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1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写作提纲一、绪论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的基本目标,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危及企业生存,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二、本论(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三)会计信息失真对策三、结论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非常必要的。2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的基本目标,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危及企业生存,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原因对策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企业状况的信息。它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给决策者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表现。即披露有关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等信息,不反映实际情况,丧失真实性和可靠性。(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表现是多种多样,其主要表现有这样几种:1、实收资本虚假。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借资金验资,注册资金数很大,验收后再归还,实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完全虚假。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实收资本,另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或其他资产,进而达到增加虚假净资产目的,虚假扩大企业规模,抬高企业等级,抽逃企业资本,从而骗取虚假商誉,骗取商业贷款,欺骗国家管理部门,欺骗经营伙伴,欺骗投资者,欺诈职工。一3旦经营、投资不当,轻则无法归还贷款,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重则企业破产,造成国家和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2、呆帐坏帐多。不少企业的应收、预付账款中,呆帐坏帐多,有的对方单位已撤消、关闭;有的已资不抵债,无力偿还;有的对方企业无处可找,无法对帐;有的是多年陈旧款,对方不认帐,并失去法律时效。种种原因,致使应收款项确实难以收回,但仍挂在帐上。有些企业因不愿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不予处理;有些则是因缺少合法手续而不能处理或不许处理,这种名存实亡的资产虚挂,造成资产严重不实。3、库存材料,帐实不符。有的商品已售出,未作销售,从而有帐无物,或无帐无物;有的商品售出,因原材料发票未到,也未作估价入账,进而多转、少转或不转销售成本,账面价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存货不及时定期盘点,存货的丢失、亏损和盈溢不作账务处理等,造成数量不实。4、对外投资,计盈不计亏。不少企业的对外控股投资,不按权益法核算,只计算收到的投资受益,不核算应承担的亏损,有些被投资企业大额亏损,资不抵债,或关闭倒闭,但投资企业不作损失处理。造成损益核算不真实。5、隐瞒收人,虚增成本,逃避税收。有些企业该作收入的不及时作收入,货款在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挂帐,以收据在往来帐户中结转,不交税收、不作利润,往来帐成了名副其实的“防空洞”。出具假凭证,支款支物,收入不入账、办假手续填报坏帐、盘亏、报废资产,故意将账目搞乱、混水摸鱼,导致企业净资产由正变负,单位或国有资财大大流失。以达到转移国有资产,贪污盗窃、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这种故意多列费用支出、扩大成本开支,少计营业收入,造成帐目混乱手法,危害极大。6、成本费用任意挂帐。缓摊待摊费用或少提不提折旧、减值准备、附加费等应提费用,已付利息挂帐,损失不处理。造成虚盈实亏。7、在成本中任意调节利润。有些企业把多计少计的销售成本作为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段,利润多了,为了少交所得税,就故意多转成本,减少利润。没有利润甚至利润亏损了,为了对上级表示有盈利,就故意少转成本,为企业留下隐患。(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危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近几年来,会计造假现象比较严重,从中国的银广夏、科4龙电器,到美国的安然,可以说是世界范围的。社会各界对会计的诚信提出疑问,不但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的失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2、危害投资者的利益。会计诚信缺失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受到危害。就安然事件来说,安然在申请破产保护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血本无归;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也受到了冲击。投资者的投资的主要依据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3、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人员供给虚假的会计信息,管理者势必难以做出正确、甚至可能做出错误的生产经营决策,使企业的经营政策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如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来源生产成本等,如果会计资料不真实,企业管理当局很难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法制观念淡薄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尽管财会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程序都规定的比较明确,但由于企业当局者法制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许多企业采取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手段,我行我素,随意篡改会计数据,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受局部或近期利益的驱使,为了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随意地人为调节利润,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二)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企业各种经营机制的实施,企业拥有了相当的自主经营权,而如何有效又合理地制约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还未得到解决。从企业内部看,虽然大部分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配备了专业的审计人员,但由于这些人员受本企业的管辖,其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很难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行使职能;从审计机构来看,由于机构少,人员缺乏,而且素质差,对企业提供的信息不能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化审计鉴证工作,对会计核算中的弄虚作假现象难以及时处理后反馈;检查工作时往往是流于形式,大事化小,以罚代法的现象,也就助长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会计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依附关系,使监督职能得不到5发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而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虽然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实。同时,在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应用方面,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可能因为理解偏差而错误运用,甚至会运用会计准则等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实。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首先,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随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部门新的政策、法规、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判断和监督,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决按照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事、核算,严格监督,树立全局观念,在业务工作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严守法纪,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真正肩负起《会计法》赋予的光荣职责,确保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当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必须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将国家和公众利益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准则,按会计法律法规办事,坚持原则,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之中,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敬岗爱业、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在社会上树立会计人员威严和神圣的形象。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和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建立道德行为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督促全行业逐步重塑会计诚信。引导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会计人6员的法制意识,要坚持不懈的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法律规定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法纪观念和道德水准。使他们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惩处机制加强《会计法》的宣传教育,以立法手段割除积重难返的造假账的“毒瘤”。一个单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要追究直接主管的责任,而且也要追究违规会计的责任。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中尽管已有条款涉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民事责任,还应当尽快完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中各责任主体民事责任的规定,要细化处罚及量刑依据,减少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罚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除了给予企业及主要责任人以罚款、通报批评和警告等行政处罚,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投资者、管理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失误并造成损失的会计造假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加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等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力度与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建立不实信息查询网,让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查询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及责任人员,增加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的违规名誉风险和违规成本,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必要条件,能够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落到实处。内部控制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证实会计资料真实、完善的重要措施。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第一,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就不可避免。第二,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与全过程控制作用。企业内部监督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不同,具有日常性和全过程控制的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这一独特作用,才能把一些违纪、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才能经得起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第三,企业内部建立隶属于所有者的内审机构。对会计最终产品进行符合性测试检验和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企业经营者作7为《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也是落实内部监督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履行领导职责,建立健全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使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实行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及时纠正和防止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舞弊,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国家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实施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委托注册会计师公正地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反映。加强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力度与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
本文标题: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1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