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心得体会范文5篇
1/41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心得体会范文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心得体会范文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1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41——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3/41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早在8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4/41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25月4日,北京大学校园内,人们在青春诗会上合唱《歌唱祖国》。当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北京大学在校园内的静园草坪举办“百年追梦路,时代圆梦人”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诗会,诗诵祖国,诗诵青春。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5月1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五四广场,“新青年耀青春”五四百年青年文化万里巡展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特别主题团日活动中,300余名青岛的青年代表向国旗宣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隽辉/摄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作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久记忆,五四运动已经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宝贵思想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五四一代青年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里程碑,验证了奋斗是青春最5/41亮丽的底色。光明的中国要靠奋斗争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如果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我们可以更加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历史指向。泱泱中华5000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但是,“和”与“善”的良好愿望,却无法阻挡倚仗坚船利炮而来的西方强盗们明火执仗地侵门踏户,也无法阻挡自身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每一页都写着凌辱和苦难。那些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常常让人不忍直视,让人痛彻肺腑。凌辱和苦难罄竹难书,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三个地方:静海寺、春帆楼和东交民巷饭店,看一看近代中国沦落到了什么程度,中华民族被人欺负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民的命运悲惨到了什么程度。静海寺在南京郊外,本来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敕建的,所以赐名“静海”,是蕴含着期盼“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的寓意。就是这个寓意美好的地方,却见证了中国近代史沉重而悲惨的一页:1842年8月12日、13日、6/4114日和24日,清朝与英国政府的代表在这里进行了四次谈判,议定了最终的条约文本。清政府代表耆英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共13款,主要包括: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赔偿英国商人的鸦片损失和英国军队侵略中国的军费支出。而签订了这样一个丧权辱国条约的耆英、伊里布等人,不仅没有羞惭之心,反而在静海寺里杀猪宰羊,大摆酒宴,款待侵略者。他们的见识,还不如一个小小的给事中董宗远(五品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厅局级),他听闻《南京条约》消息后曾上奏折反对,其中几句话是这样的:“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疆从此多事矣。”可叹,他的预言被后来的历史发展一一验证。春帆楼坐落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临海的一处小山坡上。楼前立着一座青铜色的石碑,上面的碑文写着:“甲午之役,六师连胜,清廷震骇,急遽请弭兵。翌年三月,遣李鸿章至马关,伯爵伊藤博文奉命樽俎折冲,以此楼为会见所。”“今日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文字中洋溢着日本战胜中国、贪欲得偿的志得意满,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连战皆败,耗费巨资建成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连谁来谈和都要加以指定。1895年2月23日,谈判在日本马关开始,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咄咄逼人,对日本拟定的条款,中国“但7/41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苦苦哀求:赔款“无论如何,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赔款既不肯少减,所出之息当可免矣?”然而日本丝毫不肯让步。日本还要求条约签字1个月后必须交割台湾,李鸿章恳请宽限一点说:“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的回答充分暴露了日本的贪婪嘴脸:“尚未下咽,甚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春帆楼签署了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个条约主要包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年付5%的利息,增开湖北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马关条约》彻底打破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迷梦,一千多年来中国为师、日本学习的历史定位就此颠覆。日本举国充斥着蔑视中国的狂热,一个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更大野心,在日本生根发芽。东交民巷饭店位于北京东城区东交民巷中段甲23号,1901年,这里曾是西班牙驻华使馆所在地。近代史上损害中国权益最严重、带来苦难最严重的《辛丑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织联军,侵入中国。侵略者进行了无耻到极点、凶残到极点的烧杀抢掠,至今在西方这些帝国主义的博物馆里,还在公开展示着他们的罪恶果实,而一些拍卖场所也不时会有8/41当年抢自中国的文物拍卖。列宁在《中国的战争》一文里鞭笞列强“它们盗窃中国,就像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一旦这个假死人试图反抗,它们就像野兽一样猛扑到他身上。它们把一座座村庄烧光,把老百姓赶进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这些基督教徒建立功勋的时候,却大叫大嚷反对野蛮的中国人,说他们竟胆敢触犯文明的欧洲人。”《辛丑条约》共12款,外加19个附件。主要内容包括:赔款各国白银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亿两,拆除从北京到天津大沽口的所有炮台,列强可在北京到山海关的12个重要地方驻扎军队。从此清政府实际上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帮助帝国主义奴役自己的人民,彻底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面对苦难和凌辱,革命志士秋瑾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搏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和她一样忧国忧民的志士不屈不挠地奋斗,终于经过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后的近10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功臣蔡济民曾感叹:“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他对9/41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人。到一战结束,多少中国人心怀对列强的幻想!觉得中国是战胜国的一员,希望能够“公理战胜”,渴望得到公平和体面的对待。但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之间把中国利益私相授受的残酷现实,再一次告诉中国人:幻想只能是幻想,尊严不会有人恩赐。经过了多少的挫折失败,也流尽无数志士的鲜血,然而反动势力仍然是此起彼伏地统治着中国,民族独立解放总是那样遥远无期。就如北大学生罗家伦在1919年5月4日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所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条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们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爱国运动应时顺势,力图从痛苦的经验中摸索出一条新路,依靠自己的奋斗为中国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青年先锋奋起与全民族搏击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1919年5月4日下午一时,北大、北高师、法专、工专、农专、医专、俄文专修馆、朝阳、汇文、清华等学校的学生共约三千余名,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上,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呐喊。五四运动就此爆发。这一年,陈独秀40岁,李大钊30岁。1915年9月15日,
本文标题: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心得体会范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15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