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03辨析和修改语病(2021·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A.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B.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C.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D.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2021·江西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C.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始。(2021·山东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延长内心的幸福感,无疑就是阅读。②阅读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时间被一再分割,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喧哗中抢夺出时间进行阅读。④可以说,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2021·重庆中考真题)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今年五一节期间,(A)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市43家公共图书馆、41家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服务。(B)山城曲艺场推出了儿童剧《老虎拔牙》、话剧《雾重庆》等剧目。(C)重庆博物馆举办了《新时代的先声——五四运动图片展》活动。(D)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A.AB.BC.CD.D(2021·重庆中考真题)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坚持做好“两操”,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保障。B.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C.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D.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领者。(“贡献者”“参与者”互换位置)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众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首都的空气更加清新。B.今年我读了大约10本书左右,感觉收获满满的。C.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是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D.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021·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B.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C.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D.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2021·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④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2021·北京中考真题)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1.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1)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甲乙选择: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2)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甲)进入京城的通道(乙)军事防御屏障(丙)沉重的千斤闸2.短片第二部分,讲述正阳门的沧桑历史。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解决在配音和制作字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①____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②_____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皇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洪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皇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A.“流传”应写为“留传”B.“笼”应读为“lǒng”C.“洪大”应写为“宏大”D.“悄”应读为“qiǎo”(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修改:__________________3.短片第三部分,是同学们制作的“我眼中的正阳门”采访视频。下列四位被采访者说话时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游客:“登上正阳门,我的敬意油然而生。古人太聪明了,城楼既坚固又美观。城砖的灰、城门的红、琉璃屋顶的绿和彩绘的金,搭配多和谐啊!”B.生态保护志愿者:“正阳门是北京雨燕的重要栖息地。每年3月雨燕都会和正阳门不期而遇,8月它们又从正阳门飞往非洲,给远方捎去中国的消息。”C.附近居民:“老北京人管正阳门叫‘前门楼子’。前门大街是大家都爱逛的地方,到处是好玩的、好吃的,嗓子眼儿冒烟的时候来一碗大碗茶,舒服极了!”D.正阳门博物馆讲解员:“如今的正阳门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伫立在北京中轴线上,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过往的沧桑,成为一部土石写就的史书。”4.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2021·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这是甲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卓越创新的智慧。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厉,丙,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____(A.跋B.拔)②________(A.zhēB.zhuó)(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____(A.振聋发聩B.振奋人心)乙________(A.惊叹B.惊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2021·广西中考真题)(一)学修身之方以为基《礼记·大学》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先贤们致力于“修身”、从经典中学习坚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_________,坚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______和坚持“日三省吾身”的_______。(二)修齐家之略以为本《礼记·乐记》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勤克俭”等的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警示世人。《曾国藩家书》在平淡的家常事中yùn()含真知良言,《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是对儿子呕.()心沥血的教诲。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三)养浩然之气以为根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何为浩然正气?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胆气;是③“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为民之情;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舍生取义之志。正是这种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1.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一)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A.初心决心恒心B.决心初心
本文标题:专题03 辨析和修改语病-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2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