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合集2篇
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合集2篇尊敬的主任,各位领导:2023年以来,**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县委“四大发展定位”和“一廊一带两园一基地”五大发展平台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推进**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将主要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思想引领,夯实“两个维护”思想根基一是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摆在首位,第一时间组织班子成员集体学习,共组织*次党委会、*次理论中心组、*次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今年以来,全镇党组织普遍开展*次以上学习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忠诚、干净、担当”时代风尚,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镇党委紧紧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始终把从严治党纳入全镇工作总体布局,今年以来共召开*次党委会议,深入研究推进从严治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镇党委书记坚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忠诚拥护“两个维护”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全过程,努力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是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人大、政协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镇共有人大代表*名,政协委员*人,其中党员人大代表*人、党外人大代表*名,努力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打通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镇人大代表团向县*届人大第*次会议提交开设设**卫生院**分院、建设**镇**村委至**镇**村委旅游观光林道等3份建议,积极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二、坚持党的领导,全力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严格规范党组织建设。抓牢抓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个党支部均开展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二是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积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教育培训,*月*日-*日,*个村(社区)书记已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2022年成功创建七星村抓党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计划创建塘其儿村抓党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严把发展党员关口。通盘考虑下届换届人选问题,优先从村聘用干部、后备干部、网格员中物色优秀人才吸收入党,为党注入“新鲜血液”。2023年计划吸收预备党员**名,*预备党员转正。四是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围绕县委“四大发展定位”和“一廊一带两园一基地”五大发展平台建设,着力用好*万元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和**万元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奋力推进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连南瑶族瑶族自治县**镇**村亚桂岭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三、树立正确导向,着力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一是严格选人用人。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大力选拔“有激情、想干事,有办法、会干事,作风硬、干成事,守规矩、不出事”的党员干部。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上严格把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今年以来,我镇共提拔干部*人,做到人岗相适。二是坚持严管厚爱。建立后备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力量,做到后备干部与班子调整同步跟进。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共有*名选调生挂职锻炼、驻村锻炼,让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统筹协调、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坚持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畅通来信来电、网络举报等监督渠道,督促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坚持工作前置,结合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扯袖子、提领子,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四、坚持正风反腐,推动党风政风向好向善一是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要求,坚决打好反“四风”持久战。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抓住清明、五一等时间节点,坚持节前重申纪律要求、节中开展明察暗访、节后核实问题线索,严查严处顶风违纪问题。二是加强督查督办,严明组织纪律。严格干部职工管理,召开*次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明确日常工作和值班值守制度,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及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督查力度,今年累计督查*次。今年以来,未发现“四风”问题。三是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特别是注重源头治理,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坚持挺纪在前,突出用好“第一种形态”,及时提醒函询、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防止小错变成大错。截至4月,镇班子成员对分管镇、村干部开展各类谈话共计**人次,其中任前谈话**人次,日常谈话**人次。下一步,镇党委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四大发展定位”和“1+1+6”工作部署,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重大任务落实,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更好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发言材料文化与旅游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充分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一、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现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坚持“统筹规划、融合发展、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原则,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成功跑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加速度”,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内涵。近三年,全市集中财力2235万元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万*山镇)、重点村2个(***家河、*塔*道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培育出果旅示范园、乡村度假山庄、民宿酒店、特色采摘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达417家,拉动投资5.5亿元,解决就业3897人。二是聚焦高水平融合释放集聚效应。通过市县联动,共同助力补齐短板,着力打造业态健全、设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满意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全市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594处,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905公里,1784个建制村硬化路和客车通畅率、4G网络覆盖率、电力入户率均达100%。*安苹果、小米等地域特色产品全部注册商标,建成品牌直销店359个,全市有6件农产品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0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登记农产品。(三)聚焦高品质生活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市把着眼点及时调整到“*西人游*安”“*安人游乡村”,制定针对省内游客的大幅度优惠政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推出乡村休闲之旅、峡谷之旅、黄土风情之旅、红色研学之旅、民俗体验之旅等一系列以“乡村四时好风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以“美丽*安美好乡村美味农家”为主题的“*安乡村旅游年”系列活动。成功发布《*安乡村旅游菜单》,13个县区推出100余处重点乡村旅游点和30条乡村旅游线路,引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四)聚焦高效能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现代化。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理念、手段、模式创新。为着力打造*安黄土风情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游客想去乡村、留在乡村,在乡村消费。我市研究制定《*安市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探索对全市农家乐实行星级标准化管理。同时,聘请乡村旅游方面专家,对农家乐及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系统性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二、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问题检视虽然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一)旅游业态比较单一。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素不够完善,游客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游览等基本消费,购物、娱乐等较少,体验式、参与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很少,黄河黄土文化和*北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整体效益。数量不少,但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差异化不足,低水平的复制陷入低层次、低收益的同质化竞争。(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及素质不高,管理和接待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形象礼仪、经营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消费期望值不相适应。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的旅游人才培养合作体系尚未形成,缺少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且熟悉乡村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乡村导游专业化程度低。(三)旅游服务设施滞后。景区景点服务设施档次低,公路等级低、厕所不达标,停车场脏乱差且车位少、个别文化名镇旅游餐饮综合体少等问题依然存在。虽有五星标准酒店,但高星级酒店总体数量较少。智慧旅游还未实现,游客无法通过手机实时了解我市宾馆床位、景点客流、停车场车位等情况。三、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依托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进行产业融合发展,以此带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推进和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标准打造文旅名片。文旅融合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优质资源重组和跨界转型升级,既有理念的升级更新,也涉及人才、科技、媒介载体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要以发展村镇乡村旅游为基础,衔接省、市两级乡村旅游规划,立足白于山区、黄河沿岸、洛河峡谷等不同地域、文化、产业特色,优选一批发展资源好、潜力大、有特色、有意愿的村镇,作为全市乡村旅游首批培育对象,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倾斜支持,按照行业标准逐一推动达标申报。支持资源禀赋好、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善的乡村旅游点申报创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传统保护村落等品牌,积极策划申报省级农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集中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以片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二)高规格推进融合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文化和旅游产业已进入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的新时期,深化文旅融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提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以“景区+农家”的形式,创建全域式、开放式景区,实现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要围绕山水风光、田园生态、现代农业,实施“农庄+游购”模式,引导和支持农民创办集特色餐饮、住宿、观光、休闲、娱乐、养生、采摘等为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要用好“*安”金字招牌,给农特产品穿上文化的马甲,在品牌塑造、营销升级上提升苹果、小米、红枣、酥梨、核桃、羊肉等产品价值。要依托黄龙县“红叶节”、洛*“苹果节”、*长“美食节”等乡村旅游节会,进一步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扩大影响,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节庆的质量、规模和效益。要充分发挥乡村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开发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的休闲度假、沉浸体验、旅居康养等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服务。(三)高层级构建管理机制。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跨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并进。要在各县(市、区)成立由分管各县(市、区)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协调推进。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和“统一规划,分级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要认真执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标准》和《*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等乡村旅游管理标准,深入开展示范村评定、农家乐评星活动,实现服务设施、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四)高质量夯实要素保障。文旅融合需要文旅产业要素的高度集聚和自由流动,需要打破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瓶颈,盘活文旅资源、畅通产业要素流通渠道。
本文标题: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合集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77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