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工会与集体谈判主要内容•工会概述•工会与集体谈判•中国的工会第一节工会概述一、工会的定义工会是劳动者大众为了获得并维护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包括劳动权益、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自愿结合的有组织的群体或团体。•中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注:工会是一个劳动者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功能性的(主要是获取并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群体或团体。工会是代表劳动者其他经济利益、政治权益的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是一个无论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社会上宣称保护会员利益、与管理方的权力及雇主的社会势力形成抗衡的组织)性质:•群众性•阶级性•经济性(维护经济利益)•政治性(参与政府管理)第一节工会概述工会的形成是工业化和工业社会结构形成的一种社会反应,它是劳动者对自由、平等、安全等需求的反应。——需要一个组织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第一节工会概述二、工会的产生和发展1、工业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矛盾是工会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劳资对立第一节工会概述2、工会的发展1、经济组织政治组织2、过程萌芽→企业工会→产业工会→全国工会→国际性工会(ILO)保护工人的经济利益参与政治活动第一节工会概述三、工会的分类根据工会募集会员的模式进行分类职业工会技工工会、普通技工工会、半技术工人及非技术工人工会、白领工会行业(产业)工会垄断性的行业工会、非垄断性的行业工会一般工会:募集会员时不加任何限制,既不考虑行业因素。也不考虑职业因素股民工会——中国工会的创新•新渤海证券创建股民工会.doc第一节工会概述四、工会的功能1、代表功能(雇员代表)以一种集体的力量为雇员说话,在工作场所形成与雇主相抗衡的力量,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充当一个压力团体。经济利益代表:为雇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劳动就业、报酬权、休假休息权、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权利政治利益代表:通过参政议政影响政府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第一节工会概述四、工会的功能2、参与制定工作规范功能内容涉及工会承认、协商和谈判的范围,以及对不满、纪律和裁员的处理,新技术带来的工作适应、工作变换与职业保障、妇女雇员的就业机会和其他福利、孕期职业中断、子女抚养、非全日制雇员的平等权、性骚扰等问题第一节工会概述四、工会的功能3、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会员“互助保险”(工会运动初期)现代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设立养老险等4、沟通协调功能工会向管理方反映雇员的不满,并寻求解决劳资纠纷的合作方式阅读•与外企职员的怨声载道恰恰相反,在中国工作的外企管理者却很喜欢在中国工作。•韩国LG集团公司的金部长目前正努力学习汉语,去年总公司决定派他到中国分公司做管理工作,这令他很兴奋。“能到中国工作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公司中层领导的愿望。”金部长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工作要比在韩国工作轻松许多。”原来,由于韩国的工会制度非常发达,在韩国的时候,金部长经常为工会“闹事”而伤透了脑筋:“我大部分周末休息的时间都花费在解决工会提出的问题上了。”第一节工会概述五、工会化与工会效应1、工会化定义工会化即工会化程度(水平)指工会发展中工会会员数量增减的绝对量及工会会员占劳动力人口总量的比例影响工会化程度的因素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政府政策、资方的态度和行为、雇员群体的大小、妇女劳动力人数、工会会员的价格(会费、占用时间)等第一节工会概述五、工会化与工会效应1、工会化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工会会员减少的原因妇女劳动力增长(妇女不倾向于参加工会)就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倾向非工会化,为什么?•第三产业竞争性强,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大→工会在不引起就业大量减少的条件下很难提高工人的工资。第一节工会概述五、工会化与工会效应2、工会效应正效应:维护工人利益通过集体谈判提高会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作条件等改善劳动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负效应集体谈判造成超员雇佣(既要提高工资,又不减少就业)在短期内加大劳动成本,降低生产率,甚至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二节集体谈判一、集体谈判的定义1、集体谈判(collectivebargaining)是管理方与雇员通过谈判和签订协议,确定工作条件诸内容的过程2、ILO定义:指“一名雇主、一个雇佣群体或一个以上的雇主组织同一个或多个工人组织之间进行的谈判。注意:集体谈判主体资格涉及两方: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雇主或企业管理者谈判不是雇员个人的行为,而是雇员通过他们的代表进行的集体行为。为什么?原因:企业中很多东西属于“公共事务”(一个人受益的同时,不能阻止其他人受益)雇员不具备同雇主进行个人谈判的实力第二节集体谈判二、集体谈判的分类1、国家级谈判全国性工会与雇主联合组织之间的谈判2、产业部门级谈判产业工会或部门工会与雇主协会之间的谈判3、企业级谈判企业工会与雇主之间的谈判第二节集体谈判三、集体谈判的历史1、开端19世纪的英国2、美国1930年颁布《那里斯—拉瓜迪亚法案》和1935年《国家劳资关系法案》以后集体谈判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两部法案规定,在诚意的前提下,雇主必须与雇员代表进行谈判。3、谈判内容变得广泛工资问题工作时间内容广泛(工作规划、纪律处罚、晋升、职业培训、休息时间、年休假、招聘、解雇等)四、集体谈判模型工会谈判的目的之一提高工资,不减少就业,即W↑,L↑或不减少第二节集体谈判1、集体谈判的目标受政府和市场的影响政府:工作时间、节假日、社会保险等规定市场: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小,则工会提高工资能力强,反之则相反。如何用图形来表示?P362第二节集体谈判2、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大则难以提高工资,所以工会力求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取决于哪些因素?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其他要素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第二节集体谈判3、集体谈判范围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讨论了劳资双方关于工资谈判的范围。4、希克斯谈判模型模型表明谈判方将接受的工资水平与建立这一工资水平所需要的罢工时间长度存在函数关系。总结:虽然劳资双方的谈判实力是影响集体谈判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经济因素。第二节集体谈判五、集体谈判的优缺点1、优点集体谈判不是通过对抗甚至冲突方式而是通过双方对话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双方参与的形式,其结果一般要签订集体合同,对于双方主体而言都有约束性,有利于缓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其最重要的成果是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取得,即劳动合作的实现。第二节集体谈判2、不足之处劳资双方有时难以达成协议,集体合同难以签订,还会引发企业劳动争议甚至劳动冲突。第三节中国的工会一、中国工会发展史1、最早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办厂形成我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带有封建性质的民间秘密结社、帮会以及行会→1912年1月上海江南制造局“制造工人同盟会”,1916年天津“工团事务所”。第三节中国的工会一、中国工会发展史2、1921年7月中共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工会组织3、1925年5月,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4、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会最高领导机关机构设置:全国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地方总工会、地方产业工会和工会基层组织第三节中国的工会二、中国工会的组织管理1、工会性质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2、工会体制和工会的设置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上级工会领导下级工会组织第三节中国的工会三、中国工会职能1、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国家和企业建设改革)参与职能(参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事务管理)教育职能(爱国主义、民主法制、科技、文化教育)2、工会职能异化(形式上的组织)综合服务功能组织文体表演、发放福利用品等工会主席大都由企业行政任命或企业行政领导兼任,而不是由会员选举产生。第三节中国的工会四、工会改革工会的职能改变外资企业的工会问题等2009年7月9日《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思考题•工会集体谈判工会化•工会有哪些功能•工会有什么正效应和负效应?•简述集体谈判的优缺点。•怎样理解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简述集体谈判范围论和希克斯谈判模型。•如何认识工会在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标题:劳动经济学第八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7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