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产业布局与地域合理规模学习要求(1)掌握产业布局指向及地域合理规模的相关理论;(2)准确把握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实践(本章重点);(3)了解新产业布局的理论及其方法。产业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工业部门布局的作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保护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部门布局的影响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国防需要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区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工业惯性保留区位不合理的工业环境因素对工业部门布局的影响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指的是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可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层次性:一是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二是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产出水平的扩大而引起的在长期内平均成本的降低,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而产生的好处。规模经济效益的来源1、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技术方面,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是企业的长期成本降低,获得规模效益。2、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通过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降低企业长期成本。规模经济的分类静态规模经济:当前产量的增加,会带来企业单位成本的下降。大规模的生产所带来的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动态规模经济:随着产出存量的增加,企业的单位成本逐渐减少,这也被称之为学习效应。企业生产过程中学习效应的存在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专利、产品开发、生产装备、厂房建设等成本也会逐渐下降。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效益在下降,甚至会跌破零变成负值的现象。规模不经济的来源内部来源: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的提高以及管理和组织的困难是产生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外部来源:行业扩张引起的企业外界环境的恶化,如要素价格的上升、销售市场行情的下跌等等。范围经济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最早定义了范围经济,指出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强调生产的范围经济。钱德勒(1990)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销售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强调的是生产和销售的范围经济,比生产的范围经济更进一步。范围经济效益的来源:有助于企业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经营风险,扩大发展空间。范围经济主要存在于相关多元化中,相关多元化产生范围经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与范围经济特点共享的资源类型节约的成本类型流程相关企业在产业链条上与上、下链企业产生的基于产品间供求关系的相关性业务资源、信息资源企业用于获得资源而发生的交易费用技术相关企业的不同产品或业务间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某种技术上的联系性技术资源、技术人才技术研制与开发的费用管理相关企业不同产品或业务间,在管理上存在某种交叉点和类似点管理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费用和管理成本市场相关企业的不同产品或业务间有相同的消费群、相似的市场性质、范围和档次等销售资源(共用统一的销售渠道、共享企业品牌、广告与售后服务)销售成本范围不经济范围不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低的生产过程。范围不经济来源:随着组织规模扩大,管理效率降低,信息的交流和对企业雇员的激励也就变得十分困难;规模的过度扩张在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范围不经济。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差异1、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2、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3、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集聚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集聚经济效益的来源1、某些指向性相同或前、后向关联的工业企业集中配置,可以节约生产成本。2、相关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3、工业的地理集中可以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4、人口和工业的集聚将有助于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5、人口和工业的大量集中将会扩大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人口和工业在城市地区的大量集中,增加了城市自身的需求,为当地的工商业增加了潜在市场。6、大城市一般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拥有各种金融机构,如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这为企业筹措资金提供了方便。7、节约企业间交易费用。8、地理集中还将促进企业的革新。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当这种集聚不经济超过其聚集经济时,经济活动行为单元就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因为经济活动行为单元衡量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时,不仅要看它所产生的收入或效用,还要看它所形成的成本。集聚不经济的来源1、交通拥挤使市内运输费用和时间大大增加。2、地方资源的不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将可能导致能源、原材料供给短缺,而远距离从区外大量运入,又需要花费巨额运输费用和运输扩建或新建投资。3、用地用水紧张,供电不足,地价和水电成本大幅度提高。4、住房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5、大城市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展,导致通勤人数和通勤距离大为增加。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第一,构成该产业的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第二,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第三,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产业集群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群。当把集群引入到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则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的发展18世纪末产业革命后,集群的趋势开始出现。20世纪后期集群的方式和动力机制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新产业区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阿弗里德·马歇尔:“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马歇尔据此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内部经济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非常重要,“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经济外部性包括: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计划书扩散。马歇尔指出产生集聚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能触及。韦伯的区位集聚论韦伯在其工业区位理论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聚的原因,并将之归结为包括交通条件和资源指向的特殊原因和因共享辅助性服务和公共设施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一般原因,还指出了一般原因对于工业集聚比特殊原因起更加重要的作用。韦伯理论的创新性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他在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地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在20世纪30年代论证了不同产业的区位结构之后,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他认为,就任何一种产业来说,都有:(1)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3)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这些经济各自得以达到最大值的规模,则可以分别看作是区位单位最佳规模、公司最佳规模和集聚体最佳规模。胡佛指出,“气候、矿产、土壤、地形、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有助于说明多种经济活动的选址原委。如果再概括一点,用更准确的经济理论术语表述,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完全或局部固定性,看成是任何涉及哪里有什么的解释的一个必要成份.”其他产业集群理论外部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竞争理论产业集群定义产业集群定义: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这些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分类马库森分类法;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为基础的分类法(MichaelAllbu,1997);1998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提出的分类法。马库森分类法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主要特征以中小企业居多;专业性强;地方竞争激烈;合作网络;基于信任的关系以中小企业居多;依赖外部企业;基于低廉的劳动成本大规模的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明显的等级制度主要优点柔性专业化;产品质量高;创新潜力大成本优势;技能/隐性知识成本优势;柔性;大企业作用重要主要弱点路径依赖;面临经济环境和技术突变适应缓慢销售和投入依赖外部参与者;有限的诀窍影响了竞争优势整个集群依赖少数大企业的绩效典型发展轨迹停滞、衰退;内部劳动分工变迁;部分活动外包给其他区域升级;前向和后向工序的整合;为客户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停滞/衰退(如果大企业停滞/衰退);升级;内部分工变化政策干预集体行动形成区域优势;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营中小企业升级的典型工具(培训和技术扩散)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支持机构的合作,增强中小企业实力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为基础的分类法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特征空间特征制度特征生产特征产业特征产业特征:产业区域化或地方专业化,即固定在某一地理区域上的产业集群专注于某一产业的经营。其外在表现是特定产业与特定地域的双重结合。这是对某一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划分、识别并冠以某一产业之名的理论和现实基础。这一特征通过2个方面得以表现:一是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占所在区域总体经济规模的较大比重,它从微观角度显示地域专业化的程度;二是当地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或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甚至全世界此产业经济规模或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它通过描述集群产业在该地区的集中程度来从宏观上显示经济的地域分工状况。迈克尔波特(2003):“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地方生产体系,其产业领域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 第5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