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范例4篇】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范例4篇】聚焦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理念、模式、机制、手段变革创新,着力打造上下贯通、灵敏高效的最小组织单元、服务单元、智慧单元,全面构建“红领网格”智治体系。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一近年来,xx县坚持“全域党建引领全域旅游”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引导行业自律、激发人才活力,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协会发力、部门联动、村企共治”的民宿党建“联合体”,形成以民宿旅游带动多业联动、多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xx年,民宿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年营业额收入近4亿元,获评“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一、完善组织架构,推动民宿产业由“各自为战”走向“抱团发展”。一是支部联建聚合力。以x、x、xx等一批民宿聚集村为核心,先后成立三沙镇东壁中心村党总支、牙城镇渡头中心村党总支、xx镇高罗中心村联合党总支,辐射带动三沙虞公亭、牙城杨家溪、xx下洋城等9个邻近村一起开办民宿、发展旅游。二是部门联合助发展。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整合财政、住建、市场监管等13个部门,成立民宿行业大党委,推行成员单位“轮值制度”,由成员单位定期收集民宿业主需求,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联席会议,帮助完成47家民宿企业备案手续,解决资金短缺等难题51个。三是村企联手共致富。探索“支部+村民+公司”合作模式,通过民宿企业出资、村集体入股、村民参与的方式,由村党组织盘活村集体或村民闲置土地,民宿企业主动为村民优先提供就业岗位、进行困难帮扶,实现资源最大整合,收益三方共享。xx年,三沙东壁、牙城渡头、xx亭下溪等民宿聚集村平均村财收入达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二、引导行业自律,推动民宿产业由“不良竞争”走向“规范发展”。一是制度规范提标准。通过民宿行业大党委议事协调机制,制定了《民宿评定标准》《民宿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以民宿地方标准规范引导民宿科学化管理与优质化经营。xx年以来,新增规范化民宿24家,对3家落实疫情防控不到位的民宿进行降星处理,并下架携程、美团等网络平台预订服务。二是政策帮扶促复苏。出台《扶持乡村民宿发展实施意见》,把民宿企业纳入服务业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扶持重点对象,创新推出“民宿贷”特色金融产品,累计为30多家民宿企业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帮助民宿业主盘活资金、走出困境;牵头组织县委党校与符合培训标准的民宿签订合作协议,由6家民宿承接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践调研等活动。三是平台共建优服务。开展民宿企业“两个覆盖”专项攻坚行动,引导民宿业主和乡镇、村党组织共同打造乡村红色驿站,推行党员挂钩服务民宿企业机制,设置党员先锋岗60余个,组建党员应急救援队、交通疏导队20余支,在旅游旺季、客流高峰期,为民宿业主、观光游客提供纠纷调解、应急救援、道路疏通、景点引导等服务。三、激发人才活力,推动民宿产业由“粗放经营”走向“品牌发展”。一是创新机制引人才。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出台民宿人才创业和产业扶持资助措施,表彰评选“xx好民宿”15家、乡土人才3人,发放奖励资金33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招募计划,建立民宿旅游人才库,已有600多名外地和本土人才入库;建立民宿企业与高校实践实习、产学对接等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每年接收高校200余名实习生到民宿见习。二是畅通渠道育人才。出台《xx县文体和旅游局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工作方案》,为民宿旅游行业专技人才职称评聘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民宿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党员创业示范工程”“民宿党员带头人论坛”等交流渠道,举办消防安全、服务技能等培训活动4场,培训近300人次。三是因地制宜用人才。注重民宿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创摄影、“互联网+”深度融合,发挥陈蜀曼、郑德雄等人才“头雁效应”,邀请文学、摄影、主播等各界人士到xx采风创作,定期举办民宿人才主题沙龙,引导全县民宿行业精准化定位、差异化经营、全面化发展,推动东壁、半月里、涌山、渡头、xx等一批金牌旅游村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二xx年以来,xx县以破除老旧小区治理盲区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模式,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社区注册物业公司,入驻无物业的老旧小区,为居民提供基础物业保障服务,推动支部领办物业公司成为社区治理的前沿阵地。目前,全县10个社区领办物业公司共入驻17个老旧小区,为2920多户7690多名居民提供“红色物业”服务,被小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自家人”物业,经验做法在《中国城市报》《中国改革报》等媒体刊登。一、实施三级联动,推动工作层层落实。一是县委高位推动。将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作为县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推进会研究部署,统一思想、定标明责,并出台《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服务公司的指导意见》《入驻老旧小区工作指导规范》,增设街道物业服务中心,推动2年内实现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服务全覆盖。二是街道精心指导。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帮机制,街道班子“一对一”包帮、指导社区物业公司注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政策解读、矛盾调解等工作,帮助成立、调整小区业主委员会12个,为顺利进驻小区夯实群众基础,打开工作局面。三是社区主动作为。推行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70多名社区干部兼任物业公司财务、监督等管理岗位,推行“四步工作法”(收集居民意见、开展民主协商、确认服务事项、及时处置问题),累计召开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90多场次,收集居民意见200多条,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100多件。二、创新三种模式,因地制宜入驻小区。一是主动认领“三无”老旧小区。针对“三无”老旧小区,采取“政府扶持+先尝后买”的模式,由支部领办物业公司主动认领,兜底服务。如,屏东社区领办旺嘉物业公司,投入60多万元对东方明珠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免费提供3个月服务后,按每平方0.5元标准收取物业费维持公司正常运转,解决了该小区长达16年无物业管理的问题。二是协商接管业主自治小区。针对实行业主自治但效果不佳的无物业小区,由支部领办物业公司对原有服务团队吸收接管。如,胜利社区领办乐家物业公司,接管由业主自治的祥建一品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督,解决了“飞线充电”、乱停车等一揽子问题,物业费收缴率由原来的40%上升到95%。三是引进物业企业合作共管小区。针对部分物业服务需求更高的老旧小区,社区筹资推进小区改造后,引进第三方物业服务企业,共同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如,金泰社区领办福缘物业公司,对明鑫城小区升级改造后,引进舒美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管理,实现物业服务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三、健全三项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一是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强化组织引领,建立部门挂钩支部领办物业公司制度,围绕支部领办物业公司发展需求,统筹各级资金、资源、人才等要素下沉帮扶,累计整合扶持资金250万元,开发安保、保洁等公益性服务岗40个,为每个物业公司配备2名城管、1名法律顾问,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力量。二是健全协商自治机制。将“红色物业”纳入网格治理范畴,让物业员工兼任小区“网格员”,通过“网格巡查”探民情、询民意,并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四方议事会”,围绕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开展议事,协商解决油烟扰民、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小、急、难”问题260余件,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安定。xx年以来,试点小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0%。三是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开展党员“回家日”活动,2600多名在职党员回小区报到、在生活圈服务,一批离退休党员通过担任居民代表、参选业委会等方式融入小区治理。组建了“明珠帮帮团”“桐屏同心”等17支志愿队伍,由物业公司牵头,定期开展关爱老人、文化活动、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并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实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融洽了邻里关系,增强了小区活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近年来,xx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省试点为契机,不断健全机制、优化组织、创新举措,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工作模式。一、强化组织联动,完善治理体系。制定试点实施方案,量化目标、细化职责,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一是坚持“三级联动”。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协调推进组,下设“一办四组”,定期召开会商会,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完善乡村治理议事协调机制,乡镇同步成立工作协调小组,村级全覆盖成立“议事小组”,上下联动疏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二是坚持“村村联动”。开展“联村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在全县成立联村党委9个,覆盖41个村(占29%),通过村级事务联管、社会治安联抓、矛盾纠纷联治、乡风文明联育、应急抢险联动,实现由单打独斗向联合治理、联合振兴转变。比如,李墩镇成立“际芹楼联村党委”,建立“四共四联”工作机制,帮助3个村连线开通公交车线路,抱团发展德化黑兔、蜜薯等特色产业,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三是坚持“村社联动”。探索村党组织引领农村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建立重大活动事项向村党组织报备制度,制定“五要十不准”准则,发挥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独特优势,现已规范备案村级社会组织189个,改造提升民俗活动场所75处,积极推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多种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格局。二、凝聚组织力量,激发治理活力。坚持向内挖潜,深入挖掘各支基层治理力量。一是激活头雁力量。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提级谈话”工作,换届至今已落实谈心谈话300余人次,实现两轮全覆盖。出台《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若干措施》,采取现场会、比武练兵等方式帮促提升履职能力,全面落实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评选首届“xx好村干”30名,增强村干部内生动力。二是盘活下派力量。探索“集聚下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用好用足下派力量,鼓励引导下派队伍结合能力特长,担任治理帮带员、技术帮带员等,协助解决好掣肘乡村治理的堵点、难点,实现下派干部“效用最大化”。xx年,共实施“组团化、片区化”服务项目135个,开展跨村跨乡服务537次,帮助解决问题196个。三是用活党员力量。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从两委成员、党员等人员中选聘网格员,实行党员联户帮治,坂坑村“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模式等一批做法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县已有村级党小组391个、党员中心户702个,试点示范镇村党员干部挂点联系群众237户。三、突出组织带动,凝聚治理共识。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充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畅通民主诉求渠道。坚持“干部问事、村民说事、及时办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村尾巷头与村民群众交流谈心,实践云门村“逢六说事”、莲地村“打锣议事”等做法,让村民群众由“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二是创新群众参与载体。探索农村“爱心储蓄银行”模式,完善积分制管理办法、积分兑换清单、积分制流程导图、爱心超市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目前,仕本、首章等一批村已建成爱心超市。同时,梳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涉及集体经济、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有效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三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探索村级事务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机制,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招投标事项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方面,明确村干部权力“边界”。探索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设置村务监督预警模块,完善举报投诉、预警处置等功能,实现村级事务阳光公开、运行顺畅,确保基层治理长效常治。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四xx年以来,xx县聚焦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理念、模式、机制、手段变革创新,着力打造上下贯通、灵敏高效的最小组织单元、服务单元、智慧单元,全面构建“红领网格”智治体系。一、织密组织体系,延伸“红色触角”。抓实系统统筹、资源整合,推动网格组织全覆盖,形成网格治理“同心圆”。一是抓统筹整合。对全县村“两委”成员、农村“六大员”相关岗位职责和各类经费等进
本文标题: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交流发言【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97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