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的喂养大熊猫呢!出示信息窗一,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文字信息。学生观察主题图,认真阅读信息。活动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分组实验:①天平左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分组实验: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不知重量的方木块,右盘放一个50克的砝码,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小结: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活动三:概括方程的意义。师: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谈想法小结:像+20=70、2=150、3+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活动四: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小结:方程的范围比较小,等式的范围比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活动七:自主练习1、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师:你认为一个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小结:同时具备“含有未知数”、“相等的式子”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2、看图列方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先找出图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独立列出方程。(集体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再进行交流。)活动五: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的地方。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预设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2、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2、指名说说。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四、读读议议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⑴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⑵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⑶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五、朗读指导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六、续编故事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七、字词练习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⑴填写课后的词语。⑵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八、指导写字教案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参考资料,少熬夜!(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参考资料,少熬夜!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缺乏水的结果)(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教学设计【第四篇】教材内容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1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吃这份食物。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由衷赞赏,他被杰克逊大叔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在困境中仍坚守自己的尊严;从杰克逊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个人都应该诚挚地维护他人的尊严和尊重别人,认识到尊严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对于“尊严”一词,学生在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因为它太抽象,无法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出来。应该说那是一种意会的精神。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尊自强的认知是浮于表面的,不能真正从内心产生认同感。要孩子们通过文中对主要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感受其中深刻的含义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孩子们毕竟还是有他们阅读后的一些感受和体验的,让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学习,相信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下,也能有一定的感悟。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而且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养: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解决办法: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教学媒体幻灯片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年轻人、杰克逊)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1、师:这一节课吴老师和大家再次走进这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出示:逃难者)参考资料,少熬夜!问: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出示:默读课文,用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句子(一)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1)请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2)理解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3)问:那你能从这些描写逃难者的词语中感受到什么?(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句子(二)“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1)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并思考:从描写逃难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立刻、狼吞虎咽、连……也……就”等词语体会逃难者的极度饥饿。)(2)通过指导朗读体会。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学习过程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学生对逃难者的境遇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抓住“逃难者”这一个词语,让学生去想象逃难者的可怜与悲苦,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形容“逃难者”的句子,变抽象为具体,一个简单
本文标题: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6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