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程建设与改革情况及主要成果:《信息经济学》课程为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两个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并且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信息素质类通选课程,在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设有信息经济研究方向,延伸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产业经济学》、《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研究》等课程。所以该课程在信息管理系的学科建设中一直倍受重视。1995年,由娄策群老师牵头申报了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课题,1999年鉴定结项。与此同时,由王学东老师牵头进行了“经济信息管理课程体系研究”、“21世纪信息学教育模式研究”等教学项目的研究。2001年由桂学文老师牵头将信息经济学申报为学校第五批主干课程并获准立项建设。整个建设过程经历了10年左右。一、师资队伍本课程组教师由桂学文、娄策群、王学东、王战平、王伟军、易明组成,都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41岁,精力充沛,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这些老师都是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学经验丰富,其中娄策群教授是国内信息管理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在课程组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3%;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在职博士生2人、硕士1人、大学1人;职称结构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助教1人。同时,这些老师也给学生讲授了多门与信息经济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二、教学内容信息经济学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而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被誉为当今经济学的“显学”。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具有知识涉及面广、与社会发展热点结合紧等特点,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考虑到信息经济学本身发展的实际,我们吸收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将教学内容分为:信息经济与信息经济学、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委托——代理理论、国民经济信息化等几个模块。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深化研究,集中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订上。早在1995年,在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制定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大纲,它集中表现在教材《信2息经济学通论》的大纲上。立项以来,我们按照学校的部署,分两次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第一次是在2002年,修订的大纲已经收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相较前一次,变化重点体现在:(1)增加了委托——代理人理论一章;(2)部分内容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了补充和更新。第二次是2003年底和2004年初,结合《信息经济学》教材的更改和新教材编写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主要体现在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信息产品、信息产业等方面,并增加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内容。新的教学大纲为:第一章信息经济第一节信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一、信息经济的含义二、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三、信息经济的特征第二节信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形成的时代背景二、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三、信息经济的现状与趋势第三节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一、质能经济(物质经济)二、前工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三、粗放经济四、信息经济对传统经济的促进与替代第四节信息经济与其他新型经济的关系一、知识经济二、数字经济3三、网络经济四、智能经济五、比特经济六、注意力经济七、新经济八、可持续发展经济九、信息经济与其他新型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十、信息经济是新型经济的总称第二章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诸多认识二、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认三、信息经济学的含义第二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内容二、学科体系第三节信息经济学的性质与地位一、学科性质二、学科地位第四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一、指导思想二、研究方法第三章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4一、美国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日本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成就与特色三、欧洲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成就第二节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状况一、学术活动二、研究成果三、主要成就四、存在的问题五、发展前景第四章信息资源第一节信息资源的涵义与类型一、信息资源的涵义二、信息资源的类型第二节信息资源的特征一、精神形态与物质形态共存二、分布的广泛性与不均匀性共存三、无限性与有限性共存四、非消耗性与时效性共存第三节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一、信息资源与最优经济决策二、信息资源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三、信息资源对产业结构的优化第四节信息资源的配置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与要求5二、信息资源配置的方式三、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第五章信息产品生产第一节信息产品的本质与类型一、信息产品的概念二、信息产品本质属性三、信息产品的类型第二节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特征一、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二、信息产品生产的特征第三节信息产品的成本一、信息产品成本的概念与类型二、信息产品成本的构成三、信息产品成本的变动规律第四节信息产品生产的成本转嫁与成本控制一、信息产品成本转嫁对象与方式二、信息产品成本转嫁的原因三、信息产品成本转嫁的影响四、信息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第六章信息商品经营第一节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一、信息产品商品化的涵义与意义二、信息产品商品化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三、信息产品商品化进程6第二节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二、信息商品的价值第三节信息商品的价格一、信息商品价格的本质与功能二、信息商品的价格体系三、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四、影响信息商品价格的因素五、信息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六、信息商品的价格确定第七章信息市场第一节信息市场的含义与结构一、信息市场的概念二、信息市场的特点三、信息市场的体系结构四、信息市场的地位与功能第二节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一、信息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形式与特征二、信息市场价格机制三、信息市场供求机制四、信息市场竞争机制五、信息市场风险机制第三节信息市场营销一、营销观念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三、产品策略四、价格策略五、信息市场促销与分销策略第四节信息市场管理7一、信息市场管理的涵义与内容二、信息市场管理的原则与手段三、信息市场管理体制第八章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人理论第一节信息不对称一、完全信息与非完全信息二、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三、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四、不对称的商品市场五、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第二节委托—代理关系一、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二、激励机制第三节不利选择与败德行为一、阿克洛夫模型二、不利选择三、败德行为第九章信息产业第一节信息产业的概念与地位一、信息产业的概念二、信息产业的特征三、信息产业的地位第二节信息产业结构一、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与形态二、影响信息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三、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节信息产业集团一、信息产业集团的特征与意义二、信息产业集团的组建三、信息产业集团的经营管理第四节信息产业政策法规一、信息产业政策法规的概念与内容8二、信息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三、我国信息产业政策法规现状与完善第十章信息经济测度第一节信息经济测度的意义一、有利于反映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变化二、有利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三、有利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第二节信息经济测度的典型模型一、马克卢普的测度理论二、波拉特的测度理论与体系三、日本的测度模型与指标体系第三节信息化指数与测度的指标体系一、信息化指数二、指标的确立原则三、指标构成第四节我国信息经济测度与水平第十一章国民经济信息化第一节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含义与意义第二节我国信息化战略第三节我国企业信息化改造三、教材建设与使用在教材建设方面,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娄策群、桂学文主编的《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1998)一书。该教材是本专业的娄策群老师和桂学文老师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总结在本领域研究的成果编写而成,该书现在已经成为几所院校该课程的教材。《图书馆论坛》(1999.2)认为该书“立足学9科前沿,探索学科新课题;立论鲜明,论证充分,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把信息经济学的诸多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2002年《图书情报工作》发文“信息经济学领域新探索:评《信息经济学通论》”,认为该书在四个方面具有学术特色,即:自成体系,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指导性强;观点新颖,分析透辟;质朴简明,生动流畅。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现在使用的教材从内容上略显陈旧。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选用新教材,并积极准备出版新教材。第二,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在教学过程中对比较重要的参考书作介绍,并介绍学校图书馆与系资料的收藏情况和市场销售情况,方便学生借阅和购买。第三,提供参考论文。在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中提供了200余篇参考论文,供学生选读。四、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理论性强而且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我们除了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建立网络课程以辅助学生学习外,还开展了比较有特色的课堂讨论和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尝试。首先,有效运用课堂讨论。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科研能力,在信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以小论文、学年论文等为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题量少但要求高、任务重,每篇文章必须按正规论文的格式撰写。在教学中,一般以篇为单元,布置作业,每篇给出10个左右的参考选题,学生也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自己命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提交给老师,老师对论文作出书面评价,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根据选题情况拟定课堂讨论的主题。在课堂讨论时,由学生组织、主持、评分,老师只在最后做点评。或者由课程组教师担任评委,由学生主持,参与。我们认为这种方式的效果非常好,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给出的学生科研成果统计表中,有许多文章就是参与课堂讨论的课程论文。其次,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大学生科研的情况看,在我系大学生科研往往选择与理论课密切相关的领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一,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科前沿的介绍、比较注重知识的体系化、比较注重结合事例进行分析练习。第二,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导学生科研。比如,我们结合“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课题,让学生广泛10收集资料,让他们将资料汇编成册,并尝试撰写科研论文。贾伟同学的论文《浅谈中国的信息教育》不仅发表,而且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又比如,结合本次主干课的建设,我们将导师制下由主讲教师指导的同学组织起来,与信息经济学科研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了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和信息经济学教学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平台也是为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的最直接的平台。再次,综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与科研。我们开发的课程平台分为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互动、课程教学、研究资源中心、课程导航等模块。比较有特色的是研究资源模块,该模块分为研究进展、参考书目、推荐参考论文、本系师生发表的相关论文等部分。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相关资源进行课程学习,而且可以利用研究进展了解本学科研究动态,利用参考论文引导科研选题,还可以从本系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找到研究的动力。通过以上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强化了专业知识,而且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科研。据对1997级-2000级学生科研成果的统计,学生发表信息经济学方面的论文20篇,平均每个年级5篇。正是由于该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在2004年的主干课验收中被评为优秀。五、教学管理课程组全体教师能够严格执行、实施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校内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多年来无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在《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平台中,我们整理并公布了教学大纲、教案PPT、历年本科生考试试卷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试卷;及时公布和更新课程作业,建立了教学互动BBS等,纸质教学档案资料也保存完备。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1(1)信息的经济作用。主要研究信息的经济属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信息与社会生产的规模、结构形式、组织管理的关系;信息经济模式在经济结构中的应用过程和作用,等等。(2)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主要研究信息价值的
本文标题:信息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5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