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问答题(仅考纲)
会计问答题1.如何理解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手段,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一个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3)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会计是用货币来计量经济活动中占用的财产物资,记录财产的增减变化和劳动耗费。离开了计量,跨级就无法反映出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价值变动,会计也就会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会计是一种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个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计量的技术。4)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对象经过会计处理,最后形成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利益有关和负责管理的各方面传输信息的手段,因此,会计信息也被称为“商业通用语言”。会计信息是企业根据一定会计规范,有条不紊地经过搜集、整理、分类、加工、汇总等程序得到的。它们有据可查,翔实可靠,其真实性可以复核。5)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虽然是主要用货币单位对经济活动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系统的计算、记录、分析和检查,但这一系列活动都不是会计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会计所用的手段。会计人员借助这些手段,充分了解到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情况和劳动耗费水平,并利用会计资料,分析经济效益高低的原因,趋利避害。所以会计的实质是管理。2.如何理解会计的信息使用者?从关心企业组织的经济活动角度区分:1)一类是那些直接从取得的会计信息中得到效益的使用者:企业管理层、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及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客户等。2)一类是那些间接关心企业组织的使用者:税务机关、财政部门、证券分析人士。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区分:1)内部使用者:企业管理层2)外部使用者:所有其他使用者3.会计信息的类型包括哪些?简要概述。1)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2)由于会计的使用者有外部和内部的不同,企业所应用的会计就发展为两大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供外部使用者使用成本管理会计:供内部使用者使用3)但有时使用者并不能严格区分,内部使用者有时也会使用财务会计信息4.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定义为提供企业以外的决策制定者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实施的会计,简言之,就是“对外报告会计”,其所提供的信息称为财务报告。指为提供企业管理层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实施的会计,简言之,就是“对内报告会计”。目的向包括诸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等外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长期计划与规划、指导和控制当期的经营、落实经营管理责任等。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受会计规范(如会计准则)的约束。成本管理会计没有公认的规范来进行约束。5.何谓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什么内容?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就是构成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的各种成分,也就是在选用各种会计方法时所谋求的质量。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要求,二是一些修正性惯例。3)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及时性。4)一些修正性惯例包括: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6.如何理解可靠性?1)可靠性也称如实反映,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这一质量要求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会计数据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实际情况,那么就不能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适当的决策,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所以,如实反映过去的交易和经济事项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3)包括三方面含义:陈述真实性:指一项计量或叙述,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一致或吻合。每一笔会计记录都要有合法的依据,都要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而不能弄虚作假。可验证性:指会计信息应经得起复合和验证,通俗来讲就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中立性:指企业不应偏重某一规则对特定利益者的影响。会计人员不能为了达到想要得到的结果,或诱致特定行为的发生,而将信息加以歪曲或选用不适当的会计政策。7.如何理解相关性?1)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要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2)决定因素包括: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评价过去的决策;预测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能有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预测、作出决策。3)相关性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8.如何理解可比性?1)可比性即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2)包括横向可比: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纵向可比: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3)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企业不分行业、不分交易背景都采取相同的会计政策。同样,可比性也并不意味着企业绝对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当原有的会计政策所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变化之后,或者新的方法能够提供更为精确、更为有用的信息时,应适时地变更会计政策,可比性不应成为阻止会计变更的借口。不过,如果企业确需变更会计政策,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9.会计要素是如何进行分类的?1)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按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会计要素按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3)前三者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后三者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10.简述会计学上资产的定义及其特征以及其确认条件。1)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三个特征:○1资产的实质是具有服务潜力,能为企业所利用,把潜力释放出来,久违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2导致企业取得或实际上能支配某些经济资源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企业的资产。○3具有以上特征的资源,属于企业所有或处于企业实际支配之下。3)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4)资产不限于所有权属于企业的财产权利,它还包括实际归企业支配的财产。实质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并且导致资源取得或控制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完成。资产是会计的第一要素。11.负债的确认条件是什么?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12.描述你关于收入的理解。1)广义的收入包括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两个本质特征:○1收入应源自企业日常经营活动○2收入可以重复且持续发生。偶发的业务所得不能称之为收入而称为利得。3)确认条件:○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2经济利益的流入而能够可靠计量。13.成本与费用有什么区别呢?1)成本是与费用相关的概念,但是两者有着显著的区别。2)费用是资财的耗费,成本是取得资财的代价,或是对象化的费用。3)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劳务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14.如何理解费用的确认?1)确认条件:○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2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2)企业发生的支出,若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费用。3)如果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能确认为一项资产时,应当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5.请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企业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来自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效益的积累,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的权益,即企业的负债。○2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统称为权益。资产和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资产来源于权益,两者必然相等。两者的恒等关系,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的类型:A.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B.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C.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D.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即负债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或所有者权益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同,变动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2)收入-费用=利润A.收入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16.会计计量属性包括什么?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17.会计假设包括什么?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18.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1)资产负债表是以财务语言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包括了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列示。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从一段时间内赚取收入和发生费用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并能部分地解释企业的财务状况从期初到期末是如何增减变动的。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2)企业期初资产负债表所反映出的财务状况,在本期会随着利润的增减变动及其他经营活动而发生变化,从而成为期末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方式说明了由产生利润的业务导致的财务状况(即资产或负债)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净利润数额代表了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现金流量表从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角度说明了该期间现金增加和减少的方式。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前提是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同理的,现金流量表中的“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就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4)再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可以简单估算: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然,还要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19.使用比率分析法时要注意什么事项?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在构成比率指标中,部分指标必须是总体指标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效率比率指标中,投入和产出必须有因果关系;在相关比率指标中,两个对比指标也要有内在联系,才能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之间是否协调发展,安排是否合理。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公认标准
本文标题:会计问答题(仅考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762 .html