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浙江省杭甬运河杭州段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浙江省杭甬运河项目杭州段航道改造工程,已由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并已列入2005年度交通基本建设计划,由杭州市杭甬运河工程建设处组织招标和实施,我公司有幸参加该工程项目第十二合同工程的投标,是建设单位和建设指挥部的领导对我公司的支持和信任,我公司将尽最大的努力,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发挥苦干、实干精神,调动一切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投入到本项目工程中去,如能中标,定将本合同段作为我公司承建的重点项目,在资金、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方面优先预以保证,并切实做到创最好的质量、最快的进度、良好的社会形象,出色地将本合同段胜利完成。同时为了使本合同段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资指导本合同段施工,并恳请建设指挥部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如能中标,将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二、编制原则(一)遵循招标文件及招标补遗书的各项条款的原则。(二)遵循设计和标前会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三)坚持招标文件和设计施工图中的技术规范的原则,确保产品使业主满意。(四)实施“项目法施工”的原则。(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实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六)充分发挥专业化施工企业优势的原则。(七)确保本合同段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均满足业主要求的原则。三、编制依据(一)浙江省杭甬运河项目杭州段桥梁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和《2004年版浙江省内河航道工程招标文件范本》,以及标前会议纪要和招标文件补遗书。(二)由杭州市杭甬运河工程建设处提供的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改造工程陆庄大桥、杨汛大桥施工图纸。(三)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四)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五)“道路工程施工工程师手册”、“桥梁工程施工工程师手册”。(六)我公司制定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程序文件。(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四、质量、工期、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中标后,我单位将严格按国家、交通部及浙江省等有关部门的施工规程、规范和设计图纸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积极开展以“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比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立功竞赛活动,诚恳接受建设单位、质检站、相关部门及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确保工程达到以下目标:1、质量目标:工程竣工时按部验收标准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2、工期目标:本标段中标后,我单位保证在建设单位规定的开工时间内进场施工,保证建设单位总工期的要求。施工工期目标:计划2005年8月1日开工(具体开工按监理开工令计),2007年9月30日竣工,总工期26个月.3、安全目标:确保既有道路的正常交通、运输安全,保证在工程施工中落实各项保证措施,杜绝轻伤以上事故。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确保文明施工,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确保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符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浙江省杭甬运河杭州段项目第十二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主要工程招标范围为:陆庄大桥、杨汛大桥及两座大桥接线工程。其中陆庄大桥主桥为下承式预应力砼系杆拱,引桥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杨汛大桥主桥为下承式预应力砼系梁钢管拱,引桥为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二)陆庄大桥概况1、陆庄大桥跨径为7×20.0M+75.60M+7×20.0M,全长为357.32M,桥面主桥净宽12.0M+2×0.5M,桥面引桥净净宽12.0M+2×0.5M。2、陆庄大桥下部结构,引桥、主桥下部均采用柱式墩台,均采用钻孔桩基础,其中每座引桥墩台采用3根ф120CM钻孔桩(引桥钻孔桩共84根,桩长约40M左右),桩尖穿至砾砂层,桩顶接柱采用ф110CM圆型立柱(引桥立柱共78根,立柱最小高度为0.7M,最高高度为4M),桥台盖梁直接与钻孔桩连接,引桥墩台立柱均采用盖梁,桥台盖梁宽为1.40M,墩位盖梁宽为1.30M。主桥每座墩采用8根钻孔桩(主桥钻孔桩共16根,桩长约43M左右),桩尖穿至砾砂层,桩顶与立柱连接用2.0M厚的承台(承台宽5.8M,长20.1M,承台中间设2.6M×8.5M洞口),承台设两根方型立柱(2.4M×2.4M),主桥立柱上也设盖梁,但是主桥盖梁采用预应力钢筋砼结构(盖梁横向预应力为6束,每束预应力采用7фj15.24钢绞线,锚具为YM15-7),盖梁宽2.60M,高1.5M。3、陆庄大桥上部结构,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梁板,先简支后连续,每3跨或4跨一联形成连续结构体系,支座采用300×350×57MM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支座和200×250×44MM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支座。引桥桥面空心梁板(中板)截面尺寸为124CM宽×90CM高×1946CM,边板悬挑长50CM,连续结构墩顶现浇段长度为53.2CM,墩顶连续结构另设预应力钢绞线(四束3фj15.24,两束长度为8M,另两束长度为13M),并在空心梁板顶预留齿块(张拉端),引桥桥面铺装采用10CMC40防水钢筋砼+5CM沥青砼,引桥两侧设钢筋砼防撞栏杆。主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预应力砼系杆拱,跨径为75.6M,矢高15.12M,系杆、拱肋端部节点整体浇筑,中部系杆及拱肋各分5段预制,现场拼装时现浇接头形成整体,两系杆之间设横梁、行车道,形成桥面体系,两拱肋之间设风撑加固。(三)杨汛大桥概况1、杨汛大桥跨径为11×16.0M+82.96M+11×16.0M,全长为434.96M,桥面主桥净宽12.0M+2×0.5M+2×1.3M(系梁),桥面引桥净净宽12.0M+2×0.5M。2、杨汛大桥下部结构,引桥、主桥下部均采用柱式墩台,均采用钻孔桩基础。其中每座引桥墩台采用2根ф120CM钻孔桩(引桥钻孔桩共44根,桩长约50M左右),桩尖穿至砾砂层,桩顶接柱采用ф100CM圆型立柱(引桥立柱共40根,立柱最小高度为2.3M,最高高度为9.0M),桥台盖梁直接与钻孔桩连接,引桥墩台立柱均采用盖梁,桥台盖梁宽为1.30M,高为1.20M,墩柱盖梁宽为1.20M,盖梁高度为1.30M,除了6号、13号桥墩较高,在桩顶与立柱之间设钢筋砼系梁,主桥每座墩采用10根钻孔桩(主桥钻孔桩共20根,桩长约47M左右),桩尖穿至圆砾层,桩顶与立柱连接用2.5M厚的承台,承台设两根方型立柱(3.0M×3.0M),主桥立柱采用空心薄壁墩,薄壁厚为50CM,空心部分为2.0M×2.0M,主桥立柱顶无盖梁、台帽。3、杨汛大桥上部结构,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梁板,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支座采用GYZ250×35MM和GYZD250×35MM;引桥桥面空心梁板(中板)截面尺寸为99CM宽×90CM高×1596CM,边板平均悬挑长35CM,桥面铺装采用10CMC40防水钢筋砼+5CM沥青砼,桥墩两侧设钢筋砼防撞栏杆。主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预应力系梁钢管拱,跨径为80.0M,矢高16M,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砼断面,横向设两片拱肋,拱肋之间设三道横向风撑(中间为一字型风撑,两侧为K字型风撑)中间距14.3M,吊杆间距5.5M,中横梁采用预应力结构,中横梁预制长度为12.2M,两端通过湿接头与系梁连接,端横梁为现浇预应力砼结构;拱肋端部结点、端横梁及系梁现浇形成整体;钢管拱肋分3段工厂制作,现场拼接;系梁采用支架现浇,系梁与拱肋之间吊杆采用成品索,系梁之间设横梁、行车道板,形成桥面系,拱肋之间设横撑加固。(四)陆庄大桥、杨汛大桥接线概况陆庄大桥接线段共长303.52米,杨汛大桥接线段长373.81米。路基采用13米宽的整体式路基,双向双车道,行车道宽4.5米,硬路肩2×1.5米,硬路肩外侧设宽0.5米的档墙。路面横坡:行车道和硬路肩均为2%,土路肩为3%。路面基层采用40㎝厚的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6㎝的粗粒式+5㎝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二、技术指标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公路等级:二级通航等级:满足Ⅳ级航道通航标准通航最高标准:6.50米三、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部位项目单位数量陆庄大桥(7×20+75.6+7×20米)钻孔灌注桩φ120m2364.3混凝土承台(C25)m3446.3混凝土下部结构m3695预应力空心板梁m31558.8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m3551行车道板m3221各类支座个364伸缩缝m78预应力上部结构(C50)m33619桥面铺装㎡5040栏杆m1127.5Ⅰ级钢筋T119.38Ⅱ级钢筋T409钢绞线T105其他钢材T30杨汛大桥(11×16+80+11×16米)钻孔灌注桩φ120m2730混凝土承台(C25)m33487混凝土下部结构m3790预应力空心板梁m32242钢管混凝土拱m31165行车道板m3165各类支座个772伸缩缝m104预应力上部结构(C50)m33619栏杆m1127.5Ⅰ级钢筋T119.38Ⅱ级钢筋T409钢绞线T105其他钢材T30Ⅱ级钢筋T409四、自然概况1、气象拟建场区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5℃,每年一月份气温最低,日均气温4.1℃,平均最低气温1.1℃。每年七月份气温最高,日均温度28.9℃,平均最高气温33.2℃。年平均降雨量1403MM,每年4—9月降雨量较为集中,为923.1MM;其中5-6月为梅雨期,8-9月为台风期。年平均湿度78—82%。区内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春秋季节变化不定,风向多偏南、偏东,年平均风速2.9—5.5M/s,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时期,大于20m/S。全年无霜期200-250天之间。在晚春和秋冬季节有大雾和冰雹大气,对公路运输产生较大的影响。2.水文桥梁两侧地势平坦,分布有一河流西小江,汇流于杭州湾。拟建场区降水充沛,补给条件良好,上部潜水含水层透水性一般,具一定的渗入量,大部分以他表径流沿河流排出。河水面高程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控制,降雨量集中时,水位上涨。3、地形地貌拟建场区地处杭绍雨平原的西部,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4.0-12.0m(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地表大部为农田,局部分布有民宅,其西北侧为沙河沈村。4、工程地质层特征据野外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资料并结合对区域资料和前人勘察成果的综合分析,勘探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层分十大层,十二个地质亚层,现分述如下第①层:耕填土灰黄、灰色,湿~饱和,松散,土性为软塑状的亚粘土,含植物根茎,局部地段为杂填土。这层分布全区,层厚0.50-1.00m。第②层:亚粘土灰、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含云母片及较多氧化锈斑。该层分布全区,层厚1.50~2.60M。第③层:亚粘土灰色,饱和,流软塑状态,合较多云母片,层理发育。该层分布全区,层厚10.10~20.10M。第④层:亚粘土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合云母片及较多氧化锈斑。该层分布全区,层厚2.10~8.60m。第⑤层:粘土灰色,饱和,软塑状态,含有机质。该层分布于桥区QZKI、QZKZ、QZK3三孔中,层厚3.40-7.50m。第⑥-1层:粘土灰黄色,饱和,硬塑状态,含氧化物及高岭上。该层分布于桥区QZKZ孔中,层厚3.2m。第⑥一2层:亚粘土灰黄、灰褐色:,饱和,硬塑状态,含氧化物及少量云母片。该层分布于桥区QZKI、Q跳2、QZK3H孔中,层厚1.70~13.50m。第⑦层: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一中密状态,局部夹砾砂及中粗砂。该层分布于桥区QZKI、QZKZ、ZK3三孔中,层厚0.70一3.10n。第⑧层:粘土灰黄色,饱和,硬塑状态,含氧化物。该层分布于桥区QZKI、QZKZ。QZK3H孔中,层厚3.40-5.10。第⑨层:亚粘上灰黄、褐黄色,饱和,硬塑状态,含氧化物及少量砾砂。该层分布全区,层厚3.10~5.60m。第⑩-1层:强风化砂岩灰黄色,芯样较破碎,往下风化程度渐减弱,芯样呈碎块及短柱状。该层分布全区,层厚1.2
本文标题:浙江省杭甬运河杭州段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91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