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本溪市八年级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生物试卷※生物、地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生物试卷满分:50分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能生长和繁殖B.应激性C.能呼吸D.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故选A。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易地保护B.生态旅游C.就地保护D.法制管理【答案】C【解析】【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答题。【详解】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也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故选C。【点睛】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又叫就地保护。3.达尔文认为实现自然选择主要通过A.过渡繁殖B.遗传和变异C.生存斗争D.适者生存【答案】C【解析】【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能够繁殖、产生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被淘汰掉。由此可见,自然选择主要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故选C。4.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哪种结构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A.导管B.筛管C.木质部D.髓【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体内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详解】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功能,导管是由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故选B。5.下列事例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蜜蜂跳舞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鹦鹉学舌【答案】A【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鹦鹉学舌”都是人或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而“蜜蜂跳舞”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6.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食道B.胃C.大肠D.小肠【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答案】D【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详解】口腔虽能初步消化淀粉,但没有吸收能力;咽、食道、肛门即没有消化能力也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因此,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人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7.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A.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B.巩膜→脉络膜→视网膜C.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D.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答案】A【解析】【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详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故选A。8.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A.只喂食物,不给铃声B.只给铃声而不随即喂食C.先给铃声,随即喂食物D.先喂食物,随即给铃声【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据此答题。【详解】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所以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先给铃声,随即喂食物。【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故选C。【点睛】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动物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9.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完整的活的胚【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都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因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10.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A.体内有无脊椎骨B.用鳃呼吸还是用肺呼吸C.体表是鳞片还是皮肤D.是卵生还是胎生【答案】A【解析】【分析】(1)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2)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详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故选A。二、识图作答:(11-14小题,共20分)11.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1)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______倍;(2)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乙图中的[]___________;(3)丙图中观察到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二者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观察丙图时要滴加___________染色,丙图中观察到染色最深近似球形结构是___________。【答案】(1)400(2)b物镜(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4)①.碘液②.细胞核【解析】【分析】1.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物镜上有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题图甲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高倍物镜,④是低倍物镜。2.图乙中: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小问1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10(②高倍目镜)×40(③高倍物镜)=400倍。【小问2详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从侧面看着[b]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小问3详解】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但没有叶绿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所以,丙图中观察到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二者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写出一点即可)。小问4详解】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所以,观察丙图时要滴加碘液染色,丙图中观察到染色最深近似球形的结构是细胞核。12.甲、乙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情况,丙图表示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图中,D模拟的是___________;(2)乙图表示___________(填“吸气”还是“呼气”);(3)丙图中[③]是___________;图中[④]是___________,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答案】(1)膈肌##膈(2)吸气(3)①.肺②.肺泡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解析】【分析】图甲中:A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B代表支气管,C小气球代表的是肺,D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图乙中:表示吸气过程。图丙中:①喉,②气管,③肺,④肺泡,⑤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E动脉端,F静脉端。【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在甲图中,D模拟的是膈肌。【小问2详解】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所以,乙图气球扩张,模拟了吸气过程。【小问3详解】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丙图中[③]是肺;图中[④]是肺泡,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13.甲图是泌尿系统示意图,乙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尿液形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肾单位是由乙图中的___________构成(填数字序号);(2)乙图中,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A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_作用的两个连续阶段;(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是乙图中[]___________。【答案】(1)①.a肾脏②.②③④(2)①.滤
本文标题: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5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