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7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措施宏观经济学的使命和任务宏观经济学的使命和任务之一就是要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干预经济,以及应该如何干预经济。即要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指导。因此,经济政策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托宾认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表明如何能够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来稳定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原因:A垄断(monopoly)B外部因素(externalities)C公共物品(publicgoods)D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或紧缩缺口宏观经济政策简介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人人都有工作,而是要维持一个较低水平的失业率,并能够被社会所允许和接受。(二)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指维持一个低的通货膨胀率,并被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要达一个适度的增长率,既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之处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交互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通胀率↑;失业率↑→通胀率↓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业↑(一致的一面);P/Y↑→S↑→I↑→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就业↓(不一致,矛盾的一面)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NI↑)→GP↑;4、“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率↑→NI↑→进口↑→国际收支失衡。对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处理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必须确定一个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同时对四个政策目标进行必要的协调。可以说,决策者在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受自己对各政策目标重要性理解和认识的制约,又受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不同学派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侧重•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货币学派:“物价稳定”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来说,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而且政策工具多种多样,各种政策工具往往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另外,各种政策工具也有不同的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是一门艺术。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国际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AD)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凯恩斯学派非常注重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内容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目标:AD=AS;间接目标(终极目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ADAS时,运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AD=AS;ADAS时,运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AD=AS。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萧条”迫使西方各国的政府开始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理论基础: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的《通论》实践行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theNewDeal)(二)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二战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西方各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都把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全面系统地干预经济,其主要的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在这个阶段,自由主义的传统在经济学中重新复兴,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反思国家干预经济的种种不利影响,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经济政策的自由化与多样化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应该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国家干预经济的总趋势是不变的。但是但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与方式会有所不同。第一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策。一、前现代的财政政策及其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之前,财政政策制定的目的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为政府运作筹集资金,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为目的。这样的财政政策所影响的只是收入分配以及经济资源在私人和公共部门之间的配置。二、现代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以后,财政政策被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工具,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这种财政政策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选择:1、选择开支政策,即开支多少以及用于哪些方面;2、征税,即征多少税,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来征税;3、赤字财政,即确定赤字的规模和分配。现代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两个方面。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产品与劳务)以及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社会福利支出);而政府税收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它税收。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政府支出政府税收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二)现代财政政策的运用1、财政政策运用的原则:“相机抉择、逆对经济风向行事”2、经济萧条时期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济状况:ADAS→失业率↑;应对的政策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AD↑→AD=AS→就业↑→失业↓3、经济繁荣时期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济状况:ADAS→通胀率↑;应对的政策措施:紧缩性财政政策→AD↓→AD=AS→物价↓→通胀率↓2、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减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I↑政府购买↑→G↑财政转移支付↑→C↑个人所得税↓→C↑公司所得税↓→I↑→AD↑→AD↑NXGICAD提示:3、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I↓政府购买↓→G↓财政转移支付↓→C↓个人所得税↑→C↓公司所得税↑→I↓→AD↓→AD↓财政政策影响和传导机制•财政政策影响:扩张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购买、转移支付或减税时,AD增加,从而使IS右移至IS’,并与LM相交于新的均衡E’(r’,y’)。–显然扩张财政政策具有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利率)的效果。r0y0LMr0yISEy’E’r’IS’财政政策作用过程IS-LM模型中要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初始均衡点E,政府支出增加使IS移到IS’,若利率不变,总需求的增加会使IS均衡点移到El(r0,y1)。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点E1时,货币市场并不均衡,有LM:y提高使L增加,在原利率水平ro下,LM。M不变,利率就上升,进而i减少,总需求减少。IS均衡点沿IS线上升直至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的E’。IS-LM模型初始均衡为E(r0,y0)。E1y1财政政策影响和传导机制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以扩大政府支出g为例):gADyLriADy此传导机制可表示为右图: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P156(一)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的定义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趋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自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公司所得税和各项财政转移支付。(二)内在稳定器发生作用的机理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发生作用的机理是:个人与公司所得税有固定的起始点与税率,而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等财政转移支付也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二)内在稳定器发生作用的机理P1561、经济萧条时期2、经济繁荣时期GP↓→Tx↓PI↓→Tx↓失业↑→Tr↑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GP↓→Tx↓PI↓→Tx↓失业↓→Tr↓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三)内在稳定器的局限性内在稳定器只能减轻经济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经济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而内在稳定器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所以,尽管经济中存在内在稳定器,但仍然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四、赤字财政政策(一)“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1、财政赤字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人们习惯于用红色的数字把超支的数额记入帐本,这就是所谓的“赤字”。显然,“赤字”是一个事后的概念。2、赤字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应该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因此必须放弃财政收支平衡的旧教条,转而实行赤字财政政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强调要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来制定财政预算,而不管是否存在赤字。这样,赤字财政就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显然,“赤字财政政策”是一个事前的概念。四、赤字财政政策(二)“公债哲学”与赤字财政的可行性(公债中性还是非中性?)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赤字财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因为他们都相信所谓的“公债哲学”。即:1、债务人是国家(政府),债权人是公众。在某种程度上,政府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2、一般说来,国家的政权是稳定的。政府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因此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3、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和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了,政府就有了足够的税收来偿还债务,以弥补财政赤字。显然,“公债哲学”为赤字财政政策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四、赤字财政政策(三)补偿性财政政策所谓“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指短期内,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出现财政赤字;在经济繁荣时期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出现财政盈余。这样在长期中,财政赤字与财政赢余大致能够相互抵消,从而形成长期财政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五、财政政策效果分析•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的效率(在给定的LM曲线时)A、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产量与利率的影响越小;B、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产量与利率的影响越大;YrmIS1IS2IS3IS4LM五、财政政策效果分析:IS曲线斜率变动影响因素和挤出效应由y=(+e-t+Tr+g-dr)/(1-)IS斜率主要由投资利率弹性d决定.d越大IS越平坦,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挤出效应大)。因此,两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图中y’y1为利率上升的挤出效应减少的收入,y0y1是增支政策增加的收入。比较两图:IS曲线较陡,政府增支的挤出效应较小,效果较大。y1E1LMrr00yy0ISEr’E’y’IS’LMrr00yy0ISEy1E1r’E’IS’y’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P172)挤出效应的定义: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了。导致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则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支出减少。(二)用IS-LM模型来解释“挤出效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如果货币供给不变的话,利息率就会上升。上升的利息率将引发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减少,即一部分财政支出实际上只是对私人支出的替代,并没有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Y0iIS0IS1LMY0Y1Y2E0E1i0i1挤出效应(三)挤出效应的大小1、当经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
本文标题:7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8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