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基于coso框架的滁州建行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OSO框架的滁州建行内控制度建设研究姓名:吕雯雯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袁建明20090701基于COSO框架的滁州建行内控制度建设研究作者:吕雯雯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焦量.周献中基于COSO框架的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8)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失灵所带来的大额授信资产损失对银行的冲击和破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并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文章在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五大要素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2.学位论文周海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2009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的大量存在,尤其是不断积聚的巨额银行不良资产,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究其原因,除了旧体制的积弊,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改革及运行成本的转嫁,宏观金融监管乏力,以及日益加深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因素外,银行体系,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实施,以维护银行资产完整,保持资金合理流动,规范经营行为,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总体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明确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必然性,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基本途径。3.学位论文景莉论基于COSO框架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2006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根源在于内部控制的不健全。根据这一结论,创造性的设计出一个遵循内部控制领域权威框架(COSO框架)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即COSO-ORM。该框架将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融入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中,包括操作风险环境、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评估、操作风险控制策划、操作风险监测评价与纠正及操作风险信息交流与反馈六个方面。通过运用内部控制成熟的框架,实现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目的。在该框架的具体实施中,运用了流程管理的思想。通过流程再造,重新识别银行的核心价值流及与其相关的管理流程和支持流程,确定流程之间的关系和接口,构建银行的流程网络。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本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不仅设计出一个有针对性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而且提出了具体实施这一框架的方法,为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解决方案。4.学位论文田亮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2009近年来操作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4年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我国监管当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然而应当看到,无论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还是我国监管当局的指导意见,主要针对的是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并非完全适用,毕竟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比较独特的、与普通商业银行不同的金融机构,而按照并非为其量身定做的框架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其效果恐怕不尽理想。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尝试建立适用于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在对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给出解决该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br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操作风险管理,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基础,融合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的相关元素,建立适用于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Basel-COSOORM)。在对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后,根据Basel-COSOORM框架,提出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包括: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与政策;设计适当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操作风险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5.学位论文石彬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2009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而使商业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或收益的风险,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经历着市场化改革,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渐转换,但同时也使整个社会不同层面的经济主体暴露在不断增加的利率风险当中,如果经营不当,就会给整个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br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利率波动幅度必然会加大,波动频率增强。因此,利率风险将会越来越大,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承担着巨大的利率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却非常淡薄,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手段,缺少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在利率风险面前非常被动。br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利率管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市场化的挑战,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竞争力。br 第二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在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成果,首先介绍了利率风险的概念特点,其次介绍了利率风险的界定成冈,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利率风险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措施。br 第三章主要描述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衍变,在这部分笔者将其细化到早期、“一五”到“四五”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及市场化背景下四个时期来介绍,详细列举了我国曾经历过的利率使用和利率管理的情况,将我国从没有利率管理到现在遵从市场规律实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了对比。br 第四章主要讨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和成因,首先从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程度和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其次从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br 第五章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路上,站在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基于COSO框架,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推行灵活的经营模式,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筑稳固的信息和沟通渠道,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br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列示了本文的结论,本文只是对国内银行业的利率风险及管理进行了一部分研究,希望能为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和借签。br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金融市场还不够规范、利率风险计量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如此,但笔者者相信,随着客观环境的持续改善、利率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利率风险将得到更合理的规避。6.学位论文史芡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2006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的合作愈加密切。随着资产证券化、股票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的开展,这种混业经营的趋势愈加明显,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一方面不断开展混业创新实践,为经营增添活力,为利润增长添加动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产品更趋于多样化、系统更趋于自动化、风险更趋于复杂化,这对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完善与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研究如何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通过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等手段强化银行管理,预测、评估、计量并管理风险,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控制目标、内涵、整体框架、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世界几个主流的内部控制模式均与COSO委员会提出的五要素框架紧密相关,而巴塞尔委员会在COSO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为各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定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和方向。我国有关管理部门也参考国际准则和先进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导文件。本文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精神和我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指导要求,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经验和工具,针对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混业趋势以及目前的各种约束条件,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模型,简称ERAIP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为背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重点,以服务产品为主要控制对象,以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内部审计为监督,五大要素相结合,运用系统方法与结构方法分析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联系与作用,提出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首创性地提出了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问题,从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角度构建出ERAIP模型,并希望该模型对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7.学位论文吴非COSO报告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中的运用2008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宏观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国际传导出现新的特点,我国银行业既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作为保障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型监管环境里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普遍按照外部监管机关和内在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回顾和检讨,并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银行组织结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但目前,随着经济活动和资本运营模式的复杂化,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和隐蔽,这就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自我评价和测试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流程体系上保证风险监控的全方位覆盖,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商业银行亟需研究和改进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2004年,鉴于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对美国会计核查体系以及公众对会计师行业信心的巨大冲击,COSO报告做出重大适应性变动,将原有内部控制框架扩展到风险管理框架,对企业各级风险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分解,在内容和范围上对原COSO框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本文按此思路,首先回顾了COSO理论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是暗合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轨迹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丰富使得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其次根据COSO风险管理技术适用于组织不同层次和业务条线的理论,本文定位于微观层面,从实证研究出发,在商业银行各大业务条线中选择中间业务条线,从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内部控制评价的现行做法出发,以案例的形式对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在对中间业务条线分析的基础上,推论出改善整个商业银行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SelfAssessment)流程体系的建议,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8.学位论文王宁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研究2009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购房热情的不断升温,住房金融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以其担保可靠、收益较高、风险易控等特点,倍受商业银行的青睐,信贷规模和效益贡献的比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个人住房
本文标题:基于coso框架的滁州建行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8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