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姓名:赵锡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郑艳茹2007120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作者:赵锡尧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徐文丽.XUWen-li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同时,对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与探索.2.期刊论文余卫东关于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探讨-财经界(学术)2010,(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实施以来,对完善上市公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实施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意义,并提出了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对策.3.期刊论文宋霞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几点思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3)面对2009年7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现实,上市公司需要明确:优化内控环境是实施基本规范的基本前提,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是实施基本规范的契入点,强化内控活动是实施基本规范的具体措施,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是实施基本规范的基本保障,落实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是实施基本规范成败的关键.4.会议论文李春玲.刘亚伟.胡雪企业内部控制与高管薪酬体系有效性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沪深上市公司的分析2009建立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基础环节。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运用统计软件对长三角地区沪深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代理成本几乎无相关关系,高管薪酬对代理成本没有起到约束作用;高管年度货币收入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并与每股收益具有线性关系,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几乎无相关关系,说明高管年度货币收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而持股权并没有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是,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具有正向激励作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年度货币收入对提高公司业绩具有正向激励作用;高管年度货币收入区间效应不明显,但是持股比例具有明显的区间效应,持股比例在5%25%区间,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薪酬激励作用明显。5.期刊论文李福祥内控剑出鞘——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谈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理财世界2009,(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基于对该基本规范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6.学位论文李成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研究20082008年6月,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京颁布,并将于2009年7月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按规范要求,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不但是完成该基本规范的现实要求,更是我国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研究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根据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建立符合我国企业特点的内部治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在我国,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已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风险评估重视不够、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措施设计不全面、信息沟通不畅、监督检查不力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如下:(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从董事会构建、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加强审计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逐步完善高管激励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其次,构建实现自我控制的企业文化,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2)制定规范的控制措施。从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会计系统控制、绩效考评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3)改善信息系统,加强实时控制,通过一系列控制活动,使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4)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权限管理、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与风险预警系统、开展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5)建立规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激励的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并充分利用外部监督。7.期刊论文邵夕铭.姜美华.SHAOXi-ming.JIANGMei-hua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探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0)从我国监事会、独立董事和内部审计这三大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失败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对这三大机构进行改造、整合和利用,构建以监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监督新体系的建议.8.学位论文罗小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20062006年是中国“内部控制年”。2006年7月由财政部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了“内控时代”。同时国资委将要发布《中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暂行办法》。而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堪称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也于2006年7月开始实施,该指引规定了公司董事会应根据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报告及相关信息,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同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皂我评估报告出具评价意见。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有意义的。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着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和美国萨班斯法案的相关要求为基础,构建了以控制自我评估和内部审计为核心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内部控制成熟度模型。全文共分为五章,同时也是从五个层次循序渐进的分析过程。首先进行了理论概述,描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其次进行了理论分析,从COSO的ERM框架的八个要素出发,构建了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然后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基于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之上的内部控制成熟度模型。再次进行了应用分析,从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案例出发,描述其应对萨班斯法案的措施。最后逆行了完善分析,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9.会议论文叶陈刚.翟健勇海外上市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为例2007自安然、世通等公司会计造假丑闻之后,为整顿上市公司秩序、维护投资者信心,美国国会出台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Actof2002,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颁布,使上市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法案404条款特别要求公司对于自身内部控制做出明确的报告.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非凡.文章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权威性确立和其对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指导方面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我国主要的电信企业为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依托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办法,但面对美国格外严厉的证券监管法律,如何调整自身内部控制框架?本文主要以中国网通为例,运用成熟的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公司层面进行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模型设计,来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除了应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等五要素外,本文还着重提出反舞弊机制建设、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以更加切合我国企业主要是电信企业的实际.本文认为,我国电信企业与先进的大型跨国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紧随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自身内部控制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价值。10.学位论文DAI,YiForschungdesBewertungssystemsderinternenKontrolleeinesanderBorsenotiertenUnternehmens—NennungderEisenstahlindustriealsBeispiel2009在各国政府为了规范本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和规范的同时,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国报告解析、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应用以及内部控制的案例等方面。众多报告和学者们的研究都是本论文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但就目前来看,虽然各国已经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报告和规范,但总体来说,这些政策性的文件为了能够体现通用性的指导作用,因此报告仍停留在基本框架的层次,对具体的评价指标与控制细节还缺乏成型的体系和理论,尚不能直接指导实践,不能对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提供直接参考。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中国企业与国际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所处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面临的风险在日趋增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都较短,发展水平较低,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风险意识不强,防范、抵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内部控制一直滞后于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内部控制的薄弱而导致企业经营恶化,甚至倒闭,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蕴藏着极大的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其结果不仅会严重影响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可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冲击。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近几年频繁出现内部失控现象,特别是对控股子公司失控和金融衍生品投资的失控现象的屡屡曝光,如郑百文、银广厦等,使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问题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内部控制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刚刚起步,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文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并不统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了实现规范单位内部管理行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护所有者权益、保证国家法规贯彻实施的目标,应该尽快建立一套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控体系。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一个必须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目标的实现,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分析框架,有利于企业管理层更好地设计、分析或评价其内部控制系统,同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审计师的内部控制系统鉴定业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验,是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控。无论是企业管理,公司审计还是公司股东,都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然而,目前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还十分的不完善,企业主体在对内部控制评价时,重在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漠不关心的现象。本文认为,在中国的上市公司罩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制度,既要学习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又要紧密结合中国企业的现状。近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失真,贪污舞弊时有发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的出现,与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有些单位虽然订立了一些制度,但总的来看这些制度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未能真正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仍停留在对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的一般了解上,内部控制评价还只是起辅助作用,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而且,在此期间,内部控制评价只是作为一种审计方式,其目的是在了解、测试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评估其控制风险,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内部控制的各个相关层面和因素。基于此,本文在综合研究相关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内部控制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研究上市公司的内控体系及其评价问题,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内控体系中的因素进行分析,系统化地提出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进行检验,以期为上市公司内部
本文标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2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