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在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合集3篇
2023在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合集3篇同志们:“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回顾总结了中央党校90年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围绕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作了全面深刻阐述,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育才,系于优质教学,献策,基于深度科研,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回顾我党的历史,调查研究始终是我们深化认识、破解问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真心聆听人民心声、用实干履行庄严承诺,并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表率、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的热潮,党校担负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更要大力弘扬这一优良作风,掌握一手材料、直面现实问题、汲取群众智慧,真正践行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和使命。根据会议安排,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一、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时代课题抓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级党校要胸怀“国之大者”,找准党的中心任务与党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始终着眼时代课题抓好调查研究。要紧盯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这就要求党校的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始终紧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步伐,紧盯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将党的战略部署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科研的“脚跟”深深扎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际和生动实践中去,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帮助党员干部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科研成果能够真正帮助党委政府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做到为党育实干之才、献实用之策。要紧盯前沿领域。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的事业始终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和标准答案的情况下探索前进的,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既需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也需要预知风险、提前防范的智慧。党校作为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培育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咨询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必须要远眺前方、走在前列,始终紧盯事业发展前沿领域,预判新问题、研究新课题、形成新理论,为党员干部预先储备推动发展所需的能力素质,为党委政府预先提出应对风险的准备方案。要紧盯疑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调查研究应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就是要求各级要紧盯疑难问题攻坚克难。进入新时代后,改革发展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加强攻坚力度,突破重点领域的制度障碍和利益固化,更需要党校大力培养攻坚人才、谋划攻坚策略。要抓住党和国家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发挥学科、体制和资源优势,组织教研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学术攻关,形成关键成果,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打通堵点、痛点、难点,推动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二、坚持人民观点、群众路线,深入实践一线抓好调查研究党的二十大后,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基层一线去。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也明确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各级党校要牢记“为政之要”,聚焦“民之所盼”,深入实践一线抓好调查研究。要聆听群众呼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时代的“阅卷人”,人民群众对各种问题看得最细致、感受最直接,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我们确定调查方向的依据,获取调查样本的来源,形成调查结论的基础。要把调查研究的重心放在基层,放在群众身上,聚焦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做到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调查的身影。要汲取群众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做群众的学生,做群众的朋友”。李强总理也指出,“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人民是时代的“阅卷人”,更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最具有首创精神的群体。党校教研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能够放下身段和架子,不仅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形成既有高站位、也能接地气的教研成果。要秉持为民初心。衡量调研工作是否成功,关键要看人民群众对调研结果是否认同,调研人员必须要始终清楚的认识到,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教学科研,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人民的问题、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在深入推进改革的当下,如何打破制度障碍和利益藩篱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课题,在基础的调查研究环节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才能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实现党性、人民性、科学性的高度统一。三、弘扬求实精神、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抓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决策根据,历来为我党重视并长期坚持,形成了科学的调研理论、工作方法和作风要求。各级党校要重视“成事之基”,做到务实、求实、真实,坚持实事求是抓好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是为了摸清实情,研究是为了分析对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质效。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践与深入思考。为进入中央工作展开治国理政新实践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做了充分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善于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转化为服务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和科学决策的咨询报告,实现调研-决策-落实全过程的统一。要秉持科学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如走访、蹲点、开调查会等。这些传统调研方法感受直接、体会深刻,应继续坚持。同时,也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积极使用网络调查、大数据调查等新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调研效率和质量。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现实情况的把握才会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要树立务实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将调查研究作为纠正“四风”的有效途径,认为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要脱离“文山会海”,亲力亲为,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盖问题。不仅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客观实际出发,葆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坚持在调查研究之后产生结论,在直面问题中找到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凝聚共识。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专题读书班上的发言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向前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时代问题和现实难题,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因如此,真正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就是对主题教育成果的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检验和展示,要环环相扣、统筹推进、务求实效,真正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研学新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要学有成效就要始终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思,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具体来说,既要自觉主动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形成整改闭环的鲜明工作导向,把日常工作中和生活里遇到的困惑、不解、迷茫系统归纳起来,在学习新思想中寻求答案、寻找办法,达到解疑释惑、豁然开朗的目的;也要随地随时奔着问题思,边学边思、边思边学、学思结合,搞懂弄清思想方法上的差距和不足,深入研究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困顿,及时用新思想之钥,解开思维困顿之锁;还要深入系统聚焦问题悟,从思想差距、认识不足、思维不深等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背后所反映出的“脑袋里的不足”,切实提高思想认知,真正通过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其中所蕴含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以问题促学习深入、以学习促问题解决。对照硬标准,强化问题思维。对于问题的判定及整改,需要有科学权威的标准,从而确保查之有依、改之有循、行之有效。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每一条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也都是我们认真对照、查摆不足、整改提高的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从正面引导的工作角度看,逐条逐项地对标对表,凡存在不足之处和现实差距的地方,都真实反映出问题之所在,都应该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做到防微杜渐。因此,在主题教育中,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就要强化问题思维,习惯于在“自找麻烦”“自寻问题”中明白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具体来说,既要从思想党性上对照,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正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需要认真对照执行的硬标准,因而要站在修身从政、锤炼党性的角度逐条逐项进行认真对照分析;也要从现实实践上对照,认真对照新时代新征程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看自己是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具体要求,经常照镜子、正衣冠,从而明差距、知不足;还要从群众满意上对照,深刻反思自己有没有坚持人民至上,有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并时刻以群众满意标准执行任务、落实工作,真正谦虚谨慎地从群众的不满意中找到自身履职尽责的不足之处,通过红脸出汗激发整改动力。检视最根源,深剖问题成因。剖析问题成因,才能找准问题根源。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思想上不正、政治上不忠、作风上不实,进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乃至违法违纪问题。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只盯着症状乱用药,搞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事,而应该辩证分型、找准根源,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主题教育中,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就
本文标题:2023在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合集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65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