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区域经济理论讲义1-3
区域经济理论授课教师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1.导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2.企业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区位决策3.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4.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5.区域产业结构理论6.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及输出基础理论7.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8.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9.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10.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11.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12.区域经济干预理论1.导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1.1区域的含义与区域的划分1.2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1.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体系1.1区域的含义与区域的划分1.1.1区域的含义三个层面一国内的经济区域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注意问题主要在第一层含义上使用“区域”这一概念不是从给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出发,如乡、县、市等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单位加以综合1.1.2区域的划分两个标准同质性标准——根据一定的指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区域。可选取的指标有:失业率、收入水平、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比重等功能性标准——根据一定指标把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密联系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如劳动力市场区,商业购物区,产品供应区,等注意问题选择区域划分标准不是任意的,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两个划分标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1.2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三个主体:企业、家庭、公共机构(政府)企业——它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其它两个行为主体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家庭(居民)——他们是商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又是资源要素(劳动力、企业经营者、资本)的提供者公共机构(政府)——它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区位的质量,本身也要对政府机构区位选择进行决策,构建了人们共同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政治、社会的框架条件相互作用关系:1.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体系1.3.1区域经济学的对象与任务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及产业布局学交叉而成,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研究的的对象与局限性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局限性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制约和影响,它是一门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秩序和区域组织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任务考察和阐释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向;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研究客体区域经济体系(系统);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具体任务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生产要素、货物和服务的区域间流动(相互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运行过程)1.3.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两个层次区域经济系统内的问题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若干基本问题区域的行为主体研究企业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问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化问题研究区域内人力资本开发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区域分工与交换及区域竞争力问题研究区域间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推动力和空间流向特征产业转移与经济中心轮替问题的研究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关系问题区域问题的分类专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区域发展的运行调控问题区域经济分析方法问题1.3.3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三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经验研究(方法)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研究的必要性理论和模型对于揭示区域经济体系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动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贡献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同现实加以对照、进行检验,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注意问题理论和模型不能在所有细节上把握一个区域的复杂现实以及它的特殊性,但是可通过限定研究构成区域差别的主要决定因素,建立模型并掌握其变化的可能性经验研究必要性检验抽象演绎得出的原理、结论,或者是为了运用归纳方法获得进一步的理论认识进行区域经济预测的基础,并且是制定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区域经济进行经验研究,除了建立各种指标体系外,还要运用计量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和GIS技术选择理论或模型的标准它们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中被视为奠基性的理论它们对理论的形成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区域经济理论六大部分区位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分工与贸易及要素流动理论区域增长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区域经济干预理论本课任务阐述区域经济理论涉及的有关问题,既包括对已有的区域经济理论各分支流派的阐释和评析,也包括对区域经济现实问题的理论概括和思考对有关区域经济理论涉及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分支流派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总结构建一个区域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至少提供一个粗略的线索和脉络纳入分析视野的,主要是那些经典的和较为成熟的理论,以及人们关注的现实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不尽成熟或较为零散的观点,不予论及2.企业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区位决策2.1区位与企业的经营成果2.2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2.3区位选择因素概述2.1区位与企业的经营成果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区位的选择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二是,企业对它周边环境的利益有什么样的作用2.1.1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两个条件⑴相应的要素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或者收益有影响作用:非货币成本,如时间成本、不适应性;中长期的影响作用,如妨碍创新能力⑵这些要素在可拥有性、质量或价格上必须在区域间存在差别重要联系: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⑴投入——自然资源——劳动力变化——货物和服务供应商结构——信息密集度和有关创新信息的通畅程度⑵产出——由于区位不同,市场进入会有重大差别——市场的区域结构取决于货物和服务延伸的范围: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区域的发展也受到在那里选址的企业的影响2.1.2区位决策的长远性和不确定性区位决策复杂性迁移成本不可逆性不可流动性各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处理分析和规划技术企业的经济生命周期10至15年区位决策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2.2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三个流派新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结构学派不同的观点和假设——关于主体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它们的动机和目标、它们决策的合理性、信息状况和流动性——关于经济体系的一般功能和结构,是否趋向均衡或者非均衡,经济体系是否具有同一性或差别性——关于区位决策怎样与企业的其它重要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企业战略规划、生产和劳动过程)相组合的问题2.2.1新古典派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原子式市场、完全信息、完全流动均衡假设经济人理性预期演绎的方法从公理性的假定和确定的规律中推导出结论;成本—收益分析;规范分析;最优化原则;应该怎样2.2.2行为科学派研究出发点事实上是怎样的过程企业在现实中的行为研究方法归纳法经验观察——概括——一般性结论描述行为——联系企业特性——阐明区位因素与新古典派的区别——必须考虑到区位决策的启迪式过程——企业进行合理规划的能力存在差别——必须考虑企业在可支配资源和组织方面的差别——强调区位决策是一个过程,与其它战略决策相关(1)启迪式过程启迪法一种解决模式,不是寻求最优解决,而是用可替代的支出(费用)寻找一个可供采用的解决方式降低了决策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用节约的这些成本弥补由于偏离最佳区位所带来的损失启迪方式——阶梯式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的区域范围分解:国家—区域—地区—区位——把特别重要的因素加以集中——寻找令人满意的区位——确定区位要素的最低要求——模拟(2)企业在合理规划能力上的差别关键差别►所掌握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处理、利用这些信息的能力►拥有和利用的信息少,区位决策不合理;拥有和利用信息多高质量高►拥有和利用的信息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同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和特点►大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小企业的区位决策具有较高的合理性(3)企业在可拥有的资源和组织方面的差别资源装备条件——允许耗费巨大的搜寻与决策过程——能够承担由于区位迁移和新建厂的流动性成本跨国公司优势——国际的和全球的区位差别,只有在跨国公司才能利用——实行区位上的专业化公司的各个企业可以分别最佳地适合相应的区位条件——利用与中心区位紧密联系和高素质的功能,把专业劳动集约的生产迁移到工业地区,技能要求低的劳动集约的制造业迁移到周边地区,等等(4)企业的其它战略性决策和区位决策过程的相互依赖性决策顺序——评估生产计划——比较需求同现有生产能力并做出决策,怎样削除可能存在的生产能力不足——在现有区位上按计划扩大生产是可能的,或者必须在新区位建立新的企业?——现有的全部企业应迁移到新的区位,或者是在新的区位建立一个分厂?——选择新的区位各层面的选择标准(5)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来自于新古典派观点的批评——认为它带有折衷的目的论的特征,更多地致力于对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而没能对所观察到的东西提供阐释来自于结构学派观点批评——认为他们集中于单个企业的区位选择而忽视了它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联系,这是片面的企业管理视角,雇员的利益以及对地方和区域发展的整体影响作用明显置于视野之外2.2.3结构学派世界经济经历了由一定生产方式占优势的不同阶段,由此又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组织和区位结构——古典的竞争资本主义,以中小企业、较弱的国家和部门区域专业化为特征——福特主义,以稳定的需求、国家干预性的经济政策规模收益(大批量生产)和大企业为特征。与此相关的是,区位集中和企业内部的区域分工——后福特主义,它以强烈的需求差别、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灵活适应的技术工艺和企业战略,以及企业之间相对松散联系(网络)的意义增大为标志;聚集优势和地区条件具有了新的意义,在更大区域范围的相互联系作用(全球化)越来越重要出发点——区位条件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结构转换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随着结构转换引起了单个企业区位的急剧变动生产条件——大企业的战略,对劳动力、供货商、企业服务和基础设施一定的需求,形成了相应的结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冲突,影响到地区的劳动条件和工资水平,也影响到工人的组织程度和“战斗力”——国家的政策,通过基础结构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总体指向,在区位条件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位条件变化——由于技术和组织方面的进展使其它要素相对而言失去了意义:交通和通讯的改善使区域的意义呈现减弱的趋向,使这些要素的区域差别减小——劳动力要素在区位条件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劳动力要素的特性——劳动力要素的“购买条件”不只是工资,而且还包括诸如,提升的可能性、劳动条件、企业形象等——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在地方的共同体内(家庭、亲友圈)进行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地域相联系的,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别结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特定的生产形式导致了专门化的区域分工,其结果形成了区位条件的巨大区域差别——企业经营者对不同区位条件做出的反应,不仅通过已阐明的区位决策,而且也通过在危机期间的各种不同的重组战略——企业实施缩减战略和合理化战略,在那些对于资本利益有利的区位则进行扩张,形成了企业从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迁移的趋向2.3区位选择因素概述2.3.1区位因素的重要性企业产品特征及技术特性——土地集约的部门除了农业之外,还有批发业、仓储业和运输业——资源集约的部门有矿产业、能源、食品工业、木材加工业和旅游业——资本集约的主要是那些自动化生产过程的部门,如汽车工业,造纸业、化学工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集约的生产部门,如服装加工业、皮革制造业或电器组装——技能要求较高的劳动集约生产部门,如机器制造业、电子工业、工具制造业及生产服务业——技术集约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化及流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理论讲义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