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第一章导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怎样学习财政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2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1-3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1-4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买一个馒头到底交多少税?•从”小馒头“到”大税制“•税收”显著性“、纳税人意识与民主1-5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驻京办”与“跑部钱进”:政府间财政关系1-6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主权债务(sovereigndebt)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为什么会出现系统性的主权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化解债务危机?1-7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万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万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7万亿元,占15.58%。分级次看,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29.96%、43.51%和26.53%。分地区看,东部11个省(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余额占49.65%;中部8个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占23.06%;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性债务余额占27.29%。----审计署1-8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多维度透视财政现象•还有很多社会、经济现象可以从财政学的视角展开–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土地财政”现象与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增长与财政税收政策–社会公平与财政税收政策–经济周期性波动与财政税收政策–......1-9从政府观到财政学•政府有机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部分,而政府是该有机体的心脏。个人只有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社会目标的确定:社会目标由国家确定,并引导社会去实现,但关于目标的选择却看法不一。1-10从政府观到财政学•政府机械论–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政府不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反,它是个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即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如何增进人民的利益:观点存在分歧•自由主义者:信奉有限政府,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怀疑政府改善社会福利的能力。•社会民主主义者:为了个人利益,政府应积极干预1-11从政府观到财政学公共财政政府观Vs.公共选择政府观RichardA.Musgrave(1910-2007)JamesM.Buchanan(1919-)布坎南问马斯格雷夫:“在一定的条件下,你不觉得应该对政府进行约束吗?举例来说,假设你养了一只宠物老虎,难道你不想给老虎戴个口套以防止它咬人?所以你应该给老虎带上口套。”马斯格雷夫回答说,“我不想这么做,因为我也许想让老虎吃草呢。PublicFinanceandPublicChoice:TwoContrastingVisionsoftheState,Cambridge,Mass.MITPress,1999,pp.88-89.9/24/2019111-12政府的合理作用是什么?这是财政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政府将如何“善治”?支出面:政府应该提供何种服务,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个人的公共需求?收入面:政府应该如何为支出筹措资金,并最大程度上减少政府筹资对私人经济的负面影响?分级财政9/24/2019121-13财政学的四大问题•什么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When)•政府应该如何干预?(How)•政府干预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后果?(What)•为什么政府选择了某种干预方式?(Why)9/24/2019131-14什么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通常情况下,竞争性的私人市场将产生有效率的均衡结果通常情况下,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并不充分。但有两种情况使得政府干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s)收入再分配(Redistribution)9/24/2019141-15什么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市场失灵•市场低效:完全竞争的私人市场假定不满足,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竞争失灵或垄断–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充分•市场无效:–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9/24/2019151-16什么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收入再分配•政府不仅关心经济总量——经济蛋糕的大小,而且关心每个人分到的蛋糕的份额•社会可能会认为,穷人增加一元的消费所增加的社会福利要大于富人增加一元的消费所增加的福利。•再分配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方式将收入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政府的再分配并不总是能使穷人受益(why)。9/24/2019161-17政府应该如何干预?•通过税收或补贴影响价格机制–对烟酒等社会认为有害的消费品征以重税–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财政补贴•强制个人或企业做出某种社会认为合意的选择–个人住房公积金(强制储蓄)–企业为员工购买基本的社会保险•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国防,基础教育•政府(部分)出资,交由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券9/24/2019171-18政府干预的效果•实证财政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识别政府行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假定行为人对政府的干预没有策略性反应(“nobehavioralresponses”),并考察政府干预预料之内的结果。–例子:政府给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低收入者购买公共医疗保险。–美国政府保护黑奴的例子•间接效应:行为人会针对政府的干预策略性地改变其行为,从而产生出乎政府预料的结果。“lawofunintendedconsequences”9/24/2019181-19为什么政府选择某种干预而非其他?•通常,政府并不是仅仅出于市场失灵和再分配的目的,像仁慈的上帝一样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之所以选择某种干预,而非其他,背后有政策制定者或影响政策制定的利益集团的自利动机。•财政或公共政策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为我们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提供了工具。–正像市场失灵导致市场低效率一样,政府失灵也会导致大量的低效率和无效率。如“跑部钱进”现象、廉租房政策、互投赞成票。9/24/2019191-20财政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指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描述而不作价值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它力图说明各种经济现象“是什么”、“实际怎么样”、“能不能做到”,而不回答“应该怎么样”、“应该不应该”、“好与坏”等问题。实证分析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只有把经济现象本身搞清楚,才能做出进一步研究。•规范分析方法–指运用价值判断,研究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怎么样”、“应该不应该”、“好与坏”、“善与恶”。1-21经济理论的作用与局限•经济理论的作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用来思考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各种因素。–认识到被忽视的领域;产生假说,并运用实证研究来评判其有效性•经济理论的局限–当存在方向相反的多种效应时,理论无法准确预测实际,需要经验研究来回答。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为例(替代效应v.s.收入效应)。1-22实证分析工具•因果性与相关性–要推断政府措施X引起社会结果Y,须满足•原因(X)必须先于结果(Y)•原因和结果必须是相关的•对于任何观察到的相关性的其他解释,必须予以排除1-23实证分析工具•实验研究–把研究对象随机地分成处理组和控制组。收集两组的特征数据,比较分组后的各组均值,以确认两组之间没有多大差异;–不仅预期两组观测到的特征大体相同,而且还预期他们的未观测到的特征也大体相同;–对处理组进行实验,施加某种政策(如在职培训)–由于在实验之初两组特征相同,故实验后两组间的任何差异都可能是所施加的政策所致。•观察研究–很多重要问题不可能进行实验,只能利用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等进行计量分析•准试验研究–试图利用观察数据估计因果关系–但往往难以确保处理组的分派是随机的(例如,小班教育是否能提高学生成绩?)1-24政府规模9/24/2019241-25政府规模9/24/201925Source:OECDHistoricalStatistics1-26政府规模:中国(预算内)9/24/201926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财政收入/GDP财政支出/GDP1-27支出结构:美国联邦政府9/24/2019271-28支出结构:中国政府9/24/2019281980年2006年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29分级政府:美国的分级支出9/24/201929Source:OMBHistoricalTables:BudgetoftheUnitedStatesGovernment,FiscalYear20041-30分级政府:中国的分级收入9/24/2019300%10%20%30%40%50%60%70%80%90%100%地方中央1-31分级政府:中国的分级支出9/24/2019310%10%20%30%40%50%60%70%80%90%100%地方中央1-32本课程主要内容•导论和财政学方法论•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公共选择•公共支出概论和分论•公共收入概论和分论•公共预算和财政体制•赤字、债务与财政政策1-33课堂习题•某人说如果“吃大锅饭”,最终大家平均分配收益,结果会是“蛋糕做不大”,人人都受损。那么这个人是在考虑什么问题?–A外部性问题–B达到竞争性均衡–C市场失灵问题–D公平和效率的权衡–EA和C9/24/2019331-34课题习题•政府通过一项法令,将对所有学校进行标准化的测试,以增强学校教育的责任心,并对成绩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假定学校对此做出了反应,他们有选择性地让高分学生参加测试,以此提高学校的平均分。这一结果属于以下那种情况?–A意料之内的效应–B直接效应–C间接效应–DA和C–EA和B9/24/2019341-35课题习题•以下哪种物品,一旦一个人投入并产出,将使周边的一群人收益?–A正常物品–B劣质品–C优质品–D公共品–EC和D9/24/2019351-36课堂讨论•请你设想并解释一下持有不同政府观的人对下列法律会作出的反应:–禁毒法律–强制使用安全带法律1-37课堂讨论•《纽约时报》的一篇有关锻炼如何改善健康的文章,基于观察研究发现,跑步一小时,使人的预期寿命延长两小时(Brody,2006).一周后,编辑收到一封信,对该结论提出质疑,并建议该研究最好证明”那些心脏强劲、健康良好的人可能更愿意跑步且更有规律。”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来估计跑步对预期寿命的影响。1-38课堂讨论•假定华北各省在本年试点个人所得税改革,拟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你对此项改革能够增加居民消费感兴趣,并发现华北诸省居民的消费率在这一年提高了3%。请问你能否得出结论,该项改革引起了居民消费率的增加吗?
本文标题:1政府经济学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