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XXXX届高三《经济生活》第二课+文化练习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生活(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年,某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1年,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假设2010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0.8元B.20.8元C.12.5元D.18元解析:2011年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1+20%)÷50000=0.72(元),意味着等量货币2011年只具有2010年72%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72%≈20.8(元)。故答案为B。答案:B2.(2011·大连模拟)某出口企业向美元区出口机器设备,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1∶7时,每出口一套价格为12万美元的设备,可获利36万元人民币。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变为1∶6.5时,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企业每出口一套设备,获利()A.30万元人民币B.32万元人民币C.33.75万元人民币D.36万元人民币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7时,可以计算出该设备的成本:12×7-36=48(万元)人民币;当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变为1∶6.5时,该企业获利:12×6.5-48=30(万元)人民币,故A项正确。答案:A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1月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1.7%,粮食价格上涨14.7%,鲜菜价格上涨21.3%。据此回答1~2题。3.上述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①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②不会引起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变化③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④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故①正确而②错误;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上述食用农产品均为生活必需品,因此③正确,④错误;正确答案为C。答案:C4.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流通环节过多,成本加大是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这表明()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C.流通环节决定价格D.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解析:材料未体现B;C项表述错误;D与现实不符;A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5.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种商品在甲地可能供不应求,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在乙地可能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对于甲、乙两地市场情形,说法正确的是()①甲是卖方市场②乙是卖方市场③地域因素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④地域因素可能造成价格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①正确而②错误;地域因素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③错误而④正确,故选C。答案:C6.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掌握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7.某国2010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1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解析:2010年该国生产的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为:100亿元÷10亿件=10元。2011年该国生产M商品:10亿件×(1+10%)×(1+20%)=13.2亿件。2011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为:10÷(1+20%)=25/3(元)。则2011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25/3元×13.2亿件=110亿元。故选A。答案:A8.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8月30日至9月5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其中肉类和鸡蛋的零售价格继续走高。至此,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上涨11周。针对物价明显上涨的现象,商品生产者应该()①尊重价值规律,充分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②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③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④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价格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设问的主体是商品生产者而不是国家,故③不符合题意。用排除法可知应选C。答案:C9.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8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A.17%B.30%C.35%D.40%解析:现在每件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应该为800÷4=200(元)。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去年每件商品价值比今年高(260-200)÷200=30%,所以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图10“十一五”时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跌涨幅度答案:B10.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的是()解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故D正确。答案:D11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解析: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A说法错误;企业降低劳动消耗与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无直接关系,B不选;D说法错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可以形成价格优势,因此C正确。答案:C12.一些特殊商品如名人字画、珍贵邮票、古董文物等,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只要人们有购买力就不能控制他们的价格上涨幅度,其价格总是高于价值。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其价格并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②这种现象说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③他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④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个别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②说法错误,应排除。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13.中国商人历来推崇“薄利多销”;而犹太商人则认为“一种商品既然利薄,何不弃之,选择利厚的产品去生产和销售不是更好吗”。以上两种观点()①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②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③都看到了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④都能够自觉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薄利多销”的营销观念,强调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把薄利的商品做大。而犹太商人的观点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这两种观点都看到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也都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②③符合题意。题目反映的是营销观而非消费观,①不选;④只体现了犹太商人的做法,不选。正确答案为B。答案:B14.一个企业要使自己的商品“适销对路”必须()①重视产品质量。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劳动消耗少,才能在商品价格上占优势③面向市场。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④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因为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才能增加自己商品的价值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从企业角度来说,商品“适销对路”也就是商品必须符合市场需要,即有市场;商品质量好,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应该选①③;不适合市场要求,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个别企业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②④应排除。正确答案为C。答案:C15.2010年9月初,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并出台了抑制菜价过快增长的针对性措施。蔬菜涨价,受影响最大的是城市低收入群体。“菜篮子”负担加重,使他们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材料表明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②市场供应③物价④居民收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蔬菜涨价”“低收入群体”等信息表明③④符合题意;①②非主要因素,应排除。正确答案为C。答案:C16.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生活消费品的更新换代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会使居民将钱存入银行,不利于居民消费,故排除①,正确答案为D。答案:D17.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B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D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B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建设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21、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②经济是由人类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A、①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④22、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3.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D.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2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
本文标题:XXXX届高三《经济生活》第二课+文化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