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
第六章要素市场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第二节劳动供给与工资第三节资本供给与利息第四节自然资源与租金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特性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生产要素需求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取决于多因素生产要素需求受多因素影响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一)引致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称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为派生需求,或称引致需求。(二)相互依存关系在生产要素需求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既有互补关系,又有替代关系。(三)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产品需求变化;其它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四)生产要素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1、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则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小。2、生产成本中要素的份额。如果该项生产要素在产品中所占的比率大,它的需求弹性就大;它所占的比率越小,其需求弹性就小。3、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大,它的需求弹性就大;反之,它的需求弹性就小。4、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本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大;反之,本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小。二、生产要素需求量的确定(一)生产要素需求量的确定原则假定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是给定,厂商要通过调整要素投入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设投入要素为L、K,R(L,K)和C(L,K)分别为投入要素的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厂商的利润函数为:=R(L,K)-C(L,K)当dR/dL=dC/dLdR/dK=dC/dK利润最大化。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来确定生产要素需求量(二)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1、要素的边际收益(1)概念又称之为边际收益产品(MRP)就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量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2)MRP的决定因素它取决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L或MPK)和产品的边际收益(MR)。即有:MRPL=MPL*MR;MRPK=MPK*MR(3)MRP曲线由于MP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少,MR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所以,MRP随着要素的增加而下降。MR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产品的表达式若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则它从多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中获得的边际收入就是市场价格(P),则上式又可表示为:MRPL=MPL*MR=MPL*PMRPK=MPK*MR=MPK*P又将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市场价格的乘积记为边际产品价值(VMP),所以有:VMPL=MPL*PVMPK=MPK*P(5)不同市场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相对位置VMP要素投入量MRPMP00MP,VMP,MRP要素投入量MRP,VMPMPMP,VMP,MRP(A)竞争市场(B)非竞争市场竞争市场中,MRP曲线和VMP曲线重合,与MP方向一致,向右下方倾斜;在非竞争市场中,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低于市场价格,所以,MRP与VMP曲线不再重合,而是位于VMP曲线左下方。2、要素的边际成本(1)概念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又称边际要素成本(MFC),MFCL和MFCK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边际要素成本。(2)边际要素成本与要素的价格在竞争市场中,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要素的价格。在非竞争市场中,要素价格是要素数量的函数,每增加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不是一个固定数,而是变动的。为什么每增加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是变动的?(3)不同市场条件下边际要素成本曲线W,MFC要素投入量0MFCW,MFC要素投入量0MFCS(A)竞争市场(B)非竞争市场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对不变的市场价格,故边际要素成本MFC是一条水平线;在非竞争市场中,MF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随着要素投入量增加,最后增加的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是增加的。(三)竞争厂商短期要素需求1、要素需求的确定在短期内假设只有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厂商投入的其它要素固定不变。根据要素投入需求的最优条件:MRP=MFC来确定竞争厂商短期的要素需求。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必须等于厂商从该要素投入中得到的收益增量。如果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得到的收益不足以补偿增加的成本,厂商就会减少该要素的雇用量;当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得到的收益高于增加的成本时,厂商就会继续增该要素的雇用量。2、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在竞争市场中,由于有:VMPL=MRPL=MFCL=w或VMPK=MRPK=MFCK=r假定一开始时,厂商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数量,即上述两式成立。现在让要素价格上升(W1至W2),于是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低于要素价格。为了恢复均衡,厂商必须调整要素使用量,使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上升。由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这一性质,只有减少要素投入量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工资W1W2劳动时数L1L2MRPL,D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下降。因此,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且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四)竞争厂商长期要素需求在短期,假定厂商投入的要素只有一个可变,其它固定不变。但在长期,假定厂商可通过调整多个要素的投入组合而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当厂商投入两个可变要素(劳动和资本),实现其最优投入组合的条件是:MPL/W=MPK/r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优产量决定于下述条件:P=MR=MC所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要素需求就是竞争厂商长期要素需求。(1)增加单位产品增加的劳动成本=增加单位产品增加的资本成本(即: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等产量线的斜率);(2)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三、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要素的需求量的影响(一)一种要素的情况:劳动价格变化要素价格下降,厂商会需求更多的要素。以劳动要素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劳动时数0W2W1工资L2L1MRPL工资下降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1、从边际上说,同雇用追加劳动力所花费的成本相比,劳动力还能增加更多的收入。2、劳动力的递减边际生产力假设,表明劳动力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更多的劳动力被雇佣。(二)两种要素的情况: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1.替代效应K3资本价格PCL2BAK2K1劳动时数L3L1Q1Q2Q2MC1MC2产量(a)等产量图(b)产量决策Q1劳动力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而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形。如果Q固定在Q1保持不变,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将趋于替代资本。由于生产Q1的最小化成本的条件是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w/r,W下降使得投入组合A必须转向投入组合B。由于等产量线表明了递减的MRTS,从此图中很清楚地看到,由于W下降,这种替代效应一定引起劳动投入增加。2.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是指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厂商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化,导致厂商产量改变,规模调整,从而改变要素的投入量。由于W下降,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至MC2。利润最大化产量从Ql提高至Q2。至此,利润最大化条件(P=MC)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得到满足。3、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组合B点从厂商的等产量曲线Q1移至Q2上的C点。由于W下降,这两种效应使L增加至L3。4、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的原因(1)用比较便宜的劳动来替代其它相对较贵的要素,这就是替代效应;(2)工资下降将减少企业的边际成本,从而使其增加产量,引起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要素雇佣的增加,这就是规模效应。5、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假定厂商处于初始点A,在该点厂商恰好处于利润最大化点,此时的工资率为W1,劳动数量为L1,资本数量为K1。现在假定资本价格和产出价格不变,工资率从W1下降到W2。依前分析,替代效应使劳动数量从L1增加到L2,规模效应使劳动数量从L2增加到L3,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劳动数量从L1增加到L3。将A、C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劳动时数WLW1W2L1L3CAK3资本CL2BAK2K1L3L1Q2Q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四、买方垄断要素市场(一)买方垄断者的投入决策1、买方垄断厂商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因此,它面临的供给曲线就是整个市场供给曲线,即随着雇用量的增加要素价格将上升。2、边际要素成本随雇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并且高于雇用最后单位要素价格的原因增加雇用要素,不仅涉及到对雇佣的最后一个要素支付较高的价格,而且还可能增加已经雇佣的那些要素的价格。3、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W,MFC要素投入量0MFCS垄断厂商的供线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边际要素成本要素的市场价格,MFC线在S线上方。4、垄断者的要素投入决策对于任何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买方垄断者雇佣任何生产要素的数量直至多雇佣一个单位要素的额外收入和额外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为止。即:MFC=MRP;如以劳动为例,则有:MFCL=MRPL现在进行分析: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因此,其MRP曲线也是其需求曲线D。根据利润最大化决定原则,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投入量为MRP曲线与MFC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投入量,即L0。在投入量为L0时,市场中的工资率由W0给定。这是因为,垄断买方有控制市场的能力,他可以根据要素所有者的供给意愿(即供给曲线所反映的规律)支付最低报酬,即W0。可见,买方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由一个点(W0,L0)所构成的。相对于竞争市场而言,买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在竞争市场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市场需求数量为L1。可见,厂商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限制了要素需求。不仅如此,买方垄断者还对要素进行“剥削”,即要素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其边际收益产品(MRP0)和厂商理论上愿意支付的报酬W1。在垄断者优先选择的劳动力投入L1处,市场上流行的工资是W1。但就要素需求的这个水平来说,厂商愿意支付数量等于MRP0的工资W1:这是雇佣最后一个工人可能给企业提供的额外收入量。在L1处,买方垄断者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他们对于企业之所“值”。在缺乏有效竞争的情况下,买方垄断者可能会一直这样做。W0MRP0,W1L1L0SMRP,D买方垄断要素需求和市场定价W,MFC要素投入量0MFC(二)买方垄断的形成原因原因地理位置专业化就业买方垄断卡特尔五、卖方垄断要素市场1、卖方垄断要素市场只有一家卖主,即形成卖方垄断,其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也可通过控制要素产量决定价格。W1L1L2WW2SDMR要素数量卖方垄断要素需求和市场定价2、垄断者的要素投入决策D表示没有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要素供给曲线S表明没有垄断力量时的供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雇佣数量为L2,要素价格为W2。出现卖方垄断时,卖方垄断的边际收益曲线MR将位于需求曲线D的下方,需求曲线D是厂商随要素价格变化做出的购买计划,边际收益曲线MR反映了卖方垄断厂商,随着要素卖出数量的增加而得到的额外收益。按照MR=MC的原则,卖方垄断将把要素雇佣量限制在L1。卖方垄断下,供给量L1低于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下应有的L2,价格为W1,又高于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应有的价格W2。第二节劳动供给与工资一、时间分配(一)劳动和闲暇每个劳动者每天只有24小时,其中有一部分时间必须用于睡眠、吃饭,不能挪作他用。为方便,假设每天睡眠、吃饭时间为8小时,则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每天为固定的16小时。所以,劳动者每天可能的劳动时间只能来自16小时之中。其最大的劳动供给时间为16小时。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每天都花16小时去劳动。一般地,这16小时又分为闲暇时间(H)和劳动供给时间(16-H)。劳动供给时间闲暇时间闲暇能直接增加劳动者的效用;劳动供给能带来收入,同时通过收入购买商品用于消费也能增加劳动者的效用。所以,劳动者必须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二)效用最大化抉择劳动供给实际上是分配问题,而时间分配问题又可转化为在一定预算(时间)约束条件下选择两种“消费品”(闲暇享受和其它商品消费)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效用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6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