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浅议电算化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变化与对策
1浅议电算化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变化与对策[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使得会计工作由过去简单手工帐务处理演变到现在通过电算化系统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计工作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的手工会计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不适应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了。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在组织形式、数据处理方式、数据记录方式以及数据保存介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企业必须修改原有手工会计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针对电算化下会计工作特点,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人员组织安排与岗位授权、系统的研发与维护、系统的业务操作流程和会计系统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使之适应电算化下会计工作的需求,以确保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系统能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关键词]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安全防范措施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在会计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会计从原有的手工记账、报账向着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由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问题以及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等原因,使得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也就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2001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第二十六条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必须加强电算化下的内部会计控制,以保证电算化下的会计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一、电算化下内部会计控制的变化2(一)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控制范围扩大在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原则是: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确定的工作领域内工作,各司其职,各级主管依照相应的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在电算化环境下,授权控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原则。工作人员利用授权程序所提供的文件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利,在电算化系统里处理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和程序软件的双重控制。这就意味着在新的会计工作环境下,除了固有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外,加强财务软件的系统权限控制、密码管理程序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网络系统权限控制等工作又成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数据处理方式变化引起内控防范的变化在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凭证、账簿、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借贷试算平衡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均需要进行人工填制或汇总计算填写,这时候,内部会计控制对相关数据要防范书写错误和事后人为手工篡改或抽、插、替换凭证、账页、报表等等。在电算化环境下,只需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处理,通过凭证的审核、修改、确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科目汇总、借贷平衡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这时,内部会计控制相对手工环境下要侧重于防范盗取密码和非法修改硬盘、磁带中的会计数据等等。(三)数据记录方式和保存介质的变化带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变化手工会计方式下,数据记录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记录,出现记录错误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同一类数据可能会重复多次记录。数据以人可以直观查看形式保存下来,保存介质是纸,保存这些介质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还需进行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在电算化会计工作环境下,数据以人无法直观查看的机器代码形式保存,保存介质是硬盘、光盘、磁带等。这样做大大地节约了数据的保存空间,也使数据的保存、查询非常的方便,同时通过数据拷贝、转入等方法避免了手工记录中出现重复记录的现象。二、电算化下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电算化下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随着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推向了更深更广的方向,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取代传统的手3工会计系统,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是很长,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原则的重要性下降传统手工会计信息处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原则。实行电算化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下降甚至得不到遵循。由于计算机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许多岗位可以合并,许多手续合并到计算机统一执行,会计工作人员大大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例如,有些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又负责数据的报送,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在未得到相关授权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数据和程序进行修改、复制或删除等操作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受到威胁,也增大了作假舞弊的可能性。(二)电算化下系统授权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或印鉴,签名或印鉴的仿写、仿制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方式主要是密码授权,而密码授权又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有非法目的的人完全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绕过财务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通过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则所有的财务资料便无秘密可言。同时,由于在密码授权形式下,只要有密码或绕开密码保护就可以进行相关权限范围内的操作,没有相关权限的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软件或盗取的密码,非法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没有相关权限的业务人员通过偷窥、木马盗取等非法方式取得他人密码,开出销售提单;非法核销客户应收账款及相关资料;掌握企业顾客订单密码,开出假订单,骗走企业产品等。密码一旦被他人盗用,短时间内不容易被发现,往往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三)电算化下系统数据执行主体和保存介质存在安全隐患1.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主体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由于硬件系统存在物理易损性,一旦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或因停电等其它非人为原因,将导致数据不能被处理,会计工作将不能进行。2.数据处理的准确、高效主要依赖于软件的质量和性能。一旦财务软件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数据处理的准确和速度。并且系统程序中感染了病毒,将会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如重要的数据文档损坏或被删除,若不能及时清除病毒很4有可能扩大损失。3.会计数据主要保存在计算机的硬盘或者外部的磁带、光盘中,一旦磁介质由于受热、受潮、折损、被磁化等原因出现损坏,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而且有些业务或处理结果可能不被打印出来,只有依靠电子计算机才能阅读这些数据,如果没有相关备份的话,将给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另外磁性介质以磁信号存储信息,如果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四)网络环境下电算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出现新的问题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理论上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访问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物理或无线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网络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线索的紊乱;网络信息很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拦截或者被人为篡改;网络中存在的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袭都可能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危害。(五)电算化系统下差错的重复性和蔓延性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由于数据处理环节相对分散,一个环节数据出现错误,下一个环节还可以发现并更正。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数据可以转入、拷贝,因此一个业务的数据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几次,从一个环节蔓延至其它环节,进而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失真,使得错误的严重性加大。例如:在录入原始会计数据期间,录入的错误数据就会再次用到会计科目汇总的过程中,影响到会计科目汇总的结果,导致科目汇总数据的错误。在进行经济指标分析时,又可能会再次使用到错误的科目汇总数据,从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损失。三、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下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对策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此外,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几乎为零,但人为造成出错和舞弊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一旦出现舞弊,损失巨大。因此,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应用水平上。人们对于人员职责5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一)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1.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主体是“人”,但无论软件质量如何优良,规章制度如何完善,如果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有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不相容岗位相互勾结、恶意的修改软件程序,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非法取得密码,那么最终还是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力素质的建设应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选用与培养,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2.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人员组织控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因此要对手工系统环境下的结构做出调整,对各类会计岗位进行重新的划分,在授权过程中运用内部审计,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对财务软件的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和会计业务操作员、出纳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形成三类工作岗位:系统设计与维护岗位、账务处理岗位和专业核算岗位,分工时一定要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3.加强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具体操作过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和维护规程来实现的。要保证财务软件正确安全的运转,防止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规程应包括操作的具体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分工和职责,注意事项,维护的时间和方面,维护的程序等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6(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3)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4)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5)不准擅自把外来的软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带进机房;(6)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7)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杨;(8)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来减少错误的发生,尽可能的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硬盘、光盘、磁带及其他存储介质。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业务时所产生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均应由专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磁性介质必须及时进行备份,并
本文标题:浅议电算化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变化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