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彩那天》教案 中彩那天精编教案【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中彩那天》教案中彩那天精编教案【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彩那天》教案中彩那天精编教案【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如: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并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情感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学习重点: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学习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强调中的读音、彩的写法2、过渡导人学习课文。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以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体会我中彩之后的兴奋与激动,并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2、启发疑问:再读4、5自然段,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3、学法尝试:以第6自然段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参考资料,少熬夜!以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学习7-8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2、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师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4、学生再读书,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五、布置作业认真读课文,并通过上网或读书等途径查找资料,为下节课深入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抓住重点句深入探究,在师生共同读书学习辩论的`过程中,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解决上节课学生遗留问题,并深入思考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辆车?为什么又没有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书,在学生思辩的基础上理解为什么是道德难题,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和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向学生推荐《三次逃票》《五次、七遍》等小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诚信,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三、想象写话: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四、学习生字(重点是字形)如:德:用十四人一条心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强调心上有一短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创编记字口诀,使学生快乐识字、写字。五、课外延伸: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彩票的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组合,通过查找资料、采访等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板书:中彩那天开车道德难题留?不高兴?还?中彩那天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参考资料,少熬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3.请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4.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跟“手”有关的字:跟“心”有关的字:最容易记的字:最难写的字: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三、课堂小结。四、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教学过程: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问题预设: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二、深入学习课文。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三、课堂小结。四、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亲人听。板书:中彩那天梦寐求车父亲中彩得车母亲:诚实、讲信用是财富烦恼开车高兴还车《中彩那天》学习指导【第三篇】教材分析人教课标版第八册第二组共有4篇文章。其中《中彩那天》《尊严》是精读课文,《将心比心》《万年牢》是阅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以诚待人”为主题,故事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认真真诚,尊严无价等美好的道德品质,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这些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些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尤其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神情的刻画逼真传神,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悟人物特点是本组教学的能力训点。《中彩那天》作为精读文章,是第二组的首篇。这篇教材主要写二战前,“我”家生活拮据,没想到父亲帮同事捎了一张彩票结果中奖,在同事忘记买彩票这件事的情况下,父亲经过思想斗争,把大奖――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还给同事。这个故事以一个普通工人的高尚精神世界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这篇文章以父亲得奖后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围绕神态和语言、行动描写展开情节,语言精彩,内涵丰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对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精神财富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者的取舍也相当困难。如何理解母亲口中的“道德难题”就成为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而父亲的心理历程就成为孩子们攻克难点的突破口。为了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抓住了“淡淡的k字痕迹”做为突破口,让父亲那一刻的心理矛盾凸显纸端。并抓住父亲开车的神情做为辅助,让学生理解父亲当时的艰难抉择,以心理揣摩为揭示父亲高尚品德的切入点。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属于·器重·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理解“拮据·梦寐以参考资料,少熬夜!求·安慰·馈赠·富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感悟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矛盾的心理过程,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学习通过重点语句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1出示母亲的话,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说。同学们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同学们在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这时一位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支撑,她的丈夫是一位汽车维修工,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有一天,机会来了,丈夫中奖了。今天,我们跟随记者到现场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2从题目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中彩那天发生的事。?3----9段2认真默读3----9段,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起因:经过:结果:3剩下的段落讲了什么?自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三精读课文,领会父亲的内心品质。1父亲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今天,他终于如愿了。如果是你,高兴吗?文中的我是怎样表现的?谁能读读有关句子。(1)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2)我几次兴奋得想上车与父亲分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指导朗读2父亲的表现呢?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名朗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3同学们,父亲的愿望实现了,为什么父亲并不高兴呢?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7、8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朗读交流。4出示句子: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指名读句子。(1)师:看起来平常的句子,往往隐藏着不平凡,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看了又看),再读一遍,看谁有眼光,能从看似平静的句子中看出不平静的东西。生:我发现那张中彩的彩票k字非常淡,“我要仔细辨别才能找出不同”。生:“我看了又看”,好不容易从中发现不同,因为课文中有“终于”这个词。生:我想问,这个k字是父亲用铅笔作的记号,又是谁用橡皮擦过呢?师:可是我也不禁要问,父亲为什么做了记号,又把记号擦了呢?生:父亲可能想擦了这个记号,就表示这张彩票是我的,我就可以拥有那辆汽车呢。生:他可能想买彩票这件事,库伯先生也忘了,即使擦掉,他也不会知道的。生:父亲非常想拥有这辆车,因为他用橡皮擦过了。但他又想到诚实是无价的,就不擦了。理解:擦用什么写的?为何有淡淡的痕迹?师:说明父亲很诚实,想到了这样不应该,才没再擦。可以体会到父亲内心的不平静和矛盾心理。(2)师:面对如此大奖,父亲确实想把他留下来,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做个记号,读一读,帮父亲下下决心。生读归纳。1)、我们全家六口只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们可以用这辆车改善生活;2)、父亲是汽车修理工,他梦想得到汽车;3)、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4)、库伯早就忘了买彩票的事,何况彩票是我父亲帮忙买的;5)、扩音器喊着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6)、家里人可能也在知道此事后,主张留下来。(3)好,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父亲可以把车据为己有,可他参考资料,少熬夜!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能留下这辆车。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父亲找一找不留车的理由?学生总结理由:1)、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要诚实,有信用;2)、得到了汽车,丧失了诚实、信用;3)、不还,后半生将受到良心遣责,精神上的折磨;4)、不还,就是昧良心。5)虽然父亲可能做到人不知鬼不觉,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6)我今后怎么教育我的孩子讲诚信做个诚实的人呢?师:面对留与还这样一个道德选择,父亲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同学们齐读第九自然段。注意:父亲还车后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生:父亲还车后,心情很高兴,他终于做到了诚信。生: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汽车,却是精神上最富有的时刻。生:他做到了母亲常说的做人原则。生:他用行动教育了孩子,给孩子做出了榜样。齐读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5师小结:人之一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活得诚实,有信用,就是要说到做到,
本文标题:《中彩那天》教案 中彩那天精编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83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