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区域经济学-(五)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分类二、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三、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与机制五、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六、主导产业的选择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证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始终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总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的形成区域经济空间的运动规律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区域城市化乡村经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经济学主要内容体系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两大部类分类法:按最终使用方向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生活资料农轻重分类法: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要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资本资料和其他产业三类,75%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是机械工业,是重工业,但属于消费资料工业。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分类法1)基础材料产业;2)加工组装产业;3)生活消费品产业;4)建筑业;5)商业;6)服务业;7)其他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和其他各项。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法:十大项种植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矿业和采石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供水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揭示素质和趋势):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功能分类法(体现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潜导产业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关联产业: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在投入产出或工艺上与主导产业有直接联系。包括后向关联(上游产业)、前向关联(下游产业)和侧向关联。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基础产业:前两者的基础。公共服务部门、设施、机构的总体,包括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潜导产业:存在于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中的、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配第-克拉克定律库茨涅兹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产业结构的信息化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P-224表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配,第一产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动因: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对收入的差异。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库茨涅兹的研究结果P227-228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劳动力在全部劳动部门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上升,劳动力比重综合来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上升,但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一定与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同步。大体不变,略有上升。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00时间00100产业所占比重经济成熟期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图示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工业结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规律—霍夫曼定律P230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把工业化过程分为4阶段:6-4,消费品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3.5-1.5,资本品生产迅猛发展,但仍低于消费品生产1.5-0.5,资本品和消费品基本相当1以下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按人均收入变化分阶段:阶段人均国民收入(美元)第一阶段140—280第二阶段280—560第三阶段560—1120第四阶段1120—2100第五阶段2100—3360第六阶段3360—5040从第一到第五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构成变化:农业37—6%、工业15—36%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雁行模式”1932,赤松要认为日本的工业化遵循着“雁行模式”发展,即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受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与工业国交换输入工业设备,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绘成图像,犹如雁群列阵飞行。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雁行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和制约下,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经历三个阶段:进口阶段,在对其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国内替代阶段,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出口阶段,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雁行模式”基本结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行发展形态,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如日本从纺织工业开始进行工业化,然后实行重工业化时间国内生产出口进口市场雁行产业发展模式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P230工业生产由以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为核心向以加工和组装为中心的结构变化过程。P236日本的实证工业增长对于原料的依赖降低。P237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技术集约化规律P230工业化初期,劳动力数量在工业中的地位突出,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居突出地位,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随着工业精加工化,技术和劳动力质量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成为技术集约型工业化阶段。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信息化信息部门发展迅速,信息部门在产业结构中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不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启示一、二产业要有相当的发展,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第三产业只有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多方面的服务。只有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定程度,第三产业才能应社会需要而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然后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变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趋势不同产业对劳动对象的加工程度(即加工的次数、环节、持续的过程的长短等)不同,通过加工新增加的价值也有差别。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结构会随着主导产业的转换而变动。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初级以农业为主、以第一次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产业为主。中级以工业为主、二产为主、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较高加工度和较高附加值产业为主。高级以第三次产业为主、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工业化过程基本一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变化过程曲折,不平衡。尤其是在有的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变化与体制状况和改革有直接关系。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第一阶段:1952—1957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较快,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上升。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工业建设如期完成156项重点项目,建立过去没有的工业。第二阶段:1957—1978年农业发展缓慢,比重下降,工业发展迅速,比重迅猛上升,第三产业停滞萎缩。农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要农产品限量供应。工业品也凭票供应。轻工业品供应不足,商业网点少。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第三阶段:1979年——1995年农业发展加快,比重先上升后缓慢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在前一阶段下降,后上升但缓慢。对以往二产比重过高进行矫正,内部结构日趋合理;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新兴产业如电子、电气、汽车等大幅度增长。三产发展迅速,比重由1979年的21.4%上升到1995年的30.7%。劳动力的比重增加12.2个百分点。经济生活改善,产业之间关系趋于协调。农产品增长快,市场供应充足。乡镇企业吸纳一亿多劳动力。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第四阶段:1996年后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和高度化。一产增幅减慢,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且效果明显。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副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二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合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电子和通讯产品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各行业之首。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增长速度迅猛。三产增速总体保持平稳。房地产业、教育、旅游、信息等产业发展迅速。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农业产出份额仍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大大高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工业产出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也明显高于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低收入国家,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三产滞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效率低,将近一半的就业人口仅能提供不到1/5的产出。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偏低。三大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很重。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与机制(一)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二)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三)区域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四)区域政策与产业结构演变(五)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演变(六)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推动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与机制(一)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革命:以产业生产技术体系质的变革为先导,在主要生产技术与相关生产技术发生量与质变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门类、产业关联方式、产业结构与发展空前未有的、划时代性的阶跃性变化。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的英国,特征是“机械化时代”。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中期美国与德国,特征是“电气化时代”,也是“石油化时代”与“钢铁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于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特征是“电子化”时代。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与机制(二)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社会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都将发生变化,拉动产业结构做相应调整。某一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某一产业的产品的需求的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收入水平很低,消费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吃饭,食品需求收入弹性远高于其他产品,先兴起农业。随着食品收入弹性的降低,非食品消费收入弹性上升,消费需求向穿和用转移。为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发展消费品工业,先从纺织业开始。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与机制(二)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进入追求便利和机能阶段,人们要求增加耐用消费品,纺织工业品收入弹性下降。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还为资本大量积累提供可能,为资本资料工业大发展奠定基础。两者促使工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随后加工组装业迅速发展和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非物质需求比重将逐渐增大,制造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降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后工业社会到来。四、产业结构演进的诱因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五)区域产业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