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新疆财政干部培训中心徐开萱lanseyouyu-0625@126.com2007年6月内容提要前言具体内容介绍新旧通则比较前言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二、1992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三、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背景四、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基本思路、目标和若干关系五、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和实施要求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一)1、企业财务及实质2、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原则3、企业财务管理要素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二)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2、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价值管理,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活动所体现的各种财务关系。换句话说,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一般来说,管理的原则包括七项: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三)(1)资本结构优化原则(2)资源有效配置原则(3)现金收支平衡原则(4)成本效益最优原则(5)收益风险均衡原则(6)分级授权管理原则(7)利益关系协调原则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四)3、企业财务管理要素,主要包括:1)资金筹集2)资产营运3)成本控制4)收益分配5)信息管理6)财务监督。需要说明的是,重组清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可以归入资产营运范畴,但其往往是在非持续经营状态下发生的,因此应当将其作为特殊财务事项加以规范。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1992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就:1、改变企业财务制度散乱状况,统一了行业财务制度2、改革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了资本金制度3、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4、实行制造成本法,改革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5、改革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建立新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三、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背景(一)(一)原有企业财务制度面临的问题。现行《企业财务通则》是在1992年颁发的,当时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因而仍然带有“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烙印。执行10多年以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企业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彻底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目前,社会管理职能同出资人管理职能相分离,企业出资人制度已基本建立。贯彻党的十六大决定精神,国家已经基本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原来由财政部统一行使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需要相应作出调整,同时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将财政部门的管理职责转化为财务规章。公司制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已基本确立。经过20多年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它所确立的企业治理结构,严格划分了股东会、董事会及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因此,企业财务制度必须按照新的企业治理结构,从财务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财政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财政管理的企业类型复杂化。我国加入WTO后,实施财政政策需要遵循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不再按照企业性质区别对待,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需要实行相同的财政待遇。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财务制度必须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相适应,并满足有效实施财政政策的要求。企业会计、税务职能日趋健全,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制度创新。实行“两则”“两制”以来,企业会计、税务职能从传统的财务职能中逐步分离出来,并不断得以完善,对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三、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背景(二)(二)改革企业财务制度的五种观点“取代论”:以会计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理性分析:两者内涵、作用、定位均不同“市场论”:由市场决定企业财务行为理性分析:市场并非万能“接轨论”:照搬国外舍弃统一财务制度理性分析:国情不同“自身论”:财务管理属企业内部事务理性分析:企业内部行为的外部效应“国资论”:由国资机构制定财务制度理性分析: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四、修订的基本思路、目标和若干关系(一)基本思路1、转换财务管理观念2、还原财务管理本质3、顺应产权制度改革4、拓宽财务管理领域(二)改革的目标1、建立开放的制度体系2、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规范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以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办法为配套,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的财务制度体系第一层次企业财务通则:财政管理边界,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游戏规则,财务制度的内涵和范围第二层次具体财务规范:具体财务行为与财政资金相关的操作性规定第三层次企业财务管理指导意见:服务性公共产品,引导企业形成共同的财务理念权责分明的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三层次:财政部门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以六大管理要素为对象,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变过去“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有效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决策机制:主体、程序、责任控制机制: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预警制度激励机制:工资与奖金、利润分配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民事与法律责任(三)处理好企业财务制度的若干关系1、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企业财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之间有不同的分工,也有明显的区别。财务制度从国有资本投资者角度出发,兼顾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治理经济秩序,为企业及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行为规范,会计制度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内部部职工以及外部的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看,财务管理与会计都是两回事。财务管理重在对财务行为的前期决策和过程约束,会计核算重在对财务行为的过程核算和结果反映。2、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并行的3、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关系。不可互相代替的制度体系4、与市场主体法律的关系。五、《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结构和实施要求(十章,78条)第三章资金筹集第四章资产营运第五章成本控制第六章收益分配第七章重组清算第八章信息管理第九章财务监督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新通则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1、加强学习与培训2、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3、改革企业内部财务分配制度4、注意落实投资者、经营者的管理权限与责任5、贯彻企业集团发展方针,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修订的通则。第一章总则与附则第一章共7条主要明确《企业财务通则》的宗旨及其法律依据、适用范围、规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财政职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企业依法纳税义务、企业财务关系。第十一章附则共2条明确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考虑及实施的时间一、《企业财务通则》的宗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财务通则》的法律依据《立法法》《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二、《企业财务通则》的适用范围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另一种观点(问卷调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执行对金融企业的特殊规定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投资者财务管理体制经营者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投资者财务管理制度经营者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制定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四、财政职责主管财政机关提供基础制度(二、三、五)实施财务监督(一、四、六)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五、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通则》确立的财务管理主体: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经营者六、企业依法纳税义务《企业财务通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纳税。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企业的纳税义务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目的税七、企业财务关系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与主管财政机关存在财务关系,与投资者存在产权关系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形成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这些企业作为母公司,其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如果所在地与母公司所在地不同的,其财务关系原则上随母公司确定。例如由国务院及其部门、机构出资设立或者管理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财务关系隶属财政部,其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不论地域、行业,其产权关系属于集团公司,其财务关系原则上隶属财政部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1.新《通则》的宗旨不再定位于企业经济核算,而是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针对市场竞争已经比较充分,而强势的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损害其他弱势的相关主体利益比较突出的现象,明确规定要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2.新《通则》将适用范围调整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时规定“金融企业除外”。对于其他企业,规定为“参照执行”,同时把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比照执行”的范围。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现阶段财政管理的阶段性特征。3.新《通则》取消了旧《通则》关于企业设立或者变更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相关文件的规定。4.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基本内容作出了全新的规定,不再延续旧《通则》关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核算财务收支的规定,提出了财务风险、财务战略、营运资产等新的理念,体现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5.新《通则》规定了财政职责,将财政机关“三定方案”的规定转化为财务规章,便于各级财政机关依法行政。6.新《通则》规定了投资者、经营者的财务管理主体地位,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财务管理。7.新《通则》规定了企业的财务关系。与投资者的产权关系不同,各级财政机关主要依据企业财务关系,对企业实施政府宏观财务管理,从而与投资者凭借产权关系的财务管理、经营者凭借委托代理关系的财务管理,共同构成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第二章共6条,主要明确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立企业财务运行的重要制度、界定了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定位和职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框架。《通则》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即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它是规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主要由投资者和经营者通过企业章程、内部财务制度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确立。二是宏观财务管理体制,它是协调财政部门与企业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主要由国家以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形式予以确立,旨在对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的行为予以引导和扶持。宏观和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制定主体和确立方式虽然不同,但一旦形成,都具有“硬约束力”,是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必须共同遵守的“宪法”。换而言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确定过程,是企业财权的分配调整过程,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机制、具体财务制度的构建。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经营者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企业章程、协议、内部财务制度宏观财务管理体制微观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现状财政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体制统收统支→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经营→统一税制在财政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上,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1.统收统支阶段:在
本文标题: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5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