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片拼娃娃,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2.尝试变化图形片摆放的位置,以表示图形娃娃的多种姿势。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活动过程:1.认识图形片。出示几何图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师:这里有许多图形,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引导幼儿逐一认读图形名称。2.拼图形娃娃。(1)师:图形片想请小朋友用它们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娃娃。想一想:用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头?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体、胳膊和腿呢?幼儿分组进行操作。(2)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师:这两个娃娃一样吗?你能看出他们在做什么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师: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娃娃?3.再次拼图形娃娃,并用数字表示所用各种图形的数目。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们再拼一个图形娃娃,拼好后看看说说你这次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分别用了哪些图形,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在表格进行记录。4.集体评价。用大图形片展示幼儿的记录,这个娃娃在干什么?它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每种图形有几个?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数字与实际使用的数量是否一致。教学反思: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7以内序数的含义,知道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2、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3、发现自己身边序数的应用,并喜欢动手操作。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1、各种不同花灯的图片。课件。3、游戏音乐、火车头标志若干。活动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能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2、难点:引导幼儿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游戏——乘火车。(1)教师用小椅子搭成小火车,每列火车7把椅子,贴有火车头标志。师:小朋友们,火车站到了。数一数每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小结:每列火车有7节车厢。(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反复进行几次。2、看花灯。(1)出示花灯图片。师:你最喜欢哪一盏花灯,它排在第几?(2)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花灯的位置。师:如果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xx花灯排在第几?如果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xx花灯排在第几?小结:顺序不一样,花灯的位置就会不一样。3、做一做。(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按要求点数、回答问题。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2)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检查操作结果是否正确。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序数问题,如:自己的家在几层?小朋友排队时,自己在第几位?教学反思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参考资料,少熬夜!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三篇】教学活动目标:1、了解“”、“”、“2、对数学符号感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活动准备:数字卡1-10,操作卡(“”、“”和“活动重点、难点:知道“”、“”、“指导要点: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教师念儿歌导入,两根线,真奇妙,头碰头来真要好,开口向左大于号,开口向右小于号。2、认识“”、“”、“师:大家回顾一下“大嘴鱼”总是把开口对着什么数?大数还是小数?师:现在请大家看看挂图,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观察思考:“”和“师幼共同总结:当大数在前,小数在后时,中间应填“”(大于号);当小数在前,大数在后时,中间应填“3、探索发现幼儿每两人一组,运用数字卡比较大小并用“”或“4、总结操作,正确运用“”、“(1)交流自己的发现师:说说你的记录,哪些用到了“”?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哪些用上了“(2)完成幼儿用书中“符号宝宝(一)”。中班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第四篇】一、设计意图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序是排序的形式之一,通过排序幼儿可以获得按序排列物体的经验,在思维中逐渐建立起序列的结构,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着以上教学理念我设计了这节课。二、教学目标1、能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则,初步学习按规则排列物体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方法;2、幼儿通过活动发展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3、感知数学的规律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能积极地动脑、动手操作按规律排序;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按规律进行排序。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雪花片若干。配套课件:中班数学公开课课件《有趣的排序》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准备开联欢会了,看呀,它们用彩旗,气球把森林装饰得可漂亮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观察发现规则,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物体排列的规则。首先观察ABAB规则,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们,看呀,这些气球是按什么规则排列的?生:按照红色、黄色、红色、黄色排列的。师:彩旗是按照什么规则排列的?巩固ABAB排列规则,请个别幼儿上台排序。然后观察ABC、ABC的排列规则。师继续创设游戏情景,用开联欢会,三种小动物出场顺序,引导幼儿说出是按照ABC、ABC的规则排列。三种小动物,出场顺序分别是小猴、小象、小熊;小猴、小象、小熊……师:小朋友,观察下面的这组图,看这些水果分别是按什么规则进行排序的呢?生:西瓜香蕉苹果,西瓜香蕉苹果。最后观察ABB、ABB的排列规则。让幼儿继续观察图片(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师提问:听一听小猫小狗是怎么叫的?通过多种感官模仿小动物叫声,感知ABB、ABB的排列规则。3、操作学习按规则排列物体。(1)分发材料(雪花片),提出操作要求。师:刚才小朋友们欣赏了小动物们的表演,很精彩,让我们用雪花片制作花环送给它们吧!(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3)表达、交流操作结果。4、欣赏图片,感觉规则序列在生活中的应用。斑马线、红绿灯、衣服花纹图案等。(PPT)六、活动延伸在父母的协助下,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有规则排列的花纹和图案制成图片,布置在数学角中。
本文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7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