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例【推荐4篇】
1/1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例【推荐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例【推荐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第一篇】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2/12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3/12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4/12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七.附录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第二篇】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一、基本情况分析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5/12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二、学习能力、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只有%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只有%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的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的学生是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三、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多的采用合作的探究,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进行激励的讨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课前预习能自主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将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四、采取措施,解决的办法针对所教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端正学生思想一个人思想就是他的灵魂导向,学生学习态度的如何直接6/12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2、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些学生学习较好,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很慢,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对预习做得不好,得过且过,平时多指导他们如何预习,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3、个别辅导(1)、个别辅导学生的思想(2)、个别辅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第三篇】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一、基本情况分析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7/12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二、学习能力、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只有%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只有%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的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的学生是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三、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多的采用合作的探究,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进行激励的讨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课前预习能自主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将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四、采取措施,解决的办法针对所教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端正学生思想一个人思想就是他的灵魂导向,学生学习态度的如何直接8/12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2、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些学生学习较好,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很慢,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对预习做得不好,得过且过,平时多指导他们如何预习,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3、个别辅导1、个别辅导学生的思想2、个别辅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第四篇】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9/12一、现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二、原因分析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10/12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三、建议:理性面对“考证热”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
本文标题: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例【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60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