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EMBA《总经理会计学》第三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第三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复杂的企业结构,使得科学管理对任何单位来讲都愈加重要。•内部控制作为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第三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述的主要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与局限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特征: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把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作为一个总体,并把构成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系统;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单位内部人员;内部控制以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客体;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内部控制本质上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二、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利于单位部门经营管理决策的有效执行和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指内部控制对象应达到的目标或欲达到的效果。早期内部控制的目标局限于资金和财产的保护,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目标是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与目标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有助于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等。内部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方法,同样的经济业务,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一、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二、授权批准控制要求明确规定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包括:一般授权——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利、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特别授权——授权处理非常规性交易事件,比如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三、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四、预算控制要求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诸多方面。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五、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财产保全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定期盘点——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加强管理。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六、风险控制要求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风险按其形成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七、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主要内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政策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管理层的各项决策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八、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字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主要内容: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既要加强对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的内容广泛,从横向看,涵盖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从纵向看,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各个岗位、每个员工以及各项业务的每个环节。从内部控制的工作范围看,包括管理控制(又可分为组织结构控制、人事制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等。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一、货币资金控制控制目标: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控制要点:建立岗位责任制,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收入、支出要有合理、合法的凭据;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支付业务;明确现金的开支范围并严格执行,控制现金坐支;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定期盘点现金;建立票据、印章和银行预留印鉴管理制度;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二、存货控制控制目标:保护存货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地确定存货的价值。存货的控制要点:实行凭证查验收货;严格凭证核准发货、出库;实行专人负责存货保管,设明细账卡登记收发货,定期核对实存量;正确进行存货的期末计价、跌价准备的计提和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安全完整和良好的运营状态;计价及计提折旧、减值准备计提的正确合理。控制要点:加强对取得固定资产的验收、入账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与维修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出、报废、出售等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设置完整的固定资产会计记录系统;建立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正确进行固定资产的计价、折旧的计算、减值准备的计提;对重要的固定资产建立保险制度。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四、对外投资控制控制目标:保证投资活动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投资活动经过适当的审批决策程序;保护投资资产的安全完整;正确合理地进行投资的相关会计处理。控制要点:明确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严格规范的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对证券投资及其处置的管理制度;正确进行投资的计价与减值准备的计提。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五、工程项目控制控制目标: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防止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舞弊行为;严格控制工程支出。控制要点:明确决策和建设工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的决策机制;建立勘察设计与概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和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做好竣工验收、决算审查和资产移交工作,正确进行会计处理。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六、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合理地进行各种采购业务;保证采购的物资等及时、足额入库;及时支付各种货款。控制要点:建立采购与付款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对于重要的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论证与审批制度;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加强对货款支付的控制。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七、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降低筹资成本;保证所筹资金的合理使用。控制要点:明确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筹资业务的财务分析制度;建立严格规范的筹资决策机制和程序;保证筹资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计算和合理摊销债券的溢价和折价,正确计提和适当支付利息和股利。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八、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预防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各种差错;保证销货款的及时、足额收回;正确地进行销售的会计核算。控制要点: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建立有关的授权批准制度;对销售业务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销售业务的定价控制制度;加强对收款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正确进行销售和收款的会计处理。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九、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正确进行成本费用的会计核算。控制要点: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正确进行成本费用的计算和分配。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十、担保的内部控制控制目标:保证担保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的规定;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控制要点:保证担保行为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违法担保;担保活动坚持“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担保业务的审批制度;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加强对担保合同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第四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一、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和设计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和依据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时应遵循六项基本原则。第四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一、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约束性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实行内部牵制讲究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第四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按照单位所属各个控制系统建立的。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严格遵循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并采取适当的步骤与方法。第四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程序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展开调查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结构找出所属系统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确定用文字
本文标题:EMBA《总经理会计学》第三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