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读书笔记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读书笔记高钟琴2011020374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全书不到一百页,由译者序和富兰克林的五篇短小论文组成。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知识变化的太快,一代伟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很有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思想的发展史上,也正是这些伟人的一点一滴积累,才有了现在比较系统、庞大的经济学科。再有一点,可能我以前经常接触英文文献,所以对国内翻译水平的现状堪忧:学术可能更多的成了挣钱的手段。我一直觉得挣钱是学术的伴随产物,而不是目的。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扩展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信息。富兰克林获得美国独立之前许多个“第一人”称号:(1)“自学成材第一人”,只在十岁前上过近两年小学,后来自学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对物理学、哲学、医学、数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都做过重要贡献。(2)“学而致富第一人”,他的实质财富自不用说,开创北美印刷、新闻、图书、教育等,而这些都是在他成为政治领袖之前完成的;作为开国领袖,革命成功后能及时“退场”的人,他也是“第一人”,对权力的淡视,中国的领导人就无人能及,他的精神财富激烈了一代又一代美国青年。(3)“修身养性第一人”,他在自传中列举了一个完整道德模范的内涵,节制、沉默、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道(与中国的中庸有点类似,很多书本都把它翻译成中庸,其实在西方这是亚里斯多德的中道,见《尼各马可伦理学》)、清洁、镇静、贞节、谦逊。(4)“外交第一人”。富兰克林在外交上的能力,在我印象中只有周恩来总理能与之媲美,他两次远涉伦敦,为废除剥削和压迫殖民地人民的法令做出了杰出贡献,起草独立宣言,后出使巴黎,为获取独立战争胜利创造了国际条件。对比周恩来总理的两次国共合作或谈判(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来的重庆谈判)以及出使非洲。前苏联P.伊凡诺夫在《富兰克林传》中这样描述:“约翰.亚当斯指出富兰克林在法国社会最广泛集团中的声望:‘他的荣誉压倒了莱布尼茨、牛顿、弗里德里希和伏尔泰的荣誉。找不到一个手工业人、马车夫、洗衣女工、城市公民和乡村居民不知道富兰克林的姓名的’。”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富兰克林不免也会谈及经济,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和亚当.斯密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在尚未有一种学说独领风骚的年代,富兰克林的论证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无论什么年代的人,对于前人的知识经验累积都应该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尤其是学者。限于时代的局限,或者说当时的需求以及知识的缺乏,一种学说的发展必定会从比较幼稚到相对成熟,最后趋于完善。拿现在的知识去和前人辩论,仅仅能获得的是自我满足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智力上的优越感”,而这更多的是在证明自己的愚昧。科学每进步一小步,需要的都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呕心沥血,同样的事情也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或许,按照古希腊的标准,现在大学的任何一个教授,甚至是一个受到较广泛通识教育的本科生,放到那个时代,都会比亚里斯多德杰出而伟大。开创性的成果是最难做的,那种贡献最大,因为开创性工作做完了,完善性工作自然会有人继续。富兰克林在经济学上的成就与斯密当然不能比肩,同样的,斯密就其经济学的内容来看,与李嘉图也相距甚远,但是其开创性的研究,却是李嘉图不能企及的。富兰克林在《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给了一个这样的开场白:“没有哪一门科学研究比对本国有真正利益的知识,更有用处和值得赞扬;或许没有哪一门学问比这种知识更为难懂和复杂,要学得好就更加困难,因而,人们普遍地忽视了它。所以,我们天天遇到人们在谈话中热烈地争论着某些政治论点,尽管那些论点与他们双方可能都有密切关系,但是,他们双方都不理解它,就像他们彼此之间不了解一样。”读到这里,显然,对于某个不懂的事物,我们很少会对它发表评价,因为不懂。在富兰克林那个时代,至少从他的表述来看,大部分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保持缄默,直到有人使他懂了它(这也正是富兰克林要做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发现很多人变得聪明了,他们不懂,不仅装懂,还要强行扮演行家的角色。有些人,他在某个领域可能做的很不错,但是有意或无意的被人在他陌生的领域冠以专家名号,下次再出现时,他自己也就以多领域行家身份自居了。国内有某位大家,自称逻辑学得很不错,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学得好,他这样论证:因为我担任了某某辩论赛的评委,而且还是点评人,所以我的逻辑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每次辩论赛,当一辩说完第一句话时,我就知道他整篇的论证结构。历史是一部戏剧的重复演出,戏台已经搭好了,演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而戏的内容却还是老样子。这个时代需要的仅仅是苏格拉底,智者的嚣张也只有苏格拉底那样的大智慧才能平息。接着富兰克林直接给了他的论点:“一定比例量的货币是一个国家自由而普遍地进行贸易所必需的。”这个比例量,最好适中、适度。(这里,可以看到亚里斯多德的影响——中道——就是一种适度。我们的德性,如果胆小,是怯弱;如果无所顾忌,则成了莽撞;那么他们之间就一定有一个点,会是怯弱和莽撞的中和,成为一种好的状态)富兰克林觉得纸币的多少应该由贸易的需要来决定(现在的体系来讲就是货币借贷市场供需决定),“利害关系不会骗人的”,利息高则借款少,而“充足的货币将引起利息降低”,不需要国家的过多干预。他从货币的起源来探讨纸币的性质:由于分工的存在,所以有交换的必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先有分工还是先有交换?斯密是认为交换在先,而不是分工导致了交换。富兰克林没有论及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不涉及这个问题)而为了交换的方便,我们需要纸币,“为了消除这种不方便,使之便于交换,人们发明了货币,恰当地称之为交换媒介”。富兰克林是从货币五种职能里面的交换媒介来论述纸币的必要性的。素来与重农主义学者魁奈有交往,富兰克林倾向于重农学派,他说金属“本身没有一定的恒久的价值,其价值多少是依它的稀少性或丰裕程度而定的……要选定其他更适宜作为价值尺度的东西,我选择劳动。”所以,他觉得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的作用,而他选择的劳动,与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接下来的《关于人类增长的观察报告》和《关于美洲纸币的评论与事实》中,富兰克林认为财富的积累来自于勤劳和节俭,因为“人口是与生产物成比例的”,那么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与公民一样多,所以人口是不会增长的。美洲对于纸币的评论与事实中,有一条批评“议会中的债务人怀着欺骗性的意图发行纸币”,至今对类似问题都还没有有效解决途径。富兰克林使用的是惩罚手段。但在有些情况中惩罚手段也会失效,缺乏一个有力的监管惩罚方式,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美国使用的是抵赖;在一国内,只有一个执政者的时候,货币的滥用如何评判,证据如何获得,等等。在财富问题上,富兰克林认为,“一个民族获得财富,只有三个途径”:战争,这是劫掠;商业,通常是诈骗;农业,才是唯一的“正当的途径”。最后一篇文章是《贸易原理》,贸易的目的是营利,而支撑贸易的两个支柱是自由和保护,“自由和保护是贸易赖以成功的最无可置疑的原则,显然,它是通向安全和迅速交易往来的一条广阔而良好的途径。强制是贸易的大敌”。强制是没用的,只要有利所图,就算是坚船利炮,也挡不住贸易的往来,现在的走私军火和毒品,怎么禁还是有(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倡导毒品自由贸易),美国对台军售,一直就没停过。富兰克林主张,对于贸易,“各国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考虑,按不同方式和每个国家的法规,给予自由和保护”。当然,这里我列举的富兰克林在论文中的观点很少。因为以前的论文根本不像论文,论证性的东西很少,给的观点很多;就像把很多书的目录堆砌起来,条条框框都成了总结性的提纲。毫无疑问,这些观点在当时都是很前沿而且艰涩的,但是放在两百多年后的我们面前,却很肤浅,甚至会说他很多错误。这里,我想以最近网上的一个争议——胡荣华和许银川到底谁更厉害——结束这篇笔记。胡荣华是象棋界的创造天才,将冷僻布局(例如飞相局、反宫马、鸳鸯炮等)发展成了正统,成了象棋几个富有深度的领域;此外,他还连续夺得十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总共14次摘得桂冠。许银川是当代象棋界的集大成者,功力炉火纯青,拿了六次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而且对胡荣华的战绩也很好;毫无疑问,许银川的竞技水平前无古人,比围棋界的李昌镐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我前面的分析,这个比较肯定是胡荣华更加厉害,他做的是开创性的工作,而许银川得益于象棋界很多前辈的积淀才达到了这个高度。有人说:“要是许银川生在五六十年代,可能也能像胡那样连续拿十个冠军,但是我们将看到象棋缺少了很多系统性布局定式。”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感觉:一定要尊重前辈先人们积淀的经验和知识智慧,更要对他们怀有敬服与感激之情,尤其是对那些正默默做着开创性工作的学者!2011年10月29日于大学城图书馆
本文标题:《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6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