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谈话1、同学们,你们认识周杰伦吗?认识谢庭锋吗?2、那你们认识xx吗?3、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二、师出示寓言故事的图片。1、师出示图片。2、学生看图,用一个词语来概括。3、这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哪一类故事?(寓言故事)三、揭示课题——《扁鹊治病》1、看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2、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后生谈自己的方法)3、扁鹊是谁呢?(师叙述)四、学习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用○画出生字,用——勾画出词语。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同桌读词语。2、默读。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书的的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哪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哪几个句子?4、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师出示皮肤、皮肉、肠胃、骨髓热水敷烫、扎针、几剂汤药能够、可以、还能、不能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谈)5、为什么蔡恒公在名医下还是病死了呢?6、扁鹊劝过他几次?(3)7、找出劝说的语句。8、看三次劝说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9、扁鹊劝他的时候,他的心里怎么样?10、指导朗读扁鹊劝说蔡恒公的句子。11、扁鹊是怎么判断蔡恒公有病的呢?1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医生?13、蔡恒公为什么不接受扁鹊的治疗呢?14、用一个词语来说——讳疾忌医15、蔡恒公死的原因是什么?讳疾忌医。我们要向他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吗?16、患了小病一定会死吗?蔡恒公如果怎样就不会病死呢?17、蔡恒公的病是怎么样变化的?(找出病情变化的词语)——慢慢加重、渐渐18、师出示病情变化的词语。19、我们在生活中怎么样?(防微杜渐)20、假如你是扁鹊,你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蔡恒公接受治病呢?21、如果你是蔡恒公你要怎么做?2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像蔡恒公那样的事吗?23、师赠送寓言,让学生课后自己看。五、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材分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1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一次次通读课文后,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这一特点,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使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拜见、肠胃、汤药、骨髓、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2.通过读重点句段、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3.结合“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等词语,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4.积累词语。教学重点通过读重点句段、分角色朗读,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参考资料,少熬夜!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了解“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的意思,明白寓意。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复习寓言,课题质疑1、猜成语激趣出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的图片,学生猜2、复习寓言,引出课题3、针对课题质疑4、师出示扁鹊资料,学生积累词语。(中段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积累词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关注词语的积累,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内容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说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改变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一)认识扁鹊1、最能表现课文主要内容的是那些句子?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2、指名读,出示治病过程。3、出示四诊法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4、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板书:医术高明)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7、指名说(着急、担忧)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板书:医德高尚)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参考资料,少熬夜!(二)了解蔡桓公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2、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4、学习三次表现①指名读第一次。(出示第一句)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③这一次(指着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翻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引出成语“讳疾忌医”5、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2、指名说3、师小结: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教后反思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词语教学设计所有的活动,在每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清楚明白的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对中段的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积累词语,训练语言得到落实。一开课从寓言的复习引入,再通过图画激发学生兴趣整理学过的寓言,然后通过课题的学习归纳出关于医生医术高明的词语,让学生抄写积累。接着通过重点段落对词语的归类学习,让学生对扁鹊的病所在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归类体会,反复朗读体会病情的日渐变化。又从病情的变化引出三次对话,通过反复研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立体感知,从而得到饱饱满满的体验。总结课文也抓住重点词语讳疾忌医、防为杜渐总结课文。在最后环节拓展活动时也是紧紧围绕词语的训练活动进行。通过各个参考资料,少熬夜!活动让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有效落实,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而要学习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不足之处:本节课对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环节抓得不够,只停留在了表面,学生没有读出扁鹊的着急与担心,我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引导与示范。以后要重视范读,自己要先读好,才能指导好孩子。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3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选编这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2.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导课揭题1.认识扁鹊。2.引出蔡桓公师:扁鹊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参考资料,少熬夜!1.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3.总体感知全文。三、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1.文本细读,抓课文重点词句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读着读着,我看到了的扁鹊,的蔡桓公。2.学法迁移,学生自学课文,感受人物性格。四、随文练笔,揭示寓意然而,不管扁鹊怎样说,蔡桓公还是,——指着板书说:不相信医生,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师:五六天后,错过最佳的医治时间的蔡桓公病入骨髓,浑身疼痛。只能等死的蔡桓公,后悔极了,他想起了扁鹊三番五次劝告,此时此刻他会说些什么呢?写在课文上:病入骨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说。师:不久,蔡桓公死了。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五、总结: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的身上重演!布置作业。反思:第一次试教时,我是以名医扁鹊——治不了病——蔡桓公死因来展开学习的,黄、杨两位老师认为,名医一条线后,又回头研读蔡桓公死因,课文学习过程显得重复拖沓,建议我把两条线合并。我别无他法,反复思考后,最后定稿:读文后,以你看到了()的扁鹊,()的蔡桓公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人物语言来细读课文。并试图通过学法指导进行迁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4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参考资料,少熬夜!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简介扁鹊生平。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⑶注意扁鹊拜见蔡
本文标题: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78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