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基础会计》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武汉科技职业学院邓芙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会计学及相关经济学科基础课程;•谋生手段之一。教学内容及重点:(共68课时)第一章总论(4课时)★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8课时)★第三章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20课时)第四章账户的分类(4课时)★第五章会计凭证(8课时)★第六章会计账簿(8课时)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4课时)第八章财产清查(4课时)第九章账务报告(4课时)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4课时)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的目标和作用、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会计的定义,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掌握会计核算方法。重点: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内容。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含义第二节会计的目标和作用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四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处理方法第六节会计法规体系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概念(一)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北派:杨纪琬、阎达五)(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南派:葛家澍、余绪缨)(三)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为相关方面作出正确决策而建立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二、会计的特点(一)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二)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完整的记录(三)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会计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会计分析方法——延伸会计检查方法——保证第二节会计的目标和作用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一)反映(核算)职能:货币计量、反映过去、连续全面。(二)监督(控制)职能:强制性、连续性、完整性。(三)其他职能: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反映职能是前提、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二、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目标的含义: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二)受托责任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经营者会计(第三者)注册会计师(三)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使用者(四)新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三、会计的作用(一)股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三)债权人评价其债权的安全程度(四)供应商和销售商评价企业经营风险(五)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企业(六)企业内部管理者作出经营决策取决两个重要因素:外部社会、企业内部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具有一定资金、进行独立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进行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它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币值不变;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五、权责发生制假设亦称应收应付制,简称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它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付出的款项,不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但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两者比较(一)收付实现制:核算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不利于评价各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缺乏可比性。主要适用行政、事业单位。(二)权责发生制:能正确确认各期的收入于费用,有利于反映各会计期间经营成果;核算比较复杂。主要适用于企业。第四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体现总体性要求原则: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相关性及时性可理解性体现会计修正型惯例原则:谨慎性重要性第五节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将经济信息加工、转换为会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应予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是否作为会计信息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一)会计确认的分类1、初次确认——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开始2、再次确认——对已经形成的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任何会计信息均须通过初始确认加以记录并通过再次确认在财务报告内表述。(二)会计确认的标准1、可定义性:是指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指被确认的项目要具有充分可靠的、能计量的属性。3、相关性:指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4、可靠性:指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真实的、可验证的。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单位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一)会计计量要求1、客观性——方法和结果能验证2、有效性——计量的结果有用3、经济性——所费与效用的关系(二)、会计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劳动计量单位作为辅助量度。会计计量通常使用的是名义货币,并且假定其价值不变。(三)、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是资产取得时点发生的成本,即历史时态下的成本。也是基于过去发生的真实交易。2、重置成本——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也称预期出售价值。是通过正常处置出售资产现在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销售收入-有关成本、费用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5、公允价值——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三、会计记录会计记录是对经过确认而进入会信息系统的各项数据,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各种账户,运用一定的文字与金额,按照复式记账的有关要求在账簿中进行记录的过程。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种方法。交易或事项设置帐户、复式记账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或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成本计算图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图四、会计报告编制会计报告是将会计信息系统所输出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归属,是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分析解释经济活动产生的结果,以财务报告为载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四、会计报告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第六节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是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准则、章程、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部门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层次制定部门代表性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会计法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层次最高,是制定其它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是最高准则。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法律地位低于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部门规章财政部《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2.152007.1.1起实施《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管理办法》法律地位低于法规《会计法》和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会计法律制度的制定部门代表性法律法规及法规地位会计法是调整经济关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关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法》——会计法律《条例》——会计行政法律规章:《办法》(企业外部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范性文件:《会计制度》、《规范》《办法》(企业内部办法)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外的其他准则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第一章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