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财务管理财务战略与预算
第4章财务战略与预算第一章总论理解财务战略的含义,掌握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本章要求第4章财务战略与预算第1节财务战略第2节筹资数量的预测P137-138练习题3第1节财务战略一、财务战略的含义与特征二、财务战略的分类三、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四、财务战略的选择一、财务战略的含义与特征1.财务战略的含义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统筹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目的,以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衡量标准,所采取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管理方针。2.财务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二、财务战略的分类1.财务战略的职能分类(1)投资战略。涉及企业长期、重大投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2)筹资战略。涉及企业重大筹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3)营运战略。涉及企业营运资本的战略性筹划。(4)股利战略。涉及企业长期、重大分配方向的战略性筹划。2.财务战略的综合分类(1)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全部或大部分保留利润,大量筹措外部资本。(2)稳健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稳定增长的投资规模,保留部分利润,内部留利与外部筹资结合。2.财务战略的综合分类(3)防御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保持现有投资规模和投资收益水平,保持或适当调整现有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水平,维持现行的股利政策。(4)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维持或缩小现有投资规模,分发大量股利,减少对外筹资,甚至通过偿债和股份回购归还投资。三、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1.SWOT分析法的含义评价企业外部的财务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的财务优势与劣势,从而为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案。2.SWOT的因素分析(1)企业外部财务环境的因素影响分析1)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的规划、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等2)财税政策积极或保守的财政政策、财政信用政策等3)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利率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等4)宏观周期宏观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2.SWOT的因素分析(2)企业内部财务条件的因素影响分析1)企业周期和产品周期所处的阶段;2)企业的盈利水平;3)企业的投资项目及其收益状况;4)企业的资产负债程度;5)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利用条件;6)企业的流动性状况;7)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8)企业的筹资能力和潜力等。2.SWOT的因素分析(3)SWOT的因素定性分析。1)内部财务优势。为财务战略选择提供有利的条件。2)内部财务劣势。限制着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余地。3)外部财务机会。能为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更大的空间。4)外部财务威胁。制约着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3.SWOT分析法的运用(1)SWOT分析表P119表4-13.SWOT分析法的运用(1)SWOT分析表P119表4-1(续)3.SWOT分析法的运用(2)SWOT分析图P120图4-1机会(O)劣势(W)威胁(T)优势(S)ABCD3.SWOT分析法的运用(2)SWOT分析图A区为SO组合,即财务优势和财务机会的组合,这是最为理想的组合。B区为WO组合,即财务机会和财务劣势的组合,这是不尽理想的组合。C区为ST组合,即财务优势和财务威胁的组合,这是不太理想的组合。D区为WT组合,即财务劣势和财务威胁的组合,这是最不理想的组合。四、财务战略的选择1.财务战略选择的依据(1)必须与宏观周期相适应(2)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初创期和扩张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稳定期,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3)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2.财务战略选择的方式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财务战略积极扩张型稳健发展型收缩财务战略关键吸纳权益资本实现企业的高增长与资金的匹配,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日益增加的现金流量如何回收现有投资并将退出的投资现金流返还给投资者筹资战略筹集权益资本大量增加权益资本,适度引入债务资本以更多低成本的债务资本替代高成本的权益资金不再进行筹资股利战略不分红不分红或少量分红实施较高的股利分配全额甚至超额发放股利投资战略不断增加对产品开发推广的投资对核心业务大力追加投资围绕核心业务拓展新的产品或市场,进行相关产品或业务的并购不再进行投资第2节筹资数量的预测一、筹资数量预测的依据二、筹资数量的预测:因素分析法三、筹资数量的预测:回归分析法四、筹资数量的预测:营业收入比例法一、筹资数量预测的依据1.法律方面的限定1)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2)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2.企业经营和投资的规模一般而言,公司经营和投资规模越大,所需资本越多;反之,所需资本越少。3.其他因素利息率的高低、对外投资规模的大小、企业资信等级的优劣等二、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资本项目上年度的实际平均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经营业务和加速资本周转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本需要量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模型是:因素分析法的运用例4-1:某企业上年度资本实际平均占用额为2000万元,其中不合理部分为200万元,预计本年度销售增长5%,资本周转速度加快2%。则预测年度资本需要额为:(2000-200)×(1+5%)×(1-2%)=1852.2(万元)三、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预测模型为:Y=a+bX式中,Y表示资本需要总额;a表示不变资本总额;b表示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X表示经营业务量。a=(Σy-bΣx)/nb=(nΣxy-ΣxΣy)/[nΣx²-(Σx)²]回归分析法的运用例4-2:某企业20×4—20×8年的产销数量和资本需要额如表4-2所示。假定20×9年预计产销数量为7.8万件。试预测20×9年资本需要总额。回归分析法的运用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过程是:(1)计算整理有关数据。根据前页表的资料,计算整理出下表的数据。回归分析法的运用(2)计算不变资本总额和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将上页表的数据代入下列联立方程组,即则有求得a=205,b=49,即不变资本总额为205万元,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为49万元。回归分析法的运用(3)确定资本需要总额预测模型。将a=205,b=49代入Y=a+bX,得到预测模型为:Y=205+49X(4)计算资本需要总额。将20×9年预计产销量7.8万件代入上式,经计算,资本需要总额为:205+49×7.8=587.2(万元)四、营业收入比例法【销售百分比法】营业收入比例法是根据营业业务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资本需要额的方法。优点:能为财务管理提供短期预计的财务报表,以适应外部筹资的需要,且易于使用。缺点:倘若有关销售百分比与实际不符,据以进行预测就会形成错误的结果。因此,在有关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必须相应地调整原有的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比例法的运用编制预计利润表,预测留用利润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预测外部筹资额敏感项目:与营业收入保持基本不变比例关系的项目。敏感资产项目一般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敏感负债项目一般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费用等项目。按预测模型预测外部筹资额P132(4-2)例4-3:某企业20×8年实际利润表(简化)的主要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如下表所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试编制该企业20×9年预计利润表,并预测留用利润。P130表4-52.营业收入比例法的运用例4-4:某企业20×8年实际营业收入15000万元,资产负债表及其敏感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如下页表所示。20×9年预计销售收入为18000万元。试编制该企业20×8年预计资产负债表(简化),并预测外部筹资额。见下页P131表4-7例4-5:根据例4-4中的数据,运用式(4-2)预测该企业20×9年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该企业20×9年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为:3000×(0.339-0.183)-202.5=265.5(万元)例4-6:根据表4-6的资料,倘若该企业20×9年由于情况变化,敏感资产项目中的存货与营业收入的比例提高为17.6%,敏感负债项目中应付账款与营业收入的比例降低为17.5%,预计长期借款(系非敏感负债项目)增加65万元。针对这些变动,该企业20×9年有关资本需要的预测调整如下:资产总额:6397+18000×(17.6%-17.4%)=6433(万元)负债总额:3849-18000×(17.6%-17.5%)+65=3896(万元)追加外部筹资额:6433-3896-2282.5=254.5(万元)【补充】销售百分比法的步骤及公式销售百分比法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一)分析基期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1、资产类项目2、权益类(二)计算基期的销售百分比(三)确定企业内部资金来源(四)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计划期间预计需要追加的资金量【补充】销售百分比法的步骤及公式计划期间预计需要追加的资金量=(A/S0-L/S0)(S1-S0)-Dep1-S1R0(1-d1)+M1S0指基期的销售收入总额;S1指计划期的销售收入总额;A/S0指基期随着销售额增加而自动增加的资产项目占销售总额的%;L/S0指基期随着销售额增加而自动增加的负债项目占销售总额的%;(A/S0-L/S0)指销售额每增加100元所需追加的资金量;Dep1指计划期提取的折旧准备扣除用于更新改造金额后的余额;R0指基期的税后销售利润率;d1指计划期的股利发放率;M1指计划期的零星资金需要量。休息下吧!
本文标题:财务管理财务战略与预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4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