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热选4篇】
1/8关于《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热选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关于《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热选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一篇】星期五这天一直哗哗的下着雨,我坐在窗户边用一个上午仔细的阅读着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当年在梁家河的窑洞里,十来岁的习近平点着自制的煤油灯读书、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尤其对这段话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人自小就受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看到这里,我合上书不禁在想,我们基层干部还没有治国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知识总量成倍增长,更新周期大大缩2/8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旦放松了学习,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主动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自己身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此外,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握新鲜事物,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体到我所在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有很多,在时事政策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和党史国史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要认真开展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运用推广、学习掌握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等等;在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写作、媒体应对、应急管理和运用现代3/8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意识,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说到底,作为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业务和岗位知识的培训,都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台,感恩时代,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养老保险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二篇】在一口气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书中“难忘梁家河”这1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4/8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5/8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三篇】阅读《梁家河》这本书,我仿佛随着八一学校的知青一同到了1969年的梁家河。破旧与昏暗的土窑洞,空气中弥漫着酸菜的味道。身上总是莫名其妙地起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每天吃着没有油水的粗粮,连蔬菜都很少吃到,能吃上一盆新腌的酸菜都仿佛是品尝了山珍海味。还要跟着当地的农民一起干活。对北京知青而言,繁华的首都和这里的环境一比较,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习近平总书记却选择了在逆境中锤炼自己,他克服了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放下包袱,适应新环境。“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只能通过改变自己,不断地适应环境,用一颗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意外的收获。”习近平总书记用七年的知青生活充分地诠释了这句话,也使得在陕北的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后,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处事沉稳的支部书记。热爱知识,读书有“瘾”。初到梁家河时,习近平总书记拎了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插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6/8籍,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他丝毫不放过一点空闲的时间。即使是夜晚,也要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看到深夜才睡。勇于担当,为民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任村支书后,第一件事就是办沼气。他专门到四川绵阳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面对思想封闭、观念保守的村民,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读后感·经历数次挫折后,最终办成了这件事,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打坝、修梯田、打井、增加粮食产量,办铁业社、代销点和缝纫社……他干的这些工作给老百姓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当地的人民不用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学到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四篇】我用了连续一周的夜晚,静下心来读完了十万余字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结合脑海中实地参观学习时的影象,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此时我不禁掩卷思考,为什么说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一书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详细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贫困偏远小山村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以及之后两次回到当地看望了解乡亲们的感人场景。贯穿其中的一条故事线,就是他融7/8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习总书记这年的知青岁月无疑是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恶劣,年代的陕北高原风沙漫天,尘土飞扬;其次是生活条件的简陋,缺衣少粮,劳动方式原始,这使得他不仅要过跳蚤关、饮食关,还要过劳动关,加之个人还背负着家庭问题,作为黑帮弟子来到梁家河插队,还得要过思想关。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也没有抱怨,而是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战胜最初的孤独和迷惘,从而乐观前行,这不仅使他顺利度过难关,而且使得他思想跃然升华、信念愈加坚定、毅力不断坚强、人格日臻完善。仔细品味总书记的的这段艰苦岁月、成长的岁月、奋斗的岁月,我想这大学问之一便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练体魄、砺胆气,才铸就了一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他敢于正视苦难,到了梁家河,无论是自然条件、生活条件还是生产条件都是极为恶劣的,但是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努力适应适应当地生活,整整融入到百姓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打水坠坝,修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矢志投身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才有了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在苦难中,他也不忘修身,他一面向农民群众学习生活实8/8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田间地头休息时不忘阅读,夜深人静熬油点灯阅读书籍。他读的书不仅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还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读书学习对于他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总有一些人既想舒心获得,又不愿苦心付出。有的只想舒适生活而不想吃苦受累,让梦想成了泡沫;有的想出彩而不愿出力,让愿景成了纸上文章;有的想升迁而不想作为,让机遇成了危机。只可惜,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美事。《梁家河》这本书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总书记的亲身体会,娓娓道来催人泪下,教育我们只有经过磨砺和锻造,在实践的大熔炉里淬火,才能为工作和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本文标题:关于《梁家河》读后感优秀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27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