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小组合作,探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一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理解数的组成;会接数数;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感知估数,体现数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3页。教学准备:教具:100个玻璃球10×10个孔的塑料泡沫板学具:学生每组准备数量不同的物品80——100个之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说说课间你都喜欢做什么游戏?今天我们一起做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瞧,老师带什么来了?二、探索新知1、估数和数数出示一堆玻璃球(100个),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到底怎么才能知道那个同学猜得对呢?我们找一同学上来领大家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数到50个,再猜一猜,剩下的可能有多少个刚才大家用了那么长时间才数出了这100个。老师有个好办法可以更快的数出来,你想知道吗?仔细观察(将100个玻璃球放入教具中)你现在能不能更快的数出来找学生领大家10个10个地数2、数一数,摆一摆还想再猜吗?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东西,倒在木板上看看。猜一猜你们组的东西可能有多少个?下面小组合作边数边摆,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看你能不能也摆得,让大家很容易数出来。比比哪个小组数的对,摆得好。小组汇报。说一说自己组是怎样摆的。(肯定学生不同的数法。)比较不同的摆法,认识10个10个摆的优点不是这样摆的小组,也十个十个地摆一摆。有没有正好是100个的小组?想不想把你们组的东西凑参考资料,少熬夜!成100个?组长把抽屉里的东西拿出来,把你们组的凑成100个。找一小组展示。给大家数一数,这是100个吗?数一数100里面有几个十?(板书:100里有10个十)3、接数和数的组成你能很快地从里面拿出35个吗?说说你怎么拿的35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你能边拨边数,数到42吗?你们小组上来数39后面是40吗?为什么?42里有几个十几个一78里有几个十几个一你能接着78往下数到85吗?2生单独数89里有几个十几个一数到100全班数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那你会10个10个地从30数到100吗?一起数现在每组都是100个,下面我们来一次比赛,老师说一个数,看哪个组能又快又准地拿出来。拿90个三、总结今天玩了这几组游戏,你学到了什么?四、练习。大家学到了这么多,你愿意用这些来帮助小动物们找房子吗?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篇】课时授课计划课题4、100以内数的认识(2)——读数、写数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学设想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程序与策略一、复习。1、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2、看题口答。(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个十和2个一组成()(4)十和5个一组成()参考资料,少熬夜!(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16、25、50、68.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4。(1)出示计数器。十位个位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枝铅笔。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2、教学例5。(1)生独立完成第一行3题,然后读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指导。(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3)学生尝试完成第二行第2、3题,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3、教学例6。(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问:一百该怎么写呢?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2)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4、小结。参考资料,少熬夜!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教后反思录《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第三篇】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本单元教学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教学:一、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抓住本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这一教学重点,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根的小棒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根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的小棒有多少根。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三、重视计数器在学习中的作用为了突破数位的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来读数和写数,说说哪个数位是几?表示几?来理解数位的意义。通过利用计数器进行读数、写数练习,理解数的意义,必须以能用计数单位来表述数的组成为标志,如48里面有4个十和8个一,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以建立起数的意义表象为基础的,如听到或看到24这个数,马参考资料,少熬夜!上就会想起它在计数器上的样子,因而,借助计数器反复操作,进行数与计数器算珠的不断转换,是建立数的表象进而抽象数的意义的有效途径。不足之处: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第四篇】一、学情分析如何设计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复习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想,基于学习者分析而设计的复习课才是真实、有效的,我们应该听一听学生的`心声。为此,我们对46名学生进行调研。我们主要想了解学生对复习课有哪些印象、期待,以及本单元学生的难点在哪里。1、一、二年级是怎么上复习课的我们了解到,被调查的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是通过做书上“整理与复习”,做试卷,或者教师带领总结易错题等方式上复习课的。追问:这样上复习课有收获吗?学生诚恳地回答:有收获,但是没有意思,得强迫自己听讲。2、学生对复习课的期待有82、2%的学生希望复习课是有趣的,能够在玩中学;有20%的学生希望在复习课中有更大的收获。学生的回答反映出复习课的问题:枯燥无味、重复练习、没有挑战。当问到“你打算如何复习‘除法’这一单元”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通过做易错题的方式去复习。不难看出,学生还是有复习方法的,这也是我们比较认可且传统的一种复习方法。我们还了解到,学生不喜欢看课本,也不知怎么进行自主复习。3、除法的难点我们给出了8道测试题,测试结果如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720÷6=120”这道题的错误率最高,有8人出错,其中有5人在余数的0上出现写错的现象,1人口诀错,1人报错数,1人个位没有写商。可以说,学生除法的算法掌握得很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觉得这节课要调整教学目标,突出几个转变:从重知识到重方法,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结论到重发展。二、实践探索1、从重知识到重方法:在读书中体会典型例题的价值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本单元的每一道例题都是有其特点的。我们设计了“例题梳理”环节,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7道例题作为本节课的研究载体。学生通过初读,读懂每一道例题的内容和方法;再读,读出例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从头到尾对例题的研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书,学生理清知参考资料,少熬夜!识脉络,学会分析归纳、整理复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正确计算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知识由厚(形式)到薄(本质)的过程。实践活动一:典型例题梳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六单元。(1)展示典型例题①呈现7道例题,明确学习内容②交流难度等级,体会排列顺序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内容,一共有11页。我们只用7道例题就可以代表了,这说明编书的叔叔阿姨在出题时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这7道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2)典型例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①聚焦0占位②首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小结:我们发现0在商的中间、末尾出现,或者是在首位隐去,尽管它们的位置是不同的,但道理是相同的!这就再次提醒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研究内在联系,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2、从重教到重学:借助学习单帮助学生自主复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但是,我们倡导的自主,绝不能变成自由。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大多不太明了,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张学习单(见下图),通过“想一想,填一填”的方式,让学生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填写在学习单中,明确每个例题主要学的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感受为例题标出难度等级。最后,用彩笔标出哪些题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并写一句话提醒自己,以此完成初读例题的目的。接下来,再次观察这7道例题,思考例题间的区别和联系,反思本质,以此完成再读例题的目的。学习单的最后一栏是留给学生自主出题使用的。第六单元除法学习单想一想,填一填:(1)自主看书P54—P64,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填写在下表中。想一想,每个例题主要学的是什么?(2)根据你的感受为例题标出难度等级。(3)哪些题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请你用彩笔标一标,写一句话提醒自己。“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3、从重结果到重过程:重
本文标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