法该办法是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且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采用这种方法十分简单,施工涉及的费用不高,但是要注意内部保温,还要延长养护龄期。首先,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能留有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其次,加强保温。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还要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在使用蓄热法时,也可以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此外,蓄热法具有经济、简便、节能等优点,混凝土在低温下硬化,强度损失小。(二)调整配合比方法冬季混凝土施工使用调整配合比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在0℃温度下混凝土施工的。具体做法是:1.掺用引气剂掺用引气剂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措施,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也就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经过实践证明,掺有引气剂的混凝土比不掺有引气剂的混凝土后退10-15年出现表面剥落等冻害现象。2.控制水灰比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缩短达到临界强度的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必须从降低水灰比入手。当前较有效的方法是掺减水剂特别是高效减水剂,能使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都提高。(三)外部加热法外部加热法主要是使用于气温在零下10℃以上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1.火炉加热火炉加热比较简单,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比较干燥,并且所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2.电加热在施工过程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这种方法的热损失较少,但是电能消耗量大。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冬季施
本文标题:混凝土施工方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85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