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三、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五、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的经济的基本概念:古代中国:经邦济世,经世济民。“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古希腊语:指治理家庭财物的方法,今英文中economy源自于此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含义: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做出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选择。包含节约、经济管理、经济制度等。本课程所用: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即人类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制约下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经济建设的目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创造条件。第二讲中主义经济国特色社会建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制度: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形式,或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包括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的支持系统。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信息系统(市场)二是监督协调系统(政府法律)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为“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共同富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其一、公有和私有哪一种所有制更具效率,不能简单化,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即便是私有,经营不善也缺乏效率。在现代化生产率条件下,公有私有都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二、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间不能替代,在一些公共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身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在协调利益关系方面,公有制更能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国有成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加强,这就是整个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因为很多公共领域由国家出面解决更具效率。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第六条及1999年修正案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当然要让它发展好,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习近平在2016年3月4日全国政协联组会上的讲话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二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与政府关系)3.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制度)4.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求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应当突出问题导向1、效率问题对策: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结果:“两减一增”。国企户数大幅减少。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央企数量196家。2013年,央企户数已减至117家;国企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减少。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从上世纪末的50%以上降至目前的27%;同时,国有企业进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2002年到2012年,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2.5万亿元,增加近7倍。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016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世界500强出炉,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大陆地区共有94家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的128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7家入围,这一数字和去年持平。其中,中石化在榜上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排名超过壳牌石油,成为榜单亚军。94家上榜的中国大陆地区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的企业,民营企业仅6家。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公平问题(国有资产流失、市场地位不平等、所有权与收益权不对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企私有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德国电企的“再国有化”德国曾为私有化最坚定的国家。德国统一前的联邦德国是西欧唯一自始至终追求私有化的国家。然而近年来,德国开始了新一轮国有化浪潮。据报道,2013年11月3日,德国电力行业掀起反私有化风暴,首都柏林全民公投欲将电网收归国有,以驱逐目前控制柏林电力的外国公司。而10月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已经以51%的支持率通过了类似的提议。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行电力私有化时,柏林政府承诺,市场运作将导致电价下调、带来最好的品质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今这些承诺统统成了空话。在中国,迷信市场运作,以为私有化和市场化就能消除垄断,就能带来高效率,就能保护环境,就能带来最好的服务,这些私有化的理由与德国当初的私有化承诺毫无二致。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点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必须把自身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一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良好的竞争环境、法治环境、道德环境二是政府要在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方面发挥作用。包括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发展战略;消除经济波动。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强化经济金融风险防控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何谓“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系列趋势性变化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3.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4.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新常态的误区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2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基本概念:经济增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增长: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一般以GDP为衡量指标,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内容,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没有经济的发展增长难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转变转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还涉及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表现:1需求结构失衡2供给结构失衡3分配结构失衡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失衡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需求结构失衡加重投资消费失衡,外需占gdp比重不断减小,2011年外贸顺差创6年新低1978——2006年投资率由38.2%上升到42.5%,而消费率由62.1%下降到49.9%,之后持续下降。2008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为35.3%,同期美国居民消费率为70.1%,印度为54.7%。中国现有的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61.0%的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2供给结构失衡加重第二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而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不断走低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工业更重、轻工业更轻,(1999年开始重工业加快增长。2005年重工业:69%,轻工业:31%,轻重工业结构基本是三七开)重返重工业驱动模式。(2011年,轻工业增长13%,重工业增长14.3%)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010年金砖国家GDP产业结构一览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三产比重Ⅰ:10.2Ⅱ:46.9Ⅲ:43.0Ⅰ:5.8Ⅱ:26.8Ⅲ:67.4Ⅰ:18.2Ⅱ:26.8Ⅲ:55.0Ⅰ:4.0Ⅱ:36.7Ⅲ:59.3Ⅰ:2.5Ⅱ:30.8Ⅲ:66.7●三次产业比重失衡,服务业比重太轻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排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排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排名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2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