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范例精编5篇
1/19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范例精编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范例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1我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在采取对象中有刚进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37名,能够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被调查的大学生为我校大学生。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调查问卷主要来自护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和法学系。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男女比例24:40。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本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2/19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0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10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综上我们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点:1.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3/19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192.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我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国外恰好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正是这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对大学生这种搞素质人才,才会大量要求。所以国外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要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2010年的就业报告分析中调查社会对不同毕业生的需要,大专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业所热衷。在专业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别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经济、机械、外域、土建、医药、法学、交通运输、化工、制药。第三产业仍是前列。2010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5/19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应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社会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关注各类就业动向,从而对症下药,为自身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奋斗目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底的深渊,只有选择面对,际遇才会眷顾我们,我们才能看见明日的曙光。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xx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xx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6/19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满意,感到较满意的占有24人,两者合计占45%,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跟本问题是,教育和生产相脱离。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第三,是观念问题。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7/19工作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的只有2人选择去。在大学生所注重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队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看低,究其原因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四、社会用人单位误区(1)过于关注文凭。2生源地域歧视。(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4存在性别歧视。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到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还对他们以后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眼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1、学生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8/19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恶化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经验,扩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泽,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有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社会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重复利用大学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2、用人单位要切实纠正用人偏见。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9/19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课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政策。1应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教学水平。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3建立完善导向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指导和
本文标题: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范例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82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