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2、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猜一猜1、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什么节目,在什么时刻播出。2、呈现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初步揭题。3、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尝试着说说各自的理解。二、比一比1、分组研究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讨论喜欢哪种记时法。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初步了解转换方法。三、互换1、学习把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2、学习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四、强化零时1、出示直线,指出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要求在直线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时刻。2、讨论一天的时间从几时开始。3、小组讨论关于0时的几个问题。五、回顾与质疑1、回顾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谈谈收获。2、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六、应用1、讨论银行营业时间。2、讨论火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以及去火车站的时间。七、游戏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时刻。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基本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教学重难点: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表内除法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视算。复习除法笔算的格式。9÷2=指名板演。提问各部分名称。导入新课。出示课题:除法。二、新授1、教学40÷2。出示场景图。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出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0÷22、教学46÷2。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组织全班交流。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3、练习。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6÷2。4、教学笔算46÷2。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组织全班交流。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口算的想:40÷2=20n6÷2=320+3=23出示口算卡片,视算。选择几题说说算理。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提问: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第二个4是怎么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6分别是怎样来的?三、练习做做第1题。参考资料,少熬夜!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板书2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置。做想想做做第2题。课堂小结讨论并指名回答。作业直接写得数。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先独立做前两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完成后两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求周长的计算。2、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等方式经历求周长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周长的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园(学生自由发言)喜欢逛公园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一个小街心公园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游园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6页情境图,提问观察公园平面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如果学生没说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让先做完的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做法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②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师:这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师对学生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并启发学生说出不一样的方法。重点学习怎样凑整。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一样?你为什么这样做?谁还有类似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哪里比较相似?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师:其实我想的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同学们用好办法求出了公园的周长,那么算一算中图形的周长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二、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书。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36+20+36+20(36+20)×236×2+20×222+22+22+2222×422×2+22×2引导学生明白各个算式的意思。可以提问图中只有一个36和一个20,你写了两个是怎么回事?谁还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简便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题目)师:房顶三角形长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顶)长41米,房子宽39米,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篇】(一)单元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具体内容安排:例1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m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3在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参考资料,少熬夜!的长度观念。例4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单位换算。例6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例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三)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具准备: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米、厘米(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2、复习量法:(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子的什么刻度线?(2)认整厘米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B.错在哪里?参考资料,少熬夜!C.订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二、引入新课: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小结: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毫米的认识1、出示米尺放大图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2、认识1毫米(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5、用毫米量。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二)分米的认识。1量纸条。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师:10厘米就是1分米。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参考资料,少熬夜!3、厘米、分米的关系。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4、分米和米的关系。画出1米长的线段。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三、巩固练习:1、P3、4做一做2、P5页1、2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板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1毫米1分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练习一的第3-7题。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2.能力目标: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3.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难点: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单位不相邻的两个数的换算。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2、填空1米=()分米=()厘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你们是怎么想的?二、导学阶段: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这张纸条长多少?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参考资料,少熬夜!先讨论,再各抒己见。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算比较简便。应该这样想: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2、量一量课桌高度。提问: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3、4题。(1)第3题(2)第4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84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