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4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第一篇】摘要: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教育还需注重培养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育教学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景式;教学法,能够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全过程予以阐明,能够有效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与说服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高水平思政素质。关键词:;全景式;教学;高校;毛泽东思想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理论及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以宽广时空范围作为教学视角、以理论生产发展过程贯穿全局的;全景式;教学法,旨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展开理论探索。下文便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全景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一、;全景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全景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思维,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学实效,既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保证有;全视角;地考察,同时也要确保教学方法方面实现多法并用[1]。;全景式;教学法能够体现出教学设计开放性、教学内容生成性、教学过程适应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性强且各个理论均有不同时代背景与历史过程的特点相符,所以应用;全景式;教学法去展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能够让青年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历史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二、;全景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具体应用将;全景式;教学法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出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再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实际相融合的历史进程,其中包含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背景、理论创建者心路历程、观念争鸣、实践检验过程等,进一步凸显出理论的科学性[2]。而学生能够立足全景去体会理论的科学性,见证理论发展过程,从而达到真信、真学的效果。1.教学内容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要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立足时空视野去审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局势变化,对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找出摆在不同时代面前的重要问题。比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相关内容时,便需要将这一思想理论与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时代来临、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末期等实际进行结合与对比。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历程及理论观点。比如对毛泽东的家庭出身、参加劳动、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思想变化进行了解,基于此去生动且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内容。教学内容不要执着于简单的介绍;是什么;,而需要聚焦于解释;为什么;,重点在于对理论当中蕴含的观点及立场展开深刻分析,向学生讲解不同的理论在不同历史时代存在的争论,让他们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的历程中是如何走向胜利的。比如,在近代中国民族振兴的时代要求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三民主义;等给出的不同理论回答,这些做法的立场观点有何差异?分歧点主要在哪?其现实意义表现如何?重点讲述我国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实情。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让青年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与中国人民的选择,凸显出该理论的本质。比如,在讲解土地革命中毛泽东路线与王明左倾路线时,便可将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带来的失败与成功经验进行对比,进一步佐证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全面审视现代国际局势,对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保持关注,聚焦民生百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进行分析,凸显理论的时代性与预见性,让青年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衷相信且深刻学习。2.教学方法方面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基于宏觀角度去呈现出理论发展与历史推移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方面,要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发时期等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行分析,进而去了解理论发展与历史推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3]。导入式教学法。基于实际的历史主题与线索进行导入,对理论展开教学。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消费重点等发生的变化,体现出理论发展的丰富的现实生活线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导入理论,更加形象地阐述理论问题。理性与激情结合法。对理论的讲解一定要足够透彻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对理论进行系统且深入的阐述,让理论基础足够可信,立足社会实际去呈现出不同理论观点的纷争,表述中要用牢不可破的逻辑去说服他人。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渗透情感与激情,尤其是涉及到价值观、立场、善恶等问题,比如民族苦难、伟人崇高品质、历史惨痛教训等,要勇于真情实感地表达,引导学生得到爱憎分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由进行讨论,可以是课堂中的固定时间,也可以是专门设置一堂课时展开讨论,以此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学会如何正确地组织、总结与评价,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结语综上所述,任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将;全景式;教学法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当中,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全新尝试,从效果来看也更能提高教学生动性与说服力,青年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显然兴趣更大。因此,笔者相信随着这一教学方法的逐步完善,在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杨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法研究[J].文存阅刊,20188:116.[2]张忠有,李景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法研究[J].教学研究,2012(01):95-97.[3]常春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04):61-6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第二篇】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P3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条件。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是怎么样的。答: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P4-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有哪些?《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什么?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5党的七大党的七大的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是什么。P9毛泽东对文化建设的建议毛泽东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出的新的方针是怎么样的?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P10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务必。1.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地、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2.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P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三大作风):理论结合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作风P1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2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P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是什么:落后P26-P27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农民革命的问题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主力军:无产阶级;农民;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中农;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P27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如何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的领导者。P3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国后我国的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P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37统一战线的经验: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P39党的建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441949年-1956年是过渡性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有哪些特点。特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5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2.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P47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P53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什么是和平赎买?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团结各民族资产阶级和各界爱国人士等;P5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有哪些改变。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69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P7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P7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P81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第五章:邓小平理论P87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和平发展;P91十二大的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题的明确)P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P9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P941997年党的十五大的内容: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P9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P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3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的时间)P100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项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25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